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GPU
几年前我启动并主导了一个项目,当时还在谷歌,这个项目叫谷歌大脑。该项目利用谷歌的计算基础设施来构建神经网络。
规模大概比之前的神经网络扩大了一百倍,我们的方法是用约一千台电脑。这确实使深度学习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用到相当多的
计算机。不久之后我发现,之前我并没意识到,用一千台电脑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技术。因此,我和我的朋友,意识到,利用一种
不同的技术,仅用三台电脑,而非一千台,就可以做到这点,而秘诀就是利用GPU技术。
---Andrew Ng [The Big Talk:深度学习与在线教育]
GPGPU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Project,并且在科学计算上使用频繁。
深度学习在06年立项,当时的数据集小的可怜,只需要CPU仿真一下。
09年,Stanford的CV实验室公布ImageNet后,深度学习开始拥抱大数据。
浅层结构+大数据尚且依赖云计算,深度结构+大数据的需求则是云计算提供不了的。
12年,Hinton组的Alex开源了cuda_convnet,正式大规模使用GPU。衍生出Theano、Caffe等项目。
在今天,如果你要修改这些项目代码,包括自己的创新改良,不会CUDA是不行的。
这也是深度学习带来的一个全新领域,它要求研究者不仅要理论强,建模强,程序设计能力也要过硬,不能纸上谈兵。
单从这点来看,深度学习依然和传统机器学习学派分道而行(多使用CPU多线程、云计算)。
大规模分布式CPU云应该尽量避免,尽管面子大,唬人效果好,但毕竟计算效率低,平台组建麻烦。
高效的程序设计,应当从单机中,榨取更多的计算力,进而考虑多机联合。
CUDA物理计算体系
1.1 CUDA特性
CUDA可以说是介于NVIDIA Driver和DirectX等库的中间产物。
传统游戏开发者,无须考虑太多GPU硬件架构,毕竟A卡、N卡水火不容。
通过设备商提供的Driver,DirectX或者OpenCL可以将不同架构的硬件底层封装,提供给开发者共有的API。
而CUDA,则可以看成是Driver、DX之流的上级。
为了泛型编程(C、C++、Fortran多语言)、以及榨取更多的计算力,NVIDIA对OpenCL进行的改装,
贴合自己的GPU硬件架构,量身定做出CUDA。
较游戏程序员不同,CUDA程序员主要工作,就是把握硬件架构,在算法理论时间复杂度下,
将算法串行执行体系,改组为并行执行体系。违背硬件的并行设计,只会让你的程序跑的百倍之慢。
1.2 NVIDIA GPU三大经典架构(Fermi、Kepler、Maxwell)
与海贼王里CP9道力值 (道力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战斗力,但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实力)设定相似:
NVIDIA为它在不同成长阶段卖出的产品,规定了计算能力体系:
计算能力1.0是跑CUDA的最低条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8800GT家族。
Fermi架构的计算能力是2.0, Kepler是3.0,Maxwell是4.0。
1.2.1 年轻有为的Fermi(费米)
Fermi架构,也就是GTX 4XX系卡,这算是CUDA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把流处理器(SP)改名为"CUDA核心"。
NVIDIA的[Fermi架构图]:
NVIDIA的物理计算体系以分为SM、CUDA核心两大部分。
官方称SM为Stream Multiprocessors(流多处理器),民间多译为SM计算阵列。
物理计算体系对于程序员是透明的,需要调度NVIDIA提供的逻辑计算体系(线程Grid、线程Block、线程Thread)
对于一个指定好逻辑计算体系的任务,GPU会按照负载均衡的原则,将任务平均分至各个SM阵列,
对于每个SM阵列,就调度它手下那一伙CUDA核心干活。
由于每个SM阵列的CUDA核心有限,NVIDIA规定,Fermi架构,每个SM最多并行执行1024个线程。
当然,实际任务中,每个SM会分到几百万个线程,这时候,就只能小部分并行,然后再串行了。
Fermi 1.0架构,官方设计是16组SM,512SP,然而旗舰GTX480最后只弄出了15组,480SP,顺次阉割出GTX470、GTX460。
Fermi 2.0架构,旗舰GTX580,总算达到设计图要求,达到了16组,512SP,顺次阉割出了GTX570,GTX560。
1.2.2 老当益壮的Kepler(开普勒)
Kepler架构最大变化在于, 对每个SM阵列,将SP数量扩大到6倍,达到192SP。谓之曰SMX阵列。
每个SMX阵列,包含192个CUDA核心,单次并行吞吐量是2048个线程。
Kepler 1.0架构,官方设计是15组SM,2880SP,然而旗舰GTX580最后只弄出了8组,1536SP,顺次阉割出GTX570、GTX560。
Kepler 2.0架构,旗舰GTX680,总算达到设计图要求,达到了15组,2880SP,顺次阉割出了GTX670,GTX660。
特别版,GTX Titan Z,直接把两块GK110并在一起,合出了30组,5760SP,同时支持双精度浮点计算。
其阉割掉双精度之后,就是GTX690。
值得一提的是,GTX游戏卡直接把双精度阉割掉了,因为只有Tesla做科学计算的时候,才会用双精度浮点运算。
整体来看,Kepler并没有提升SM阵列数量(在产量情况下,GTX 5XX居然只造出了8组)。但是每个阵列的吞吐量扩大到2倍(1024-2048)。
速度也较之提升(CUDA核心扩大到6倍)。
在GTX 6XX系中,15组SM阵列,总算达到了Fermi的两倍吞吐量。
1.2.3 "长者"风范的Maxwell(麦克斯韦)
Maxwell架构是老黄的无奈之举。因为台积电把20nm工艺让给了ARM系(Apple和高通)。
还是基于28nm的Maxwell,继续在SM上大刀阔斧闹改革,将192SP降低为128SP,谓之曰SMM阵列。
Maxwell 最新架构,官方设计是16组SM,2048SP,为旗舰GTX980,顺次阉割出GTX970,GTX960。
特别版,GTX TitanX,24组SM,3072SP,较之TitanZ,阉掉了双精度浮点数支持。
TitanX是老黄在GTC 2015向DL界主推的一块民用卡,因为DL无需高精度浮点,用Tesla太奢侈。
(仔细分析老黄那自信满满进攻DL领域的表情,拿TitanX打游戏实在有点.....)
