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并非MVC,MVC是一个非常早就有的经典的程序设计模式,M-V-C分为三层,M(Model)-V(View)-C(Control)。而web开发中的三层架构是指:数据訪问层(DAL-DatabaseAccessLayer),业务逻辑层(BLL-BusinessLoginLayer),以及用户界面层(UI-UserInterface,实际就是网页后台的详细调用BLL层)。这个是基本概念。以前我以为三层架构就是在AppCode中,分为三个大类与若干小类,各司其职。在经过一番洗礼后,才发觉多么的无知。

    首先AppCode中,放的是通用类,如数据库通用类,实现数据库连接,主要的SqlCommand创建,自己定义CRUD的方法等,与三层架构毫无关系,就是经常使用的开发模式中存放类(Class)的目录。

    其次,当使用三层架构时,一定是在大项目中,由于三层架构的目的是提高项目的松散性和减少项目的耦合度,使之更easy扩展或者维护。小项目使用了三层架构,由于过度的在意分层而导致了项目的复杂度添加。

    创建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我们必须对这三层分别创建不同的类库(ClassLibrary),而不是普通的类(Class)。我们对于不论什么一个模块或者功能进行OOP,把它扩展为对象(面向对象的思想就是:将所操作的目标当成一个对象,对它进行的操作,将由对象自己的方法进行,而非外界传參。譬如注冊用户,用面向过程的方法事先,就是:public static bool Register(string userName, string userPwd)。若用OO的思想,我们不可将账号password作为參数传入,而是将用户作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具有private _userName,和private _userPwd的属性。在注冊时,用构造函数初始化一个新的对象,User one = new User(userName,userPwd),使之在初始化后具有这两个字段的值。然后调用User类中的public static bool Register()方法(注意这种方法是不进行传參的),而在这个Register方法中,使用对象的_userName和_userPwd属性进行注冊。),那么,我们在这个对象中的不论什么操作都将以该对象的方法(函数)实现。

    在进行三层分类时,这样新建类库。

    1.文件->新建项目->其它项目类型->空白解决方式。

    2.在右側的“资源管理器”中,选中当前解决方式,右键加入->新建项目->类库(ClassLibrary),分别创建BLL,DAL,UL类库。(若加入后看不到解决方式则在菜单->工具->选项->项目和解决方式->总是显示解决方式)。

    3.右键,向解决方式中加入一个站点(新站点或者现有站点)。

    4.依据需求删除或者保留默认加入项(默认的class1.cs或Default.aspx文件)。

    这样一个三层架构的站点雏形就搭建好了。由于UI层要被其它两层引用,DAL层要被BLL层引用。所以须要相互加入引用,方法是在类库上点击右键->加入引用->项目->选择其它类库。而且在详细类中引入命名空间(using namespace)。

    ps:类库事实上就是类的集合,三层架构的目的就是,将同一项目的不同模块都划分为各自的三层,各司其职,将详细实现方法用类写出,加入到该层的类库中,这样,一个站点下的类库就仅仅有三层,每一层中都包括了各个模块相相应层的实现方法。在以后改动或扩展时,在相应层中进行操作就能够了。

    一般的项目,涉及最多的就是对数据库的CRUD,DAL层仅仅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BLL层是最重要的一层,他负责将DAL层的的结果呈现给UI层,可是恰恰BLL层的存在似乎有点鸡肋,他起到的仅仅是转发DAL层数据的作用,而详细的逻辑操作是与数据库的交互,应该写在DAL层,这就好像BLL层是在反复DAL层的劳动一样,事实上BLL层的作用在于除了调用DAL层訪问数据库,还能够进行逻辑推断,当符合的时候,才进行同意进行DAL的操作,或者进行额外的操作(如加密,转换等)。而DAL层可无论这些,他仅仅管进行CRUD的动作。UI层就是操作抽象出来的实体对象,它包括了各种属性。

    一个三层架构的小样例:注冊新用户。

    先写模块的实体类,是数据库中表的抽象,如果数据库中注冊信息仅仅有账号,password两个字段。那么抽象到实体类就是这样:

     

    再写DAL层:

    再写BLL层:

     

    最后构建UI层代码,即我们的aspx.cs页面代码,该层应该直接调用BLL层的方法。该页面引用BLL和Entity的命名空间,并向Button控件注冊事件:

     

    这样一个小的三层架构程序就出来了。

    这个程序中,操作的实体为UserInfo表的抽象。在DAL层进行了AddUser()的方法,在BLL层也进行了AddUser()的方法,唯一的差别是BLL层做了逻辑推断,假设username存在,则注冊失败。

    三层架构的特点:

    1.数据库訪问层(DAL)仅提供对数据库的CRUD操作,而无论操作后的结果,也无论逻辑过程(譬如同名用户,不合法username)。

    2.业务逻辑层(BLL)不会直接与数据库交互,他与数据库的交互是通过DAL提供的方法。在调用这些方法前,要增加自己的逻辑推断或者业务处理。另外业务逻辑层(BLL)还有可能不会去调用DAL层的方法,而是进行其它业务处理。

    3.用户界面层(UI)层是不会调用DAL层的,他仅仅调用BLL层提供的方法,再由BLL层自己决定是否继续调用DAL层。

    这个样例能够看出三层架构的长处就是结构清晰,easy扩展与维护。缺点就是,复杂。只一个注冊用户,就这么麻烦,所以对于小项目来说,费这么大劲换取一个相对较清晰的分层结构是不划算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csdn-mark

  • 相关阅读:
    maven项目部署到tomcat中没有classe文件的问题汇总
    Tomcat远程调试模式及利用Eclipse远程链接调试
    FastDFS 常见问题
    Linux Crontab 定时任务 命令详解
    EChart 关于图标控件的简单实用
    java 通过zxing生成二维码
    Mybatis typeAliases别名
    Mybatis 实现手机管理系统的持久化数据访问层
    Mybatis 实现传入参数是表名
    Mybatis关于like的字符串模糊处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ngfanrong/p/390110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