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Xilinx 三速以太网MAC IP核(仿真篇)


      之前在使用Altera的三速以太网MAC IP的基础上,完成了UDP协议数据传输。此次为了将设计移植到xilinx FPGA上,需要用到xilinx的三速以太网MAC IP核,当然也可以自己用HDL编写,但必须对数据链路层协议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以下是在使用xilinx 三速以太网MAC过程中的一些记录和总结。

      在使用IP核传输数据之前要对MAC层功能有个了解。MAC层功能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成帧解帧”,具体来讲TX方向对用户侧发送来的MAC帧添加前导码和帧尾校验和,对长度过短帧会在帧尾填充0直至最小帧长,此外流控模块可以根据需要发送pause帧。RX方向过滤掉不符合规范的数据帧并移除填充域,只有目的MAC地址与自身相符且帧尾校验和正确的数据帧才为有效数据帧,去除前导码和校验域后即发送给用户侧。接收端也会根据可能收到的pause帧做出暂停发送处理。

      认识以太网帧结构同样非常重要,目前常见的是Ethernet II和IEEE802.3两种格式,总体可以归纳为: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长度/类型  有效负荷(可能有填充)  帧校验,长度依次是6byte、6byte、2byte、46~1500byte、4byte。区别在于Ethernet II帧长度/类型域解释为上层协议类型,而IEEE802.3同样位置是长度字段。区分两者的标准是:当该字段值小于等于1500(十六进制的0x05DC)时,为IEEE802.3格式;当字段值大于等于1536(或者十六进制的0x0600)时,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其中Ethernet II最为常见。

      IP核的配置很简单,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即可。重点关注第二页,这里选择使用GMII作为物理层接口,并选择三速模式,可以通过接口改动传输速率。

       IP核配置生成输出文件后,和其他较为复杂的IP核一样要熟读文档和分析example design的结构和功能。资料主要参考PG051.我们直接打开example design顶层文件对工程有个整体的认识:

    //    --------------------------------------------------
    //    | EXAMPLE DESIGN WRAPP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Clocking     |     |     Resets      |  |
    //    |   |                 |     |                 |  |
    //    |   -------------------     -------------------  |
    //    |           -------------------------------------|
    //    |           |FIFO BLOCK WRAPPER                  |
    //    |           |                                    |
    //    |           |                                    |
    //    |           |              ----------------------|
    //    |           |              | SUPPORT LEVEL       |
    //    | --------  |              |                     |
    //    | |      |  |              |                     |
    //    | | AXI  |->|------------->|                     |
    //    | | LITE |  |              |                     |
    //    | |  S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T  |  |  |        |  |                     |
    //    | | GEN  |  |  |        |  |                     |
    //    | |(ADDR |  |  |  AXI-S |  |                     |
    //    | | SWAP)|  |  |  FIF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边是官方提供的注释,非常清晰地给出了工程结构:

    example_clocks:     时钟模块,提供工程中用到的所有时钟信号;

    example_resets:     复位模块,产生所有子模块的复位信号;

    axi_lite_controller:    控制模块,内部通过状态机对MAC和PHY芯片进行初始化和相应配置工作。

    basic_pat_gen_inst:         包测试模块,有两种模式:发送固定样式测试数据包和将收到数据包环回送出给PHY。

    trimac_fifo_block:         AXI-S接口异步FIFO和MAC IP核。

      MAC IP核包含的主要接口类型及作用是:

    GMII接口--PHY数据通道     MDIO接口--PHY芯片配置管理     AXI-Stream接口--用户数据通道     AXI-Lite接口--用户控制管理

      初步需要掌握的是用户数据接口,实际上AXI-Stream也无需过多关注,只要理解FIFO用户侧接口即可。以发送方向为例:

      tx_axis_fifo_tdata 8位数据,tx_axis_fifo_tvalid 数据有效指示,tx_axis_fifo_tready MAC发送准备信号,tx_axis_fifo_tlast 数据包尾指示。接下来使用示例工程的testbench查看仿真波形,对用户接口时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官方testbench demo_tb文件中会持续分别以10M 100M 1000M速率向example design RX方向GMII端口发送5个不同数据帧。先来看千兆网波形,在千兆模式下TX时钟为由FPGA提供的125MHz信号gtx_clk_bufg,RX时钟由PHY通过时钟恢复得到125MHz时钟信号。

      数据的流向为:gmii_rx_xx --> rx_axis_mac_xx --> rx_axis_fifo_xx --> tx_axis_fifo_xx --> tx_axis_mac_xx --> gmii_tx_xx。此时example design中basic_pat_gen_inst模块设置为环回模式,会将MAC接收的数据环回到发送通道。由于第三个帧错误指示信号gmii_rx_er拉高,而第5个帧MAC地址不匹配,因此这两个数据帧被滤除掉。

      上图看出第三个数据帧带有错误指示信号,FIFO模块才会将其丢弃。第五个数据包MAC地址不符,在MAC核内部被丢弃。以第四个数据包为例观察时序:

       包尾指示和数据在MAC核收到FCS并检测完毕后才输出有效。

      该帧目的MAC地址是48'hda_02_03_04_05_06 源MAC地址是48'h5a_02_03_04_05_06 长度/类型域是16'h00_03,因此是解释为帧长度为3字节,负荷是01 02 03。环回后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被basic_pat_gen_inst模块交换,TX方向用户数据包为:

      我们看下MAC核TX方向实际的用户接口时序,FIFO模块屏蔽了用户侧与MAC核之间的握手应答机制,缓存至少一个数据帧即开始数据传输,从而简化了接口时序。

      当数据发送到物理层接口,由于数据包小于最小长度,因此发送到gmii接口上再次被填充至最小帧长。此外添加上前导码和校验和。

      来看看百兆网,速率为100M时TX和RX方向时钟信号均由PHY芯片提供。第四数据帧TX方向用户接口波形:

      FIFO提供的用户侧接口时序上与千兆网没有差别,时钟频率是125MHz,位宽依然是8bit,那么又是如何实现百兆速率的呢?

      MAC核用户接口时钟为25MHz,位宽为8bit,MAC核提供的tready信号每两周期拉高一周期,速率为25M*8/2 = 100M,因此100M速率是通过tready信号限流实现的。综上,对100M和1000M速率下全双工以太网概念和帧结构、MAC IP核配置以及核心用户接口时序功能均进行了阐述,本人也在学习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相关阅读:
    链表问题----反转部分单向链表
    HTTP请求详解
    链表问题----删除链表的中间节点和a/b处的节点
    链表问题----删除倒数第K个节点
    栈和队列----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小于等于num的子数组的数量
    栈和队列----求最大子矩阵的大小
    TCP/IP、Http、Socket的区别
    栈和队列----生成窗口的最大值数组
    linux根文件系统制作,busybox启动流程分析
    linux 内核启动流程分析,移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oluoqishi/p/844828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