降低了SP数量之后,Maxwell得到了功耗和性能之间的权衡调整。
1.3 设备信息
编译CUDA Examples下的deviceQuery,你可以看到GPU的基本信息。
红字标出的,是设计并行程序时需要参考的几个重要设备参数。
CUDA逻辑计算体系
2.1 线程网格(Grid)、线程块(Block)、线程(Thread)、线程束(Warp)
2.1.1 内核函数
内核函数是并行计算中最基本的单元函数,其特点是:
统一的处理逻辑代码,分布并行掌控不同区域的数据,以此达到多区域数据联动并行执行。
NVIDIA为了CPU在逻辑上,能调度GPU计算的函数,规定了统一的格式。
以__global__限定符为始,声明:__global__ void helloworld()。
__global__意思为,GPU执行,CPU调用
调用时,需要分配 <<<线程块,块内线程数>>>。
如执行helloword,使用1个线程块,块内使用256个线程,则
helloworld<<<1,256>>>
2.1.2 线程网格(Grid)
线程网格在编程时并不存在,它只是抽象上的并行网格体系。
不同种类的内核函数,每种内核函数调度数个的线程块,这数个线程块逻辑上被判为一个Grid。
2.1.3 线程块(Block)
线程块是一个3D结构,强调3D坐标系时,需要以dim3类型声明三维大小。
dim3是个结构体, 成员x、y、z,代表方向轴尺度。
如helloworld<<<dim3(1,1,1),256>>>。
当然,大部分操作基本使用的是1D坐标系,线程块默认全部扩展到X轴上。
一般写成helloworld<<<1,256>>>。
通常在内核函数内,需要获取线程块编号,以便对数据集的不同区域处理,四大重要属性:
☻dim3 gridDim(不是指有多少Grid,而是指一个Grid有多少Block)
☻dim3 blockDim(不是指有多少Block,而是指一个Block有多少Thread)
☻dim3 blockIdx
☻dim3 threadIdx
对于1D坐标系,有int tid= (blockDim.x*blockIdx.x) + threadIdx.x;
tid指明当前线程的编号,是内核函数里最基本的控制变量。
int step=(blockDim.x * gridDim.x);
由于CUDA限制每个Block的线程数(2.0以上通常使用1024,以下通常使用512)
所以在常规元素分解模型中,通常把每个Block的线程数设置为常量(固定不动)
这时,有两个策略:
① 其一,不固定Block:
这种方法最为常用,由于CUDA对每个任务而言,对Block数量的限制很松,
如图:
这时候,可以采取为每个线程分配一个元素的方法,用
$BLOCKS=(N + THREADS - 1) / THREADS$
算出一个动态的Block数量的需求,这时候,for(i=tid;i<N;i+=step)等效于for(i=tid;i<N;i+=1)
因为这个循环根本不会执行第二次。
① 其二,固定Block数量:
这时,这时候,为了跑完全部的N个元素,有些Thread会启动人工循环。
i+=step会将元素坐标继续跳转,因为N必然大于step,你不能用+1来取剩余的元素吧?
