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NOI2020 游记


    前言:本游记分两部分,想看比赛过程请看Part1,想看文笔上佳的散文一点感悟请看Part2。

    人在弱省,这篇游记也算是给各位了解一下真实的YNOI(云南省选)吧。


    Part1 真·游记

    Day 0

    去年暑假在苏州参加了个夏令营,在那里见到了很多真·神仙——杨懋龙陈江伦钟子谦,当然还有万恶卡常的于纪平(儿)

    当然,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和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们一起奋斗的18个日夜,学习到的无数崭新而熠熠生辉的算法。这段时间的学习,为我的信竞之路翻开了崭新的一篇,也必将是我无法忘怀的记忆。

    回归正题,省选前夜,已经落寞许久的苏州夏令营群又一次热闹起来。大多是互相鼓励以及对各地题目的毒奶(确信),但是话题很快又转到了回忆过往上。聊着聊着我还是有些感伤的,毕竟这些人中有最后一次参加省选的舍友,也有因文化课而在CSP中发挥失常的神仙。

    但总之,这回忆还是在夜晚中结束了。

    Day 1

    早上7:30起床,翻出了我老婆洛天依的痛衣穿上。但后来想了想还是套了件外套。

    8:30,比赛开始了。

    插句题外话,YNOI题真的挺简单的,真的和我见识过的那些省份的题目比不了,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吧。

    T1

    一看题目就一合并果子。

    打了个优先队列,一测样例,优先队列反了,是从大到小的。

    人傻,忘记了从小到大的优先队列的写法。正当我准备每合并一次排一次序的时候,灵光一现,把读入的数添个负号,最后结果再变成正的就行了。

    对啊!我可真是个天才!

    然后就是直到现在我也记不得从小到大的优先队列怎么写(大雾)

    T2

    有点神奇的一个题目。大致题意就是有个矩阵,里面每一格有一个数。你在进入不同的数的格子时需要花费一定代价,然后你就可以在同一个数的格子间任意穿梭。问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的最小代价。

    本来上手就要打搜索,但是想了下是矩阵,所以最后打了个DP。样例过了之后又想到有一些刁钻的情况,自己造了几组数据把自己卡掉了。之后又是修修补补觉得差不多没问题了。

    出了考场问了下其它神仙,他们做法是把一块数字的格子看作是一个点,然后根据相邻关系连边,最后跑最短路。

    就……挺神奇的。但我觉得我的方法应该没什么问题。

    T3

    大致是一个缩点的变形。

    但是我菜啊,打了个Tarjan的板子就不会修了,也没想到什么好的暴力方法。就战略性放弃去检查前面2题了

    11:30上午场结束。出来以后没想到神仙们讨论的最多的是T1?我估计是因为题面改的太有迷惑性了,但是还是有点慌。

    结果T1还真是神仙们翻车最多的一题

    因为上周末拔了尽头牙,结果3天过去都没消肿,中午饭就随便吃了点。本来说中午复习下线段树和树剖的板子,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睡一会儿。

    昆明的气候真的很好,阳光和煦,清风宜人。

    14:30开始下午场。

    T4

    一看题目就又是原题——。(图都一样!)

    是的我们云南就是那么菜

    但是和那题的唯一区别是限制了栈的容量可能会小于物品个数。

    刚开始肯定还是往卡特兰数上去想,但是不太对这种推导有把握。

    然后又想到了推卡特兰数的那个三角形。

    哎?

    不是限制容量吗?在那个三角形上切一刀不就行了。

    T5

    够良心,很云南。

    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DP。(话说这玩意能叫DP吗?好像一维DP就是线性递推对吧)

    后来还被某位神仙找到了原题

    但数据范围要比那道题大,而且事实证明数据造的挺用心,坑挺多的,不少人翻了车。

    T6

    切完前两道,才40min,心情愉悦,上了个厕所。

    回来看题,这个就有点意思——计算几何。(模拟)

    大概磕40分的暴力磕了2h。

    写完以为只剩20min了,就随随便便把后面60分写了个结论。

    结果一看卷子,哦,下午考4h。

    之后一个小时就在证明结论,但死活证不出来。之后就去检查程序,结果找到一个小错误(危),修了一下,提前15min就交程序跑路了。

    考完大家估了下分,好几位神仙都比我高。大致情况就是大家上午都比我强,T3都有分,然后下午普遍在T4, T5上出了锅。(?)

