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我就听学长学姐说过JAVA,我个人对编程有兴趣,虽然我觉的写代码比写文章难得多,但是总能从代码中找到一点成就感,我大一下学期学过C语言,刚开始很是难理解,完全不懂什么是C语言,脑子一片空白,不管怎样我上了大学就得去接触一些属于自己的专业,也并不会去刻意不感兴趣,其实如果真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就得对其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得心应手。虽然说我开始接触自己的专业,但从这一年多的大学生活里并没有觉得我向专业的目标靠近而是一些基本的技能,讲不上是什么专业,真正的专业我觉得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中国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我对大学的期望
当我们开始一个新项目或参加一项具体活动时,我们都怀有很多期望。上大学也不例外。进入所谓的大学生活之前,期待是很多的。譬如我就认为大学的课程非常难读,恐怕我的成绩将落在平均分数之下。结果我的估计错了,因为我在大学的功课不错,取得了平均分数以上的成绩。而且难度大的教材一经讲解,我也很快就能理解。
由于我在大学里学得很好,便意识到那里的课程并非像我想象的那样难。考试前.我要是花上足够的时间复习。我在中学培养起来的记忆知识的能力也起到了作用。任何一个有中学文凭甚草同等学历、分数在平均成绩以上的学生都能学好大学课程。要不是我事先以为大学课程很难,我大概就不会因要进入大学而倍感担忧和俱怕了。
倘若大学的教材简单得易如反掌,也就不其挑战性了,虽然有些课程的确很难,老师讲解后能大概会一点。如果老师对教材讲解得详细,里面的概念就比较容易掌握,对所教内容也较易领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代数原理并毫无困难地自由用。以前我以为在大学里老师只把书本扔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对内容不做详细讲解,只将学生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过一遍就进行考试。当然,这不过又是一个神话而已。事实上,老师对教材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对内容彻底明白。
上了大学后,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学得不错,都能保持平均分数以上的成绩,而且也能对所学内容领会透彻。课程并非很艰难,因为标不是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学,也不是拿你完全不理解的测验考你。只要获得了中学文凭或同等学历,凡是对上大学有兴趣的学生都应该能获得成功。
我觉得大学最重要的事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并不能只单单的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可能不久的将来你从事的不是自己的专业,还可以朝着其他方向发展,比如自己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