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等效的,由于在物理执行时,同时并行线程最多大概是3072,
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Block会被CUDA扔到等待队列里,由CUDA自己安排自动循环,
有时甚至比你的人工循环更高效,所以,通常用①的方法,为了保持写法一致,step也会作为默认跳转量。
2.1.4 线程(Thread)
CUDA逻辑体系里最基本的执行单位,等效于CPU的线程。
内核函数一旦被指明了线程块大小,线程大小后,每个线程就分配到了一个内核函数的副本。
区别这些的线程的唯一方法就是线程编号tid,通过tid,让不同线程窥视数据集的不同部分。
用相同的逻辑代码,执行数据空间的不同子集。
2.1.5 线程束(Warp)
线程束对用户透明,它是NVIDIA强行规定的。目前显卡都固定为32。
逻辑上,线程束将32个线程编为一组。
一般微机系统,如8086,它的访存模式是串行的。每一个总线周期,吞一个字节进来。
NVIDIA的GPU在一个总线周期内,能够最大吞32*4=128字节。
前提是当个线程束内的线程,逐序访问显存,这特别需要设计数据存储形式。
使用线程束的目的是掩盖单个总线周期过长的问题,通常要跑500~600个T周期。
简单样例: HelloWorld、向量加法
3.1 CUDA程序基本结构
CUDA的编译器NVCC只能编译.cu文件。cu文件可以看作是h&cpp文件的混合体。
所有代码可以写在一个cu文件里,但是毫无可读性。
CUDA最大的亮点在于提供C(C++)接口,所以设计模式应该保持传统C程序风格。
☻风格一:将不同函数写进不同cu文件里,模块化。
看起来挺好的,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NVCC编译器在生成程序时,不支持跨文件link,也就是说,#include一个cu文件,会导致重定义。
VS中会这么报错:
error LNK2005: "void __cdecl cudaStrcpy(char *,char *)" (?cudaStrcpy@@YAXPAD0@Z) 已经在 gpu_helloworld.cu.obj 中定义
所以,NVCC编译完cu文件后,要在项目属性里把冲突的cu文件从生成中排除,然后link。
☻风格二:h、cpp、cu混用
上图中指明了,h&cpp是由C编译器来编译的。C编译器里不允许#include一个cu文件(不支持)
否则VS会报错
main.obj : error LNK2001: 无法解析的外部符号 _threadIdx
解决方案:
若要引用cu里的函数,在main.cpp里外部extern声明一下,让VS转为NVCC编译器处理。
3.2 GPU版HelloWorld
3.2.1 内存与显存之争
——老板,我要4G显存的显卡。
——亲,这是我们最新款显卡GT810,4G显存哦,只要399。您看那个GTX960
才2G显存,跑游戏卡死了。
——好,我就买这个了。
买显卡,看显存大小,似乎已经成了电脑小白必带的标签。
显存是什么?显卡中最慢的外部存储体,焊在PCB板上,与GPU独立,想来几斤就有几斤。
☻DDRIII的内存,传输带宽是30~40GBs,也就是说,每秒能访存30~40GB数据。
☻笔记本GDDR5的显存,带宽大概是80GBs。
☻GTX960的带宽是148GBs。
☻淘宝杂牌显卡,带宽大概是40~50GBs。
☻GPU的Cache带宽大概是1.5TBs,CPU的寄存器带宽大概是15TBs。
☻GPU大概有50%的T周期浪费在访问显存上。作为GPU上最慢最庞大的存储体,显存带宽极为重要。
★★★结论:根据木桶原理,访存速度远远远远远小于并行处理速度,因而I/O瓶颈是GPU的最大问题。
★★★CPU不可以直接访显存,仅__device__、__global__函数有权访问,所以需要内存显存数据相互转移。
3.2.2 内存与显存大挪移
一般来说,一个CUDA程序必然少不了以下三步:
☻cudaMalloc:创建新的动态显存堆
☻cudaMemcpy:将主机(Host)内存复制到设备(Device)显存
☻显存处理完之后,cudaMemcpy:设备(Device)显存复制回主机(Host)内存,释放显存cudaFree
其中第三步最容易遗忘。要知道,CPU最后是无法使用显存中的数据的。
3.2.3 GPU设备选择
CUDA并行有三大境界
☻多台机器间并行
☻多路显卡间并行
☻单卡多线程并行
一般单机中需要操控多路显卡交火,比如AlexNet就是典型的双路交火结构。
不像孤岛危机之类的游戏那样,CUDA需要手动检测、切换设备,这是一切计算的开头准备工作。
下面的InitCUDA函数演示了单卡计算的设备选择:
#include "cuda_runtime.h" #include "cstdio" bool InitCUDA() { int cnt, i; cudaGetDeviceCount(&cnt); if (!cnt) { printf("No GPU Device "); return false; } for (i = 0; i < cnt; i++) { cudaDeviceProp device; if (cudaGetDeviceProperties(&device, i)==cudaSuccess) if (device.major >= 1) break; } if (i == cnt) { printf("GPU's Computing Capability must higher than 1.0 "); return false; } cudaSetDevice(i); return true; }
只有计算能力>=1.0(8800GT以上)的N卡才能做CUDA计算,默认选择符合条件的第一块卡。
3.2.4 HelloWorld
GPU版HelloWorld,主要目的是演示CUDA基本程序框架:
☻将HelloWorld复制进显存
☻让GPU完成strcpy函数
☻将显存中的HelloWorld转回内存,并且打印
整体代码:
/****kernel.cu****/ #include "cuda_runtime.h" #include "device_launch_parameters.h" __global__ void cudaStrcpy(char *des, char *src) /*内核函数*/ { while ((*sr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