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中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


    关于静态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的写法: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静态代码块");
    }

    静态代码块的特点:

    1.执行优先级高于非静态的初始化块,它会在类初始化的时候执行一次,执行完成便销毁,它仅能初始化类变量,即static修饰的数据成员。

    2.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而且只执行一次

    先说一下类加载,一个程序要想运行,首先要把代码加载到内存中,然后才能去和CPU交流,这是冯诺依曼计算机规定的。Java也是一样,Java的.class字节码文件要想执行,首先也要加载到内存,由类加载器把字节码文件的代码加载到内存中,这一步就叫类加载,这是首先要进行的。

    关于非静态代码块:

    非静态代码块的写法: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非静态代码块");
    }

    非静态代码块的特点:

    1.执行的时候如果有静态初始化块,先执行静态初始化块再执行非静态初始化块,在每个对象生成时都会被执行一次,它可以初始化类的实例变量。非静态初始化块会在构造函数执行时,在构造函数主体代码执行之前被运行。

    2.非静态代码块在每new一次就执行一次

    静态代码块与非静态代码库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在JVM加载类时且在构造方法执行之前执行,在类中都可以定义多个,一般在代码块中对一些static变量进行赋值。

    不同点:

    1.静态代码块在非静态代码块之前执行(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构造方法)。

    静态代码块只在第一次new执行一次,之后不在执行,而非静态代码块在每new一次就执行一次。非静态代码块可以     在普通方法中定义(个人感觉作用不大);而静态代码块不行。

    2.静态代码块是自动执行的;

     静态方法是被调用的时候才执行的;

    作用:

    静态代码块可以用来初始化一些项目最常用的变量和对象;静态方法可以用作不创建对象也可以能需要执行的代码。

    关于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写法:

    public class Father{
      Father(){
        System.out.println("我是构造函数");
      }
    }

    构造函数的特点:

    1.构造函数的名字必须和类名完全相同,构造函数不能有
    2.返回值,不写void,构造函数不可以被子类继承
    3.构造函数可以重载但是不可以被子类覆盖。

    关于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及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

    1.只在父类Class中测试

    public class Father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静态代码块");
        }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
        }
    
        Father()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构造函数");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new父类前的main方法");
            new Father();
            System.out.println("new父类后的main方法");
        }
    }

     

     总结:

    只在父类Class中的执行顺序:

    静态代码块>new 对象前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new 对象后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

     2.在继承了父类的子类Class中测试

    public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子类的静态代码块");
        }
    
        {
            System.out.println("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
        }
    
        Son() {
            System.out.println("子类的构造函数");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new子类前的main方法");
            new Son();
            System.out.println("new子类后的main方法");
        }
    }

     

     总结: 

    在继承了父类的子类Class中的执行顺序:

    父类的静态代码块>子类的静态代码块>new 对象前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构造函数>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构造函数>new 对象后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

    3.在父类的Class中测试继承了父类的子类Class

    public class Father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静态代码块");
        }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
        }
    
        Father() {
            System.out.println("父类的构造函数");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new子类前的main方法");
            new Son();
            System.out.println("new子类后的main方法");
        }
    }

     总结: 

    在父类的Class中测试继承了父类的子类Class中的执行顺序:

    父类的静态代码块>new 对象前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子类的静态代码块>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构造函数>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构造函数>new 对象后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

    第3个(在父类的Class中测试继承了父类的子类Class)和第2个(在继承了父类的子类Class中测试)对比:

    左图是在父类中new 子类然后执行main方法,右图是子类中new 子类然后执行main方法

    可以看出来,父类new 子类之前,先执行父类的静态代码块,然后main函数里面的代码顺序执行,直到new 了子类,然后执行子类的静态代码块,然后父类非静态代码块>父类构造函数>子类非静态代码块>子类构造函数>new子类后的main方法顺序执行 在父类中执行了main方法,本身父类执行main方法就会执行一次静态代码块,但是在父类中main方法new了一次子类,按继承关系,父类中的静态代码块应该还会执行,但是控制台中却没有打印,这就是因为静态代码块的特征的原因所致,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而且只执行一次.

    如果还是有疑问,则看一下代码:

     

  • 相关阅读:
    《VR入门系列教程》之21---使用Unity开发GearVR应用
    《VR入门系列教程》之20---使用Oculus移动端SDK
    《VR入门系列教程》之19---GearVR开发初识
    《VR入门系列教程》之18---Oculus代码剖析
    《VR入门系列教程》之17---发布第一个应用
    《VR入门系列教程》之16---第一个OculusVR应用
    阿里巴巴开发手册提取信息
    国富论
    富通天下(W 笔试)
    富通天下(T 面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jtabu/p/1175752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