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6之Promise对象


    Promise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
    Promise 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 rejected(已失败)。除了异步操作的结果,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
    Promise 对象只有: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和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 的状态改变。只要处于 fulfilled 和 rejected ,状态就不会再变了即 resolved(已定型)。

    cons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success1');
        resolve('success2');
    }); 
    const p2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success3'); 
        reject('reject');
    });
    p1.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success1
    });
    p2.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success3
    });
    

    状态的缺点为:
    1.无法取消 Promise ,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
    2.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 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
    3.当处于 pending 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then 方法接收两个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参数是 Promise 执行成功时的回调,第二个参数是 Promise 执行失败时的回调,两个函数只会有一个被调用。

    在 JavaScript 事件队列的当前运行完成之前,回调函数永远不会被调用。

    cons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success');
    });
     
    p.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console.log('first');
    // first
    // success

    即是Promise的回调函数永远在最后执行。

    通过多次调用then,可以添加多个回调函数,它们会按照插入顺序并且独立运行。

    const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1);
    }).then(function(value){ // 第一个then // 1
      console.log(value);
      return value * 2;
    }).then(function(value){ // 第二个then // 2
      console.log(value);
    }).then(function(value){ // 第三个then // undefined
      console.log(value);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olve'); 
    }).then(function(value){ // 第四个then // resolve
      console.log(value);
      return Promise.reject('reject'); 
    }).then(function(value){ // 第五个then //reject:reject
      console.log('resolve:' + value);
    }, function(err) {
      console.log('reject:' + err);
    });
    

    then 方法将返回一个 resolved 或 rejected 状态的 Promise 对象用于链式调用,且 Promise 对象的值就是这个返回值。

    简便的 Promise 链式编程最好保持扁平化,不要嵌套 Promise。注意总是返回或终止 Promise 链。

    const p1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1);
    }).then(function(result) {
      p2(result).then(newResult => p3(newResult));
    }).then(() => p4());
    

    创建新 Promise 但忘记返回它时,对应链条被打破,导致 p4 会与 p2 和 p3 同时进行。

    大多数浏览器中不能终止的 Promise 链里的 rejection,建议后面都跟上 .catch(error => console.log(error));

  • 相关阅读:
    建立可扩展的silverlight应用框架 step3
    建立可扩展的silverlight应用框架 step7 final
    Silverlight入门:第三部分 数据访问
    建立可扩展的silverlight 应用框架 step6:整理导航模块“LeftNav”
    Silverlight入门:第一部分 开发工具与程序入门
    [Silverlight入门系列]使用MVVM模式(8):ViewModel进一步分离出Services
    Silverlight WCF RIA服务 (三)创建一个RIA Services Solution
    Silverlight入门
    Silverlight入门:第五部分 整合其它控件
    Silverlight WCF RIA服务(十一)数据 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yihao/p/1229948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