• 三元运算、文件操作


    三元运算:

    三元运算又称三目运算,是对简单的条件语句的简写。如:

    # 简单条件语句:
    if 条件成立:
        val = 1
    else:
        val = 2
    
    # 变成三元运算是:
    
    val = 1 if 条件成立 else 2

    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包括读、写、修改。

    读:

    f = open( file = ' F: /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 = 'r', encoding = 'utf-8')   # 'r' 表示以(文本)读的模式打开文件(只能把文本转化成字符串), encoding= 的作用是: 以什么格式储存的文件, 就让Python以什么格式打开。如果不指定,Python就按默认的格式打开,Python3默认的是utf-8。  #  读取出来的内容是字符串格式。
    data = f.read()   #读取文件并赋值   # f.read()是读取所有内容
    f.close()

    注:数据在硬盘上是以二进制的模式储存

    f.read(1)  #读取一个字符

    二进制读:

    f = open( file = ' F: /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 = 'rb')    #  'rb' 的意思是二进制读的模式, 把要读的内容不需要转码,直接以二进制的形式读到内存里(就是硬盘怎么存的就怎么拿出来)。两种情况需要这种读取模式:1. 不知道它是什么编码格式  2. 用于读取视频、图片、网络文件传输的文本。 

    检测编码工具: chardet

    import chardet
    f= open('文件名', 'rb')
    data = f.read()
    print( chardet.detect(data))   

    循环读取文件:

    f = open( '文件' , 'r', encoding = 'gbk')
    for line in f:     #语法:就是一次取一行
        print(line)    # 文件中没有空行,但利用循环打印出的结果每行之间都有空行,原因:文本中每行结束有个换行符
    ,并且 print()里面也默认有一个换行符,每打印完一次都会换行。
    f.close()

     

    写:(本质上是“创建”模式)

    f = open( file = 'd:/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w', encoding='gbk')   # ‘w’表示创建一个文件,encoding='gbk' 表示将要写入的Unicode字符串编码成gbk的格式创建并保存
    f.write(' 内容 ')   # 表示写入内容,写入的内容传入的时候是Unicode字符串类型,内部会根据encoding自动转换成指定编码的010101010101(即:字节类型)
    f.close()
    
    """
    注:1. 用这种模式也可以直接创建一个文件,文件名就是你在open()中命名的“文件名.txt”。
        2.  f.write( )  所写的内容只能是字符串
    """

    二进制写:

    f= open( file = 'd:/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wb')   #'wb' 表示只以2进制模式写
    f.write('内容' .encode('gbk'))    # .encode('gbk') 表示写入时需要直接传入何种格式的编码(如‘gbk’),如果不写默认的是‘utf-8’  # 或者说是,写入的时候编码成“GBK”的二进制格式
    f.close()

    注:

    1. 文件操作时,以 “w”或“wb” 模式打开,则只能写,并且在打开的同时先将内容清空;(原先的内容在open的那一步就被清空了)

    2. 写入到硬盘上时: 

    • wb,写入时需要直接传入以某种编码的0100101,即:字节类型
    • w 和 encoding,写入时需要传入unicode字符串,内部会根据encoding指定的编码将unicode字符串转换为该编码的 010101010

    追加:

    f = open( file = 'd:/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a', encoding='gbk')
    f.write(' 内容 ') 
    f.close()

    二进制追加:

    f= open( file = 'd:/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ab')
    f.write('内容' .encode('gbk')) 
    f.close()

    读写:

    f = open( file = ' F: /工作日常/文件名.txt' , mode = 'r+', encoding = 'utf-8')
    data = f.read() 
    f.close()
    # 注:read的时候在文件最前面有个小光标,read完或者write完之后会小光标会向后移动,最次read的时候光标只会往后面走,不会再read以前已经read过或者write过的内容。

    文件操作其他功能:

    fileno()   #返回文件句柄在内核中的索引值,以后做IO多路复用时可以用到(网络编程)
    flush()  # 把文件从内存buffer(缓存)里强制刷新到硬盘
    readline()  #只读一行,遇到
     或者 
    为止   #读取出来的内容是字符串格式
    
    f.tell()   #返回当前文件光标的位置  # 返回的是字节所在位置
    f.seek(数字)  #  把操作文件的光标移到指定位置   # 注意seek的长度是按字节算的, 不同字符编码存每个字符所占的字节长度不一样。
    f.truncate()  # 从光标当前位置往后截断,只保留前面的内容。 也是按字节去截断。truncate()里面要是有数字,就是从头开始截多少个字节留下来。  #不能是‘r’模式 
    f.flush(self)  # 把文件从内存buffer里强制刷新到硬盘

    修改:

    f = open('文件名.txt', 'r+', encoding= 'utf-8')
    f.seek(数字)
    f. write(' 你好')    #插入后就把原先的内容覆盖了
    f.close

    覆盖原因:  

    注: 出于以上的原因,文件不要在硬盘上修改,但可以把内容全部读到内存里,数据在内存里是可以随便增删改查的,修改之后,把内容再全部写回硬盘,把原来的数据全部覆盖掉。vim Word等各种文本编辑器的工作原理就是这样的。

    文件修改示例: 

    思路: 把要修改的文件中的内容逐行读取到内存就行修改,优点: 省内存, 缺点:需要再创建一个文件,多占了硬盘。

    import os
    f_name = '文件操作测试.txt'
    f_new_name = '文件操作测试.txt.new'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名
    
    old_str = '狗猴'
    new_str = '廖小伟'  #用于修改、替换的内容
    
    f = open(f_name,'r',encoding='utf-8')
    f_new = open(f_new_name,'w',encoding='utf-8')   #把这两个文件都打开
    
    for line in f:  #一行一行循环读取老文件中的信息到内存
        if old_str in line:  #判断读取到内存的那行内容里面 有没有要替换的
            line = line.replace(old_str,new_str)    # 内容(字符串的格式)替换
        f_new.write(line)  # 替换的内容写到新文件中
    f.close()
    f_new.close()  # 关闭两个文件夹
    
    os.replace(f_new_name,f_name)  # replace之前要把两个文件都close,要不然文件内容还在内存中,replace不了
  • 相关阅读:
    delegate和event的区别 (zz)
    delegate和event的区别 (zz)
    delegate和event的区别 (zz)
    delegate和event的区别 (zz)
    以太坊网络服务分析
    以太坊:P2P网络数据处理流程
    以太坊:P2P网络数据交互
    以太坊虚拟机的基本介绍
    Solidity概述及基本代码展示
    Solidity编译器和简单调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ozheng/p/832971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