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缓存写法(四)


    阅读目录: 

    1. 介绍
    2. 进程缓存
    3. 通信方式
    4. 速度对比
    5. 总结

    介绍

    之前有童鞋问到关于首次为空的问题,这里简单补充下:

    • 一般来说并发量小、缓存数据量小的网站让用户自行触发页面让其缓存即可。
    • 大点网站都会多台部署,用负载均衡路由。常见的策略是在每台机器发布应用时,节点从负载均衡节点集合中移除,发布结束后,首次访问通过人工或自动请求下页面让其缓存,也包括预编译。
    • 还有一种是并发量大,缓存数据量大的情况,这也是本文的主题,下面会详细介绍。

    如果缓存数据量大的情况下,预热就麻烦些。比如LZ公司单在内存中的缓存大小都过G,每次预热都需要数分钟,假设放在应用进程内,对运维工作非常不方便的。如果有意外导致进程池回收,对用户来说就是灾难性的。所以需要把应用进程的数据缓存给单独抽离出来存放,与应用解耦。

    关于高并发的解决方案包括缓存更新策略可参见前几篇博客的介绍。

    进程缓存

    在网站架构演化中,这个阶段就需要引入分布式缓存了,比如memcached、redis。好处就不多讲了,坏处就是速度慢。这里速度慢是与本机内存缓存相比,跨机器通信跟直接读内存差的不是一数量级,对于并发量高、操作频繁的数据就不适用了。

    所以把应用进程缓存的数据抽离出来,放在单独进程中,给应用提供一层缓存。缓存的业务逻辑、并发处理在独立进程中做,使用进程通信进行交互。这样不但解决了数据量大预热的麻烦,还能解耦部分应用的业务。

    另外单独的进程也可以供外部使用,比如以WCF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其他子系统使用。

    缺点是跨进程读取的速度比进程内读取要稍慢。

    通信方式

    独立进程与应用进程的几种常见通信方式:

    Namedpipe

    Namedpipe一种相对高效的进程通信方式,支持局域网内通信。

    Service端:

     View Code

    client端:

    IInterProcessConnection clientConnection = new ClientPipeConnection("MyPipe", ".");
    clientConnection.Connect();
    var val = clientConnection.Read();
    clientConnection.Close();

    Wcf Namedpipe

    Wcf在原生namedpipe包装了一下,使用起来更为简单方便。
    Service端:

    复制代码
    ServiceHost host = new ServiceHost( typeof (CacheService)); 
    var NamePipe = new NetNamedPipeBinding();
    host.AddServiceEndpoint(typeof(ICacheService), NamePipe, "net.pipe://localhost/CacheService");
    host.Open();
    Console.WriteLine("服务可用");
    Console.ReadLine();
    host.Close();
    复制代码

    Client端:

    ChannelFactory pipeFactory = new ChannelFactory(new NetNamedPipeBinding(), new EndpointAddress("net.pipe://localhost/CacheService"));
    ICacheService pipeProxy = pipeFactory.CreateChannel();
    var obj=pipeProxy.GetVal();

    SharedMemory

    共享内存是进程间通信最快的一种方式,数据无需在进程间复制传输,直接开辟一块公共内存,供其他进程进行读写。  

    service端:

     var mmf = MemoryMappedFile.CreateFromFile(@"a.txt", FileMode.Open, "cachea"); 
    Console.ReadLine(); 
    mmf.Dispose();

    Client端: 

    var mmf = MemoryMappedFile.OpenExisting("cachea"); 
    var accessor = mmf.CreateViewAccessor(0, 2000000);
    accessor.ReadChar(1000); accessor.Dispose(); mmf.Dispose();

    WCF TCP方式

    使用WcfTcp的方式,可以供外部网络使用。

    Service端:

    复制代码
     var ServiceHost host = new ServiceHost( typeof (CacheService)); 
     host.AddServiceEndpoint(typeof (ICacheService), new NetTcpBinding(), "net.tcp://192.168.0.115:8057/CacheService/");
    host.Open();
    Console.WriteLine("服务可用");
    Console.ReadLine();
    host.Close();
    复制代码

     Client端:

     ChannelFactory NetcpFactory = new ChannelFactory(netTcpBindingBinding,new EndpointAddress("net.tcp://192.168.0.115:8057/CacheService/"));
     ICacheService tcpProxy= NetcpFactory.CreateChannel();
     var obj=tcpProxy.GetVal();

    速度对比


    上图是在windows7 i5-3230CPU上跑的,13M和1M文本数据各100次传输测试的均值。
    其中原生namedpipe相较已经非常快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共享内存的方式速度会更快些。

    测试结果表明Wcf的namedpipe要慢于wcf-tcp的方式,这个让人有些意外。

    WcfTcp绑的是保留地址:

     new ChannelFactory(netTcpBindingBinding, new EndpointAddress("net.tcp://192.168.0.115:8057/CacheService/"));

    WcfTcp localhost绑的是127.0.0.1:

    new ChannelFactory(netTcpBindingBinding, new EndpointAddress("net.tcp://localhost:8057/CacheService/"));

    总结

    在大型网站开发中,缓存是个永远避免不了的话题,也不存在一种方案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缓存开发过程经常碰到的问题:过期策略(惰性)、缓存更新(独立)、多级缓存、分布 式缓存(分片)、高可用(单点)、高并发(雪崩)、命中率(穿透)、缓存淘汰(LRU)等。

    其多级缓存方案的层级关系大都是由浏览器->cdn->反向代理缓存->线程级->内存级->进程级->文件(静态资源)->分布式(redis)->Db结果。

    多数内容在LZ前面博文中有过介绍,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参考资源

    [1]  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7176/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in-NET-Using-Named-Pip

  • 相关阅读: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摘要
    one-vs-all案例
    VHDL
    docker 摘要(入门版)
    Windows与Unix思想
    安装 fedora 之后
    逻辑回归实战
    TensorFlow安装
    Haskell语言学习笔记(65)Data.HashMap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zjsky/p/1576983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