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识别APP项目开发计划书


    用户识别APP项目开发计划书

        项目介绍:

        用户识别APP,通过在有限时间内引导用户A交互,提取用户的行为特征,然后将APP交给用户X(可能是A也可能是陌生人),在1分钟内引导X交互,判断X是A本人还是陌生人。

        业务场景:

        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只要带着手机,购物、付款、转账得心应手,但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保证安全,很多APP要求用户设置复杂密码,而且建议为不同APP设置不同的密码,着实考验记忆力。而且口令、手势密码一旦泄露,任何人都可以登录,也存在安全隐患。

        但是人体有很多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已经有科技公司开始考虑密码以外的用户识别方式,有的依托硬件——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有的分析用户行为,譬如提取用户打字频率、姿势、分析用户的习惯性操作等。这类技术一旦成熟,便无需绞尽脑汁证明“我就是我”,也提升了安全性。

        本题要求选手设计一个移动APP,模拟实现无密码登录的功能。可直接提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亦可从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入手。APP可以主动引导用户交互,如仅凭用户点触操作、亦可综合利用智能手机内置传感器(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个别手机内置的生物识别功能不可直接调用)。 

        功能性需求:

        (1)APP应具备两个功能:用户注册、用户识别。 

        (2)在用户注册功能中,APP在有限时间内引导用户与之交互,藉此收集用户生物特征或行为特征。

        (3)在用户识别功能中,APP在1分钟内引导用户与之交互,并在交互结束后返回识别结果:是已注册用户或是陌生用户,若为已注册用户还需返回用户名。

         非功能性需求:

        (1)用户注册功能的交互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越短越好。用户识别功能的交互时间最长不超过1分钟,越短越好。若超时则适当扣分。

        (2)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内置传感器,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个别手机内置的生物识别功能不可直接调用。 

        (3)APP可存储的独立用户数应大于10个,理论上每个人都应作为不同的用户。 

        (4)识别速度、准确度、稳定性、可重复性等都作为评价指标。

        项目进度安排:

        2016/8/29—2016/9/1   题目确定、项目深度分析、项目开发计划书编写与修改;

        2016/9/1—2016/9/7    初步完成各模块、完成项目的文档编写、着手软件的开发设计;

        2016/9/8—2016/9/14  根据功能需求进行软件的开发、功能的完善;

        2016/9/15—2016/9/20  设计的测试总结、软件的修改整合。

        人员分工安排:

        2016/8/29—2016/9/1   刘双渤、王荣道、刘洪阳(题目确定、项目深度分析);

        刘洪阳(项目开发计划书编写);

        刘双渤、王荣道(修改)。

  • 相关阅读:
    BPM
    rust
    sql
    relational model
    C语言丨还没搞懂逻辑运算符?一篇文章教你区分“真假”!
    掉发不是病,秃起来真要命!作为程序猿的你,脱发了吗?
    什么是正确的编程观?从正确认识C语言开始!
    春运火车票如何安心购票?用C语言实现火车售票系统(源码分享)
    趣味编程丨如何用C语言输出杨辉三角?只需三步!
    2020年编程语言排行榜年终大盘点:C语言连续八个月蝉联第一,C++稳居第四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ffyyang/p/582447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