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论文‘Chinese Poetry Generation with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的阅读笔记,这篇论文2014年发表在EMNLP。
ABSTRACT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RNN的中国古诗生成模型。
PROPOSED METHOD
第一句的生成
第一句的生成是规则式的。
先自定义几个keywords,然后通过《诗学含英》(这是清朝人编写的)扩展出更多的相关短语。然后生成所有满足格式约束(主要是音调方面的)的句子,接下来用一个语言模型排个序,找到最好的。
原文中有挺重要的一句,但是我没看懂。
In implementation,we employ a character-bas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language model (Mikolov et al., 2010) interpolated with a Kneser-Ney trigram and find the n-best candidates with a stack decoder.
接下来句子的生成
一个字一个字的生成。
已经有了前面的1,2,3..i句话,句子(S_{i+1})的条件概率:
也就是构成这个句子的每个字的概率乘积。每个字概率依赖于前面的j-1个字以及前面的i句话。
整个模型由三个子模型构成:
1, CSM模型,convolution sentence model
这个模型的任务是把已经生成的句子(S_i)映射到一个vector (v_i)
这里采用的是基于CNN的senence model, Kalchbrenner and Blunsom (2013)
2, RCM模型,recurrent context model
这个模型的把CSM对前面i个句子生成的i个向量映射到(u_{i}^{j})
这是个encode-decode模型,先把前i个句子encode到一个向量,然后再decode到m个向量,每个向量对应一个位置,如果是五言绝句那就是decode出5个向量,分别对应着5个字。然后把这些向量拼接起来。
3,RGM模型,recurrent generation model
预测下个输出是字w的概率(w是字典里面的任意一个字),以RCM的输出、前j个字、字本身的信息(这个模型用的是one-hot encoding向量)为输入。
这里其实是个语言模型
(e(w_j))是字w的one-hot encoding.Y需要注意,“matrix (Ysubset R^{|V| imes q}) decodes the hidden representation to weights for all words in the vocabulary”
CONTRIBUTION
这篇文章有两个创新点:
- 通过RNN模型把格式的约束和内容的选择一起做了
- 在生成的过程中考虑了所有前面已经生成的句子
RESULT
欣赏一下整个模型生成的诗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