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科研]系列(1) 分享才能进步


    日期:29/04/2020 - 30/04/2020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科研分享问题,我回答了一下。感觉这个问题挺普遍的,因此又把它搬运到博客园中了,并做了点修改。

    1. 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知乎的提问者说:

    • 学术上经常碰到一些问题,然后在国外的网站上总能找到解决方案。感觉自己受益很多。尤其像github,人家甚至把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代码都公布了。
    • 我所处的科研环境,每个人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学走。刚来的时候,我也很愿意分享,到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也不想主动分享了。真是厌烦这样的学术氛围。(注:中科院某研究所)

    2. 李二的个人见解

    首先,我觉得科研圈整体的分享风气是越来越来好的。目前国内外均有很多很多人喜欢分享出自己的代码、总结、笔记、视频等等,国内的整体风气也越来越倾向于分享,否则我们怎么能在知乎、CSDN、科学网博客、博客园等许许多多平台看到那么多有价值的信息呢?而且网上的信息增速越来越多快,这是值得肯定的。

    2.1. 英语是科研主流语言

    关于题主的第一个问题: 我觉得题主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科研圈英语是主流,国际上的交流主体都在用英文,所以很容易在英文网站上查到你的解决方案。

    • 我相信你查到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国内人分享的,只不过用英文罢了。
    • 如果你去看法语网站,其实也会发现往往找不到解决办法,这是法国人不喜欢分享吗?结论并不是,只是相对于英语,属于科研小语种罢了。
    • 目前,在科研的很多方面,我们国家还和别人存在差距,底蕴没那么深厚,看到国外人的东西相对多一些,是自然的。

    所以,不要盲目打翻一船人,尤其是在整体氛围变好的情况下。

    2.2. 科研圈中的分享与否

    关于题主的第二个问题: 既然题主主要说的是科研人员,那就限制在国内科研人员这个圈层吧。喜欢分享的人不外乎考虑以下三点:

    • 心理上:希望自己分享的东西得到关注度,心里上有成就感
    • 研究领域上:希望分享的东西可以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加深自己的理解以及讨论中发现问题
    • 综合来看:对自己做的东西有自信,对自己写的东西有自信

    但是不喜欢分享的人的理由就太多了,诸如:

    • 对自己的东西不自信,不敢分享,怕打脸,怕被人指出错误,怕难堪
    • 感觉分享了对自己没有实质性的利益
    • 分享是需要时间的,整理、总结、撰写等都多需要时间,有人认为不值得
    • 如同题主所述害怕别人学会自己掌握的东西(人的不良竞争心态所致,最终只会是闭门造车)
    • 有的东西确实属于短快型的,所以不适合立刻开源。我觉得这种工作可以适当保持一段时间的保密,毕竟这个时代很多创新都是一个小点,别人很容易一下拿过去,但是最终把它们开放就可以了。 ……

    如果不想分享,“吃饭噎到了”,“走路扯到了”,都能成为理由。其实就我所接触的一些研究组来讲,这种不喜欢分享的现象,不喜欢交流的问题往往也是存在。


    3. 做一个开放的科研工作者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分享、喜欢促进研究组整体发展、希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不妨开放一下自己的胸怀,不要怕别人学你的,也不要怕学不到别人的,做学问始终要恭谨甚至谦卑,时间长了,总归会发现,你的进步比别人的进步更快更高更强

    如果你厌烦当前的氛围,也无力去改变别人,不妨做好自己,保持初心,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辄以犹欢。这是勉励大家也是勉励我自己的话。

    我始终坚信,推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分享。
    分享有益,何谓劳也?
  • 相关阅读:
    个税
    MC9S08中断机制
    各大公司面试笔试
    uc/OSII 任务切换
    Source Insight 使用
    充70送70
    兔年大年30
    pip更新后报No module named pip
    MsSql Md5
    iOS UIImage扩展方法(category):放大、旋转、合并UIImage、增加渐变层、添加阴影、调节透明度、保存到相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dwig1860/p/1281089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