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翻开《构建之法》,让我耳目一新,书的前几页我一般是不看的,但是这本书不行,他介绍了作者的写书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这本书深刻的理解,还有读者读后的感受。令我感兴趣的是,整本书让人很难看出是一篇教你写代码的书,它是以故事的形式来告诉我们这个《构建之法》的,诙谐幽默充斥着整个故事体系。主人公有4个,分别是“阿超”、“国栋”、“小飞”、“小李”。 这是一本全景式的书,会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能让毕业生在对行业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较少地感到惊讶和出乎意料,这是一本与现实接轨的教材。介绍了种种方法论,以及方法论的最佳实践,确实可用,拿来就用等。本书在介绍方法论的同时,居然会介绍方法论不适用的场景,介绍方法论在现实中是怎样跑偏的,这就好像讲下棋,“这样走,之后的发展会怎样怎样,所以不行”,怎样做会对,怎样做会错——什么叫宏观视角?什么叫最佳实践?什么叫算无遗策?就像画一棵决策树,向哪个分支走,结果会怎么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信服。
书本也告诉我许多的信息,比如书本上提到初级的软件工程师所需的基本条件,
1.要积累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提高技术技能;
2.要积累问题领悟的知识和经验;
3.要对通用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
4.提高职业技能;
5.实际成果。
也帮助我理解了结对编程是两人合作,一同思考一同编写程序,有利于提高效率,相互学习。一开始探索项目时,中途遇上不可解决问题时,后期简单的复查时,可以独立思考,期间思路清晰,沟通良好时,一起结对编写,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在客观全面的对待自己的结对伙伴,懂得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以下是我的疑问:
1.代码覆盖率是指单元测试能将程序中所有的代码都覆盖了,还是将代码实现的功能路径都实现?
2. 如何实现单元测试集成到自动测试的框架中?
3.单元测试必须和产品代码一起保护和维护,那这两者是如何统一管理?
4.错误处理和第二章提到的单元测试一样吗?
5.团队合作模式和开发流程可以分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