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dir 命令是创建一个文件夹,一般是先在 mnt下面创建一个文件夹mycdrom用于存放需要加载的iso文件。
mount命令是用于加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的加载点。此命令常用于挂载cdrom,使我们可以访问cdrom中的数据,因为你将光盘插入到cdrom中(主机除外)Linux并不会自动挂载,必须使用Linux mount命令来手动完成挂载。
mount命令:cdrom在dev下,一般是先在/mnt目录下新建一个用于挂载cdrom的文件夹目录比如命名为mycdrom
然后执行mount挂载命令,sudo mount /dev/cdrom /mnt/mycdrom .这里碰到过一个问题,挂载失败。因为主机得插入光盘,虚拟机你得加载iso镜像文件呀,这样才能加载成功。然后 cd /mnt/mycdrom ,然后ls 可以看到mycdrom文件夹下面的文件。
取消挂载命令:sudo umount /dev/cdrom .
mount -t :指定挂载设备常用的文件类型,常用的文件类型有以下几种:ext2,ext3,vfat(fat16,fat32),ntfs,iso9660。当然mount命令会自动识别加载的文件类型,默认也可以不写。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
dev目录可以看到有许多的内容,这些文件大都是块设备文件(硬盘),或者字符设备文件(打印机设备)。例如cdrom是挂载光盘的挂载点。当然mount命令不仅可以挂载光驱、usb等移动设备,还可以挂载硬盘设备,这个命令很有用,在几乎所有存储设备使用前基本都要使用它。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使用root命来 sudo来执行。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挂载设备的目录点。例如挂载另外的一个硬盘:sudo mkdir /mnt/hard2 sudo mount /dev/sdb /mnt/hard2 cd /mnt/hard2 ls sudo touch test ls
dev目录下
sda:第一个磁盘(sda1是第一个主分区,sda2第二个,)
sdb:第二个磁盘
开机时,系统会自动挂载一些硬盘和其他设备,mount是手动的挂载一些硬盘和其他设备,那么系统是如何在开机时进行挂载的呢?
linux是通过配置文件,etc下的fstab来实现的,下面进入到该配置文件目录,并进行介绍
cat /etc/fstab
cat -n /etc/fstab
df命令:df命令用于显示磁盘分区上的可使用的磁盘空间,默认显示单位为KB。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df -t 仅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mkfs命令:对硬盘进行格式化,sudo mkfs -t ext3 目录
对硬盘损坏的块进行检查 sudo mkfs -t ext3 -c 目录
压缩工具来压缩文件的大小,默认的文件压缩工具是gzip ,sudo gzip oo-welcoe.odt,压缩后默认的扩展名是.gz
解压缩工具:gunzip 或者gzip -d 来进行解压
gzip -l参数来进行查看压缩文件有多大
gzip -t参数用来检测压缩文件完整性,没有任何输出信息,则证明压缩文件是完整的
gzip -tv参数用来检测压缩文件完整性,要求输出信息来测试压缩文件是否是完整的,ok代表是完整的。
打包工具:tar
压缩包命令,tar -cvf 包名(任意命名的.tar)+./当前路径名,将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打成一个包。-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v指打包包文件的时候显示打包的过程,-f指指定包文件名
解压缩包命令,tar xvf +压缩包名称 -x解压缩
-w参数代表询问,-z代表归类压缩,如masisi.tar.gz
dd命令,文件系统的复制 例如:dd if=/dev/cdrom of=ubuntu810.iso 将光盘中的文件中的内容输出为ubuntu810.iso 文件
安装硬盘和分区的命令fdisk:ls /dev |grep sd 查看电脑有几块磁盘,每个磁盘有几个分区。可以看到有sda和sdb两块磁盘,然后sda磁盘下有3个分区,分别为sda1,
sda2,sda5.接下来对第二个磁盘sdb来进行操作,命令sudo fdisk/dev/sdb ,按m查看帮助,然后按n进行创建分区。分区有扩展分区和主分区,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注意到括号中的1-4,最多只能建四个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电脑上有一个sda磁盘,没有sdb磁盘,如果想添加一块磁盘,可以在虚拟机设置中添加一块磁盘
电脑现有磁盘,再对每块磁盘进行分区,分区划分如下原则:
一个硬盘的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得有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逻辑分区也就是我们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
不管使用哪种分区软件,我们在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
创建完分区后,就需要在分区上面创建文件系统,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又称之为格式化。用到mkfs命令。sudo mkfs -t ext3 /dev/sdb1 或者sudo mkfs.ext3 /dev/sdb1. 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sudo fsck -f /dev/sdb1
创建完文件系统后,要挂载文件系统mount命令。
sudo mkdir /mnt/sdb
sudo mount /dev/sdb1 /mnt/sdb
cd /mnt/sdb
sudo touch hello
cd /mnt/sdb
ls查看新建的hello文件
总结:
硬盘安装和分区的过程:1、安装sdb第二块磁盘,2、为sdb创建主分区m帮助中的n命令,没帮助中的p命令用于查看新创建的分区,l命令用于查看分区格式编号,t命令用于修改分区的格式3、为sdb创建逻辑分区 4、输入w保存修改并退出 5、创建文件系统,既格式化分区 6、挂载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