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6--敏捷开发2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敏捷开发2

    敏捷开发并不是一门技术,它是一种开发方法,也就是一种软件开发的流程,它会指导我们用规定的环节去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开发;而这种开发方式的主要驱动核心是人;它采用的是迭代式开发;敏捷开发并不是瀑布开发模型,它是以文档为驱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瀑布的整个开发过程中,要写大量的文档,把需求文档写出来后,开发人员都是根据文档进行开发的,一切以文档为依据;而敏捷开发它只写有必要的文档,或尽量少写文档,敏捷开发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它强调以人为核心。而所谓的迭代开发是指把一个复杂且开发周期很长的开发任务,分解为很多小周期可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一个周期就是一次迭代的过程;同时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产或开发出一个可以交付的软件产品。

    敏捷的步骤可分为:第一步:找出完成产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ack-log,就是指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决定当前的冲刺需要解决的事情。一个研发项目的整体实现被划分为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冲刺周期,在每个阶段任务被充分的细化,是开发效率得到提高。第三步:冲刺阶段,在冲刺阶段,我们要对现阶段的任务进行细分,而且还要分配到人,具体的分配和进程要在任务看板上展示出来,有未完成的任务,正在进行中的任务,还有已完成的任务。以及燃尽图,从燃尽图中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我们任务完成的程度,从最初的待定到工作中等各个状态,直至完成。而且我们每天都要开站立会议,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依次汇报:我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交流一下工作,并讨论遇到的困难,寻找解决的方法。第四步:得到软件的一个增量版本,发布给用户。然后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计划增量的新功能和改进。

    我们这次团队的开发就是采用敏捷开发的方法,我们现在还在第二次冲刺阶段,我们在这次开发过程我们分为了两个冲刺阶段。第一个冲刺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在第一阶段中,我们团队每天召开站立会议,汇报任务进度,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很多,因为我每天遇到的困难今本上都会在我们的合作下得到解决,不会像以前因为一点小问题而使项目停滞不前,我们在会议中的得到了交流,增进了合作的默契,使我们的作品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规定的任务。

  • 相关阅读:
    Java反射机制DOME
    Contos7 装bcm4312无线网卡驱动
    windows8.1+centos7双系统(装完centos后无win8引导)
    request+response
    HTTP协议+servlet配置
    类加载和反射
    线程池+线程安全
    IO流之Properties(String键值对)+序列流+打印流+commons-IO(最终流程)
    IO流之字节流 +字符流 (复制文件)
    IO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xin123/p/552449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