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ginx通过二级目录(路径)映射不同的反向代理,规避IP+端口访问


    Nginx通过二级目录(路径)映射不同的反向代理,规避IP+端口访问

    来源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68674

    这是我上一家公司的案例总结,发现躺在草稿箱好几个月了,今天得空就整理发布一下。

    先说一下开发那边提来的 2 个 case:

    ①、同一个域名需要反向代理到前台和后台(不同机器和端口); ②、需要采用 IP+端口的模式,嵌入到 APP 作为 DNS 污染后的备选方案。

    对于第①个问题,很好解决:通过区分二级目录来反代不同的节点即可,所以代码类似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demo.domain.com;
            #通过访问service二级目录来访问后台
    	location /service/ {
                #DemoBackend1后面的斜杠是一个关键,没有斜杠的话就会传递service到后端节点导致404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1/;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其他路径默认访问前台网站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2;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简单的负载均衡节点配置
    upstream DemoBackend1 {
         server 192.168.1.1;
         server 192.168.1.2;
         ip_hash;
     }
    upstream DemoBackend2 {
         server 192.168.2.1;
         server 192.168.2.2;
         ip_hash;
    }

    如上配置即可实现通过一个域名来反代不同的后端节点,用到的思路就是匹配二级目录来反代。

    对于第②个问题,可能粗略一看,还没理解是个啥意思吧!

    其实就是现在业界流行的一种防 DNS 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手机 APP 里面除了通过域名来获取数据,还会额外嵌入一些备用的 IP。APP 在获取数据时,会先通过域名向服务器发起一个简单的校验请求,如果得到的不是预期数据,说明该网络环境下的 DNS 已被污染,比如被运营商劫持,请求 A 内容却给你展示 B 内容!这时候,APP 将会启动备用预案,通过 IP 的方式来请求数据!很明显,这个做法可以有效避免恶心的 DNS 劫持了(看完这段是不是有所收获呢?)。

    做法很简单,就是在 APP 中集成多个 IP 和端口作为备用的访问途径。

    当开发 GG 找到我,提出的需求是:

    需要实现公网 IP+端口来访问,比如邮件 API 使用 http://192.168.1.10:125 Ps:公网服务器是多线的,那么就有多个 IP,本文假设电信是 192.168.1.10,联通是 192.168.2.10,移动是 192.168.3.10 等

    说白了就是要用端口来区分不同的 API,此时如果我不深究,顺手可能会写出如下配置:

    #API1
    server {
            listen 125;
            server_name 192.168.1.10 192.168.2.10 192.168.3.10;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api1.domain.com;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API2
    server {
            listen 126;
            server_name 192.168.1.1 192.168.2.1 192.168.3.1;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api2.domain.com;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API n等等....

    粗略一看,确实是可以实现开发 GG 的要求啊!再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如此做法会开放越来越多的端口!运维成本以及辨识度低还只是其次,咱说好的安全第一呢?

    经过思考和测试,我写出的最终配置如下:

    #新增的IP映射配置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192.168.1.10 192.168.2.10 192.168.3.10;
            location /mail_api/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 #后面的斜杠不能少,作用是不往后端传递/mail-api 这个路径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mailapi.domain.com; #传递不同的host给后方节点,实现IP和域名均可以访问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location /other_api1/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otherapi1.domain.com;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还可以添加更多映射,通过不同的路径来映射不同的API,最后对于直接访问IP则返回403,防网络上的扫码探测
    	location / {
    	    return 403;
    	}
    }
    
    #原有的域名映射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mailapi.domain.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otherapi1.domain.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DemoBackend;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简单的节点配置(当这些API都用到同一个Backend时,上述代码中的proxy_set_header传递的host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upstream DemoBackend {
         server 192.168.10.1;
         server 192.168.10.2;
         ip_hash;
     }

    最终实现的效果就是:你要通过 IP 请求邮件 API,只要请求 http://192.168.1.1/mail_api/ 即可,而不需要开放多余端口。而且,后续要新增更多 API,只需要定义不同的二级路径即可,这些二级路径的辨识度可比端口要好得多!

    Ps:正如代码中的注释,示例代码只用了一个 DemoBackend 节点配置,为的是分享另一个小技巧:当后端节点承载了多个站点而且都是监听 80 端口时(比如某些小公司同一个 IIS 服务器部署了 N 个站点),反向代理中的 proxy_set_header 参数,可以自定义传递一个 host 域名给后端节点,从而正确响应预期内容!

    这段解释有点无力,还是拿实际例子举例吧!

    我之前供职的公司节点用的是 IIS 服务器,前端用 Nginx 反向代理,IIS 服务器上有多个站点,站点之间部分会通过 rewrite 规则联系起来。 打个比方:比如 A 网站有个专题内容(www.a.com/zt/)是通过 IIS 伪静态映射到了 B 网站(content.b.com)。也就是访问到 http://www.a.com/zt/,其实最后是通过 A 网站映射到了 B 网站上面。 后来发现 IIS 有个伪静态 BUG,会经常奔溃,就要我用前端的 Nginx 来实现直接映射,而不再走 IIS 的 A 网站中转。 那么这个需求就正好用到了 proxy_set_header 技巧,一看就懂: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www.a.com;
         location /zt/ {
    	    proxy_pass      http://ABackend; #都是相同的节点,此示例代码我就不写upstream了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www.b.com; #这里就是关键性作用,传递b域名给后端IIS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upstream略..

    很明显,通过传递自定义域名,就可以实现通过 A 网站访问 Nginx,返回 B 网站内容,和反向代理谷歌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然,上文为了实现 IP 和域名都可以访问,这个 proxy_set_header 设置也是必须的。说白了就是在反代过程中,对后端服务器伪装(传递)了一个自定域名,让后端响应该域名预期内容。

    当然,在之前张戈博客分享的《分享几个 WordPress 本地缓存 gravatar 评论头像的方案》一文中也用到了这个技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

    本文分享的经验,其实比较简单,主要就是通过不同路径来反代不同的目标。估计很多大拿早就用烂了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自定义路径反代,需要注意 proxy_pass 参数后面是否需要斜杠,避免将自定义的路径传递到后端节点,导致访问 404!

    ============ End

     
  • 相关阅读:
    第九周进度条
    梦断代码阅读笔记01
    NABCD分析
    软件工程个人作业05
    HDU 3949 XOR(线性基)
    luogu 2115 破坏(01分数规划)
    luogu 1360 阵容均衡(前缀和+差分+hash)
    luogu 1967 货车运输(最大生成树+LCA)
    luogu 1344 追查坏牛奶(最小割)
    BZOJ 2007 海拔(平面图最小割转对偶图最短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sgxeva/p/1630446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