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叉树


    目录

      二叉树

      二叉搜索树(BST)

      二叉平衡树(AVL)

      红黑树(RBT)

      B-Tree(B+、B-)

    A.二叉树

      二叉树构建

      二叉树遍历 (前中后层)

      堆(最大堆、最小堆)

    这里对应关于树的的题目,后期汇总,包括代码这些。  

    B.二叉搜索树(二叉排序树)

      定义: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若中序遍历将会得到一个递增的数列。

     (1) 查找代价: 任何一个数据的查找过程都需要从根结点出发,沿某一个路径朝叶子结点前进。因此查找中数据比较次数与树的形态密切相关。

             当树中每个结点左右子树高度大致相同时,树高为logN。则平均查找长度与logN成正比,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在O(logN)数量级上。(图2)

             当先后插入的关键字有序时,BST退化成单支树结构。此时树高n。平均查找长度为(n+1)/2,查找的平均时间复杂度在O(N)数量级上。(图1)

     (2) 插入代价: 新结点插入到树的叶子上,完全不需要改变树中原有结点的组织结构。插入一个结点的代价与查找一个不存在的数据的代价完全相同。

     (3) 删除代价: 当删除一个结点P,首先需要定位到这个结点P,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查找的代价。然后稍微改变一下树的形态。如果被删除结点的左、右子树只有一个存在,则改变形态的代价仅为O(1)。如果被删除结点的左、右子树均存在,只需要将当P的左孩子的右孩子的右孩子的...的右叶子结点与P互换,在改变一些左右子树即可。因此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最大不会超过O(logN)。

    总结:查找最好时间复杂度O(logN),(单支)最坏时间复杂度O(N)。 插入删除操作算法简单,时间复杂度与查找差不多

    C.二叉平衡树

    定义:它是一 棵空树或它的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并且左右两个子树都是一棵平衡二叉树。 最小二叉平衡树的节点总数的公式如下 F(n)=F(n-1)+F(n-2)+1 这个类似于一个递归的数列,可以参考Fibonacci(斐波那契)数列,1是根节点,F(n-1)是左子树的节点数量,F(n-2)是右子树的节点数量。

    平衡因子:左子树的高度减去右子树的高度的绝对值,不能超过1。

    解决二叉搜索树单支的情况。平衡条件: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平衡因子)最多为1。

    (1) 查找代价: AVL是严格平衡的BST(平衡因子不超过1)。那么查找过程与BST一样,只是AVL不会出现最差情况的BST(单支树)。因此查找效率最好,最坏情况都是O(logN)数量级的。

    (2) 插入代价: AVL必须要保证严格平衡(|bf|<=1),那么每一次插入数据使得AVL中某些结点的平衡因子超过1就必须进行旋转操作。事实上,AVL的每一次插入结点操作最多只需要旋转1次(单旋转或双旋转)。因此,总体上插入操作的代价仍然在O(logN)级别上(插入结点需要首先查找插入的位置)。 

    (3) 删除代价:AVL删除结点的算法可以参见BST的删除结点,但是删除之后必须检查从删除结点开始到根结点路径上的所有结点的平衡因子。因此删除的代价稍微要大一些。每一次删除操作最多需要O(logN)次旋转。因此,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O(logN)=O(2logN) 

    增删改查其树的失衡与调整,参考博客:平衡二叉树,AVL树之图解篇

     AVL 效率总结 :  查找的时间复杂度维持在O(logN),不会出现最差情况

                              AVL树在执行每个插入操作时最多需要1次旋转,其时间复杂度在O(logN)左右。

                              AVL树在执行删除时代价稍大,执行每个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需要O(2logN)。

    D.红黑树

     定义: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红黑树和AVL树类似,都是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通过特定操作保持二叉查找树的平衡,从而获得较高的查找性能。 它可以在O(log n)时间内做查找,插入和删除,这里的n 是树中元素的数目。本质是二叉平衡树的一种。

    二叉平衡树的严格平衡策略以牺牲建立查找结构(插入,删除操作为代价,换来了稳定的O(logN) 的查找时间复杂度

     能不能找一种折中策略,即不牺牲太大的建立查找结构的代价,也能保证稳定高效的查找效率呢? 答案就是:红黑树。

    性质:

    性质1. 节点是红色或黑色。
    性质2. 根节点是黑色。
    性质3 每个叶节点(NIL节点,空节点)是黑色的。
    性质4 每个红色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从每个叶子到根的所有路径上不能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性质5. 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最长路径长度不超过最短路径长度的2倍

     (1) 查找代价:由于红黑树的性质(最长路径长度不超过最短路径长度的2倍),可以说明红黑树虽然不像AVL一样是严格平衡的,但平衡性能还是要比BST要好。其查找代价基本维持在O(logN)左右,但在最差情况下(最长路径是最短路径的2倍少1),比AVL要略逊色一点。

     (2) 插入代价:RBT插入结点时,需要旋转操作和变色操作。但由于只需要保证RBT基本平衡就可以了。因此插入结点最多只需要2次旋转,这一点和AVL的插入操作一样。虽然变色操作需要O(logN),但是变色操作十分简单,代价很小。

     (3) 删除代价:RBT的删除操作代价要比AVL要好的多,删除一个结点最多只需要3次旋转操作。

    总结 : 查找 效率最好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logN),但在最坏情况下比AVL要差一些,但也远远好于BST。

              插入和删除操作改变树的平衡性的概率要远远小于AVL(RBT不是高度平衡的)。因此需要的旋转操作的可能性要小,而且一旦需要旋转,插入一个结点最多只需要旋转2次,删除最多只需要旋转3次(小于AVL的删除操作所需要的旋转次数)。虽然变色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在O(logN),但是实际上,这种操作由于简单所需要的代价很小。

    E.B-Tree(B+、B-)

    b+树:多路的平衡二叉树

    在B+树中,所有记录节点都是按键值的大小顺序存放在同一层的叶节点中,各叶节点指针进行连接

    B树:二叉树,每个结点只存储一个关键字,等于则命中,小于走左结点,大于

    走右结点;

           B-树:多路搜索树,每个结点存储M/2到M个关键字,非叶子结点存储指向关键

    字范围的子结点;

           所有关键字在整颗树中出现,且只出现一次,非叶子结点可以命中;

           B+树:在B-树基础上,为叶子结点增加链表指针,所有关键字都在叶子结点

    中出现,非叶子结点作为叶子结点的索引;B+树总是到叶子结点才命中;

           B*树:在B+树基础上,为非叶子结点也增加链表指针,将结点的最低利用率

    从1/2提高到2/3;

  • 相关阅读:
    26、实例化需求:团队如何交付正确的软件
    25、华胥引
    24、老子
    2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又名万里任禅游)
    22、中国哲学简史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赫拉利)
    20、淘宝技术这十年
    19.验收测试驱动开发
    18. Scrum敏捷软件开发
    17、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ssidiot/p/1067679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