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eter学习笔记02-基础介绍


    基本构成

    1)负载发生器:产生负载,多线程模拟用户行为

    2)用户运行期:脚本运行引擎,用户运行器附加在线程上,根据指定脚本模拟指定的用户行为

    3)资源发生器:生成测试过程中服务器、负载机的资源数据

    4)报告生成器:根据测试中获得的数据生成报表,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显示方式

    主要概念

    1)测试计划(Test Plan)

    测试计划是根节点,包含本次测试所有相关功能

    2)线程组(Threds(Ures))

    用来模拟用户负载的组件,主要用来设置运行的线程数(就是模拟多少用户,一线程=一用户)

    3)取样器(Sampler)

    取样器必须添加在线程组下面。

    用来模拟用户操作,向服务器(被测试系统)发出Http请求或java请求等等。接口测试就是用HTTP请求来实现的。

    4)逻辑控制器(Logic Controller)

    控制取样器的执行次数或执行顺序等

    5)前置处理器(Pre Processors)

    一般放在取样器之前。在取样器执行发出请求之前,做的一些环境或参数的准备工作。

    比如有一个JDBC请求的取样器,要对数据库进行一些操作。需要在前置处理器中,先进行数据库的连接

    6)后置处理器(Post Processors)

    一般放在取样器之后。用来处理服务器返回的结果。比如接口测试中,上一个请求返回的参数,会当做下一个请求的参数。这时就需要用后置处理器去获取这个值。

    7)断言(Assertions)

    检查测试得到的响应和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8)定时器(Time)

    设置取样器的执行时间,可以让请求在一个时间点同时发出等场景

    9)测试片段(test fragment)

    和线程组同样级别的组件,可以在该组件下放任何测试元件。但一般不会被运行。

    测试片段下的元件可以被模块控制器调用。利用它来模块化请求(类似封装)

    10)配置元件(Config Element)

    通过这个组件可以实现参数化。比如从csv文件中读取数据。为取样器提供数据支持。

    11)监听器(Listener)

    用来收集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可视化的组件

    一个测试脚本中必定会有测试计划(打开jmeter默认就会有的),至少一个线程组、取样器、监听器

    JMeter负载是通过线程组来驱动的。所以计划中至少要有一个线程组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模拟用户的请求,没有取样器脚本没有任何意义

    需要使用监听器来知道请求结果。从结果中对问题进行分析。

  • 相关阅读:
    “2O9”学习小组第五周学习总结(10、11章)
    2020—2021—1学期 20202408《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五周学习总结
    2020—2021—1学期 20202408《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四周学习总结
    “2O9”学习小组第二周学习总结(8、9章)
    “2O9”学习小组第二周学习总结(6、7章)
    2020—2021—1学期 20202408《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三周学习总结
    “2O9”学习小组第二周学习总结(4、5章)
    2020—2021—1学期 20202408《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二周学习总结
    Python字符串格式化的三种形式
    关于python函数几点注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yal/p/1064937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