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概述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计算机网络的精确定义并未统一。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类:

      1.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

      2.城域网MAN(Metroplitan Area Network):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5~50km

      3.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范围1km左右,局部在小范围内,如一个学校或工厂

      4.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范围10m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分类:

      1.公用网(Public network)

      2.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3.如何评价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呢?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计算机网络上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数据的速率。单位为kb/s、Mb/s、、等

        2.带宽: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由一个点传到另一个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同上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量。单位同上

        4.时延:数据从一点传到另一点在网络中耗费的时间,包括:发送时延(信息从头部开始发送到尾部结束所用的时间)、传播时延(信息在信道中花费的时间)、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接到信息处理所花费的时间)、排队时延(分组传播时会经过很多路由器,进入路由器后会排队等待处理)。

        5.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 带宽。

        6.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到接收到   接收方接收到数据所发送的接收到信息的  确认值。

        7.利用率:包括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和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1.费用 2.质量 3.标准化(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都需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 4.可靠性 5.可扩展与可升级性 6.易于管理和维护

    4.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计算机网络为了有条不紊的交换数据,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网络协议。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进程间的通信与交互规则。(这里的进程指的是正在运行在主机的程序)

    2.运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向下传送应用层报文段)

        运输层主要使用两种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s Datagram Protocol)

    3.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服务。(网络层将运输层传送的报文段和用户数据报封装为分组(也叫IP数据包)或包进行传送)

    4.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负责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包组装为帧(framing),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5.物理层(physical layer):将数据链路层传下来的帧转化为比特流进行传输。

    总结于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

  • 相关阅读:
    Panorama和Pivot的区别
    Windows phone 全景视图
    在usercontrol里实现导航
    (App.Current.RootVisual as PhoneApplicationFrame).Navigate(new Uri("/MainPage.xaml", UriKind.Relative));
    Windows phone重写返回键
    Windows Phone 8弹窗
    Kotlin 区间的一些小注意
    Kotlin 区间和循环 Loop和Range
    Kotlin when 流程判断
    Kotlin 在kotlin内使用Java的一些注意(长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rcuryli/p/490923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