    端午,回家吃粽子。

    Day 3

    本来说好Day 2就出成绩的,结果“因为技术原因”,又给推了一天。害得我牙齿疼了整整一天。

    出成绩了看了一眼,挺惊讶的。

    100+80+0+100+100+0=380 YN Rank1

    主要是惊讶T3, T6都没部分分,还有就是很多这两题有分的神仙都在其他题目上翻了车。

    E类进队,稳了。暑假可以去国赛划水了。

    (其实还是挺侥幸的)

    感悟就不写了,写在Part2了。


    Part2 伪·游记

    最美的月亮

    去年在苏州求学时,曾听一位舍友讲过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你这辈子可能见过的最美的月亮”。

    他说一位极厉害的学长思考一道题目时遇到瓶颈,日夜思索。有一夜他在操场一圈圈走着,脑中的齿轮“咔咔”运转,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竟然顿悟,仰头看见一轮圆月。四下无人,世界清明一片。

    我们那时在苏州并不轻松,一天到晚面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累极了就看看别人的博客。大家都在吐槽为什么所有奥林匹克竞赛中非要选择信息学,而不是更贴近文化课的数学、物理之类的。只有一次当我们照常因做不出题而笑着叹息时,我那位舍友插了一句:“毕竟也只有我们才会为这门学科笑着叹息啊。”大家互相看看,四下惘然。

    前几日,舍友所在的江苏省省选,他遗憾地没有进入省队取得国赛资格。对于他这样已经高二的选手来说,这就意味着他要正式退役,回归文化课了。他告诉我,自己始终没有见过学长所说的月亮,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感觉。“我可能真的缺点才华。”他说。

    这句话,我听不同的人说过。在我眼里,他们非常优秀,我一度觉得那是精英们的矫情、谦虚的托词,后来阅历渐长,才慢慢咂摸出这句话里的苦味。

    学海无涯,上下求索,竞赛更是这样。有太多人的才华能助他们越过平庸,看见卓越的大道。这是大幸,也是不幸,因为往后的每一段路都举步维艰。很多人的天赋让他们接触到竞赛,但大部分人会在第一轮比赛被刷掉。而剩下的人中,能通过省选代表全省参与国赛的,平均每省就那么五六人。在国赛中,能拿到金牌从而保送名牌大学的只有十余人,而这些人中又只有四人能最终代表国家出征世界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

    后来我在做题比赛时,也常常想起朋友故事里的月亮。我总是不住幻想一种平静的大美,“影自娟娟魄自寒”。

    我有幸见过一些顶尖的选手,包括那些在世界赛中夺金的。他们也焦虑,也脆弱,做不出题时也会怀疑自己。他们是天才,但天才也是人。

    我也踏上了竞赛的征程,也曾挫败过,失落过。但我只是没办法控制自己,我没见过那扇窄门后的世界,却一遍遍在脑海中补完门后那轮没人见过的月亮。

    我忍不住想,红尘阔大,那些得以行至窄门口,却很久不得入门的人在做什么?他们会不甘心吗?自己这样聪明,本该坚持下去再往前走一段。他们会失落吗?拼命奔跑,却最终只见到了没那么完美的自己。

    他们记不记得少年时曾经那么热烈地迷恋一门学问,想要探其奥秘?

    或许那轮月亮只能属于他们,那些一生未得见月亮的人。

    而我,还在路上,追寻着那轮最美的月亮。

    谨以此篇,献给每一位竞赛路上的学子。

    ——庚子端午省选有感

  • 相关阅读:
    golang动态加载原生代码思路
    boltdb的实现和改进
    如何保证数据掉电不损坏?
    msgpack库的神奇用法
    消息推送与同步协议的思考
    cassandra的gc调优
    tcp链接断开的探测
    加速和监控国际网络
    轻松逃脱某防火墙对ss的探测
    java文件操作之war压缩解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shui-tianyi/p/1320050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