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原创]组团一起再次冲破误区,浅谈关于防倾杆的原理和选择~~~~~~~
看到各个VW坛子对于防倾杆的描述和对比,都过于的“漂浮”了,以及众多卖家的各种宣传,加上很多车友对防倾杆的原理和真正的功能没有一个系统和深入的理解。JASON决定开贴谈谈我们热爱换来换去的2根“破铁棍子”。目的还是冲破几个误区,得到正确的理解,明白了原理,再去选择改与不改,改什么品牌。
首先感谢320SC和SMYMYOU在另一个贴里提供的数据和让我开贴的灵感:(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4615643)
首先是防倾杆的结构原理:防倾杆,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弯道减少弯道侧倾的一根扭杆弹簧,如下图:
作用就是把两边独立的悬架,一定程度的整体化。一边压缩的时候,通过防倾杆的扭转,另一边受到通过防倾杆传来的一定的向上的力,使得另一侧也有对应的小量压缩。具体的表现为:弯道中,由于离心力导致弯外悬架压缩、弯内悬架拉伸,此时由于防倾杆的作用,弯内被拉伸的悬架会随之一定程度的压缩,从而减小两边的压缩/拉伸量差,降低车身侧倾,提升弯道连续边线的稳定性。(注意,此处是连续变线!对于单次的过弯,防倾杆起不到提升弯道极速的作用,此问题我已经在以前的帖子中谈过;弯道侧倾小对于非连续多次并线来说,只是一个弯道舒适度的问题,弯道侧倾=弯道舒适度,一定程度上说,不等于弯道性能。防倾杆最大的作用是改变转向特性,接下来描述。)
防倾杆的改装有个很大的误区:误区1:对防倾杆作用的理解。很多人把理解局限于了名字本身“防倾”,自然的认为,防倾杆就是用来减小弯道侧倾的,弯道车身稳定了,开着信心足了,是最直接的感受。同时就会“主观”的理解为!弯道“性能”得到了本质的提升!防倾杆的功用:
一是稳定,正如德语,是“稳定杆”的意思,主要是车身在连续多次变线时候的稳定。避免连续变道导致的车身晃动越来越剧烈。
二是提升单次边线的弯道舒适度,降低弯道侧倾=舒适度提升。因为弯道极限车速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外侧车轮的轮荷差。加不加防倾杆,是不能改变弯内外车轮的轮荷差总和的。形象的说:假设直道时,两个前轮A B和轴荷为400公斤,两个后轮C D的轴荷为300公斤。过一个弯道(原厂防倾杆),A(弯内前轮)变成 350公斤 ,B变成450KG;后轮C变250KG,D变350KG。此时换装更粗的前防倾杆后,前轮的弯内外轴荷差会加大(比如这里假设30),A变320,B变480;而此时后轮的轴荷差会相应的减小,变成C 280,D320。以前的帖子里我也论述过一个由轮胎的特性曲线决定的“拳头定理”,就是:四个轮胎在最平均的轮荷下,能够提供的侧向力(用于抵抗弯道离心力)是最大的,弯道极限车速(性能)是最大的。而防倾杆只能是改变前后轴的内外轴荷分配,不能根本的解决弯内外车轮的总轴荷差。
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改变转向特性!如上面,功用二 中的举例论述,在前轴加更高扭转刚度的防倾杆,会导致前轮的内外车轮轮荷差变大,恶化(降低)前轴最大的侧向力。后轮内外轮荷差随之变下,提升后轴最大侧向力。这里,前面恶化和后面优化几乎可以抵消,或者更精确的说对于前驱车,总体侧向力是稍稍变差的(可以忽略)。(1)前轴防倾杆刚度提升,恶化前轴最大侧向力,在弯道逼近极限状态,就体现为前轴先出现微侧滑导致转向不足,车头朝着弯外侧滑区,此时再多打方向也是无济于事(需要减速)。在非技术认识,比如开车人的口里,俗称“推头”(车推着车头滑出去)。(2)后轴加防倾杆刚度提升,恶化后轴最大侧向力,在弯道逼近极限状态,就体现为后轴先出现微侧滑导致转向不足,导致甩尾倾向,车头朝着弯外内甩去,此时如果不反向给方向,就会甩尾失控,对于一般驾驶者很难掌握,十分危险。这个叫做“转向过度”。(3)前后轴都加强,这样的话,名厂的防倾杆一套如果匹配得当,可以不改变原车转向特性,或者把原厂设计的不足转向稍稍的向中性转变,增加弯道操控感和贴弯程度。(推头,是一种安全的设计,达到弯道极限,车越来越不转向,司机就会感觉到极限的即将到来,就会减速,车身回复稳定;如果设计过度,就会在达到极限前,车越来越灵敏,越来越贴弯,最后突然甩尾失控,是很危险的!)对于民用改装的防倾杆,厂家是不会设计成过度的,顶多是贴近中性。对于驾驶技术不高的驾驶者,可以单加前杆,虽然会导致推头,但是安全、侧倾会小。最好是加前后一套,民用版本的(一般市场上销售的也都是民用的)。单独加强后杆,是很危险的选择,能力不够,尽量不要这么干!!!对于防倾杆的改装,是可以改善弯道侧倾和转向特性的。更换刚度更大的防倾杆,有人说对直道舒适度没有影响。我想说的是,有,但是不大。简单的想,防倾杆更强韧,走直道,当单边受到冲击后,另一边也会由防倾杆传递冲击压缩。所以会把单边的凹凸变化为一定程度的双变化,形成上下的颠簸。所以只能说一般对直道影响不大,但是遇到两边不同的起伏,防倾杆加硬后对舒适度还是有能感受到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