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项目——为失败BI项目解惑
最近工作不是很忙,得空去itpub上看了看,其中一篇《BI除了烧钱到底在干啥—失败BI项目困惑》,有感而发,谈谈自己的感想。
对于大多数信息化项目来说,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项目是难度最大的,那就是:BI项目和知识管理项目。暂且放下知识管理不表,我们看看BI项目的难度在哪里?首先,我们先把使用BI的角色确认下来。大家都知道,BI是在1996年提出来的,我想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BI就是一个辅助决策系统,那么决策系统就是给管理层使用的。时至今日,电信、移动和银行等行业,已经用行动诠释了BI的应用范围,不仅仅是管理层,就连一线服务台都已经触及到了BI。但是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对于BI来说,企业里哪一个角色使用BI产生的效益更大呢?不言而喻,首当其冲的是管理层。所以,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明,这篇文章关注的就是针对管理层的角色。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去谈BI项目技术上实现的难度,那样太细,不泛,无法看到BI难度的全貌。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最常见的BI项目失败是不是:角色用户感受完了产品后,就认为是个报表管理器,使用麻烦,因为要选择一堆称之为“维度”、“度量”、“条件”和“模型”的东西(对于那些连用户都没看到产品就失败的项目就不说了)。可能还有人说,不止这些,比如:
ü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分析已有业务,为企业未来方向提供决策的目的;
ü 需求整理出来,只是报表需求;
ü 系统做出来后,管理层不去使用;
ü BI出来的数据对不上;
ü 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就要调整模型;
ü …………
当然,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根据个人经验,从三个方面展开。
1、BI理念的导入。很多人认为BI就是一个系统,一种技术,而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BI也是有理念的。我相信,大部分做过BI项目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管理层还是比较依赖报表,或者管理层在项目开始多强调报表的实现。若要让BI项目成功,如何让管理层摆脱报表的需要,而将注意力关注在通过BI项目根据管理层的业务需求整理出来的关键指标和分析上,是大家要关注的。其实,管理层在使用报表时,多是关注总计或汇总值的,对于明细数据,只有在发现统计值有异常后,才会有可能去看。如何将引导管理层引导到关注关键指标上,降低对报表,特别是明细报表的依赖程度,是很重要的。
2、基于业务的分析。说服角色认同BI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产品和技术的实现。如果用户通过BI系统发现了业务异常后,系统不能智能的提供跟业务异常相关的分析或信息来让用户“刨根问底”的话,BI怎能成功?若用户需要自己从这个分析查到另一个分析,最后还得自己确定用哪张报表来查看明细根源,这样的系统不用也罢,因为现在的业务系统,比如ERP已经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了。
3、如何“经营”好一个BI。做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项目是有临时性的,它是为了创造出一个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开展的一个临时性工作,因为项目要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那么又问了,若是这样,BI项目完了,如何解决由于需求的变化,而带来分析模型的调整呢?这里,就需要谈到“运营管理”了。任何一个项目结束后,都会产生系统或交付品,而这些系统或交付品本来就是需要为企业长期提供服务的,那我们该如何做好运营管理呢?对于BI来说,上面谈到的问题,都是一个企业在使用BI产品前所要考虑的问题。试想,一辆汽车买回来,还要维护修理保养呢,更何况是一个根据管理层分析方法需求而不断做出调整的智能系统。那么,企业就要配备相关角色来做BI项目的运营管理,包括:技术人员(针对产品开发、DW建模等)、具备统计学能力的信息分析人员;基于这些人员来对BI产品进行持续的针对需求的升级和改善。
最后,我想总结下,大家切记,不要一谈到BI就是OLAP OLTP ETL DW 仪表盘,这些只是一种展现形式,最重要的是引导管理层的思路,将他们从复杂的报表中解脱出来,告诉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来满足他们,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