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之匿名函数以及在内置函数中的使用


    一. 匿名函数

    Python使用 lambda 来创建匿名函数。所谓匿名函数,它与用 def 关键字定义的函数相比,没有函数名称。

    1.1 匿名函数定义及特点

    语法:

    lambda [para1, para2, ...]: expression

    从匿名函数的定义格式可以看出:

    1. lambda后没有跟函数名,这就是匿名函数名称的由来.
    
    2. [para1, para2, ...]是一个参数列表,它是可选的,而且是任何类型的.
    
    3. expression表达式实现匿名函数功能的过程,并返回操作结果, 具有通常函数return的功能.
    
    4. 整个匿名函数要在一行内实现所有定义.

    1.2 代码示例

    >>> lambda x, y: x+y    # 在一行定义匿名函数
    <function <lambda> at 0x00000217D39E1F28>    # 打印上面
    
    >>> a = lambda x, y: x + y    # 定义匿名函数并赋值给a
    >>> a(2, 3)                   # a具有匿名函数的功能, 通过参数传值
    5                             # 输出结果

    说明:

    lambda的冒号前面表示的是参数,冒号后面的是表达式. 注意, lambda 可以接受任意多个参数, 但只能有一个表达式.

    1.3 匿名函数的优点

    1 使用Python写一些脚本时,使用lambda可以省去定义函数的过程,让代码更加精简.
    2 对于一些抽象的,不会被别的地方再重复使用的函数,有时候函数起个名字也是个难题,使用lambda不需要考虑命名的问题.
    3 使用lambda在某些时候能使代码更容易理解.

    二. 匿名函数在内置函数中的使用

    匿名函数一般不单独使用,经常与一些内置函数一块使用.

    能使用匿名函数的内置函数为:

    map,filter,max,min,sorted 

    记住上面这五个!!!

    2.1 在 map 函数中的使用

    map()函数接受两个参数.一个是函数, 一个是 Iterable(可迭代).

    map 将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到序列的每个元素上., 并把结果作为新的 Iterator 返回.

    举个例子:

    def f(x):
        return x * x
    
    
    lis = [1, 2, 3, 4, 5]
    res = map(f, lis)        # 求列表中每个数的平方
    print(res)                  # 此时返回的是一个对象
    <map object at 0x00000254573B0B38>
    
    print(list(res))           # 可以直接用list()求结果
    [1, 4, 9, 16, 25]

    用 lambda 表示就是这样:

    lis = [1, 2, 3, 4, 5]
    res = map(lambda x: x*x, lis)    # 求列表中每个数的平方
    
    print(res)                                  # 同上面的例子一样,返回的是一个对象
    <map object at 0x000001D102040B38>
    
    print(list(res))                           # 用list()获取结果
    [1, 4, 9, 16, 25]

    2.2 在 filter 函数中的使用

    和map()类似, filter()也接受一个函数,一个序列.

    与map()不同的是,filter()把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于每个元素, 然后根据返回值是True还是False来决定保留还是丢弃该元素. 

    filter() 会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元素, 只返回由符合条件的元素组成的新列表(需要list一下).

    举个例子:

    # 在一个列表中, 删除偶数, 保留奇数
    def is_odd(x):
        return x%2 == 1
    
    
    lis = [1, 2, 3, 4, 5, 6, 7, 8, 9]
    res = filter(is_odd, lis)
    print(res)                               # 注意, 这里依旧返回的是对象
    <filter object at 0x0000022832D00C18>
    
    print(list(res))                         # 这样返回的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1, 3, 5, 7, 9]

    用 lambda 表示就是这样:

    # 在一个列表中, 删除偶数, 保留奇数
    
    lis = [1, 2, 3, 4, 5, 6, 7, 8, 9]
    res = filter(lambda x: x % 2 == 1, lis)
    print(res)                               # 同上例子,返回的是对象.
    <filter object at 0x0000020A8F240B38>
    
    print(list(res))                         # 这样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1, 3, 5, 7, 9]

    2.3 在 max 函数中的使用

    max() 函数返回给定参数的最大值.

    举个例子:

    # 找出字典中值最大的那个key
    prices = {
        'A': 123,
        'B': 450.1,
        'C': 12,
        'E': 444,
    }
    res = max(prices, key=lambda x: prices[x])    按照值取最大,返回key
    print(res)
    
    B

    2.4 在 min 函数中的使用

     min() 函数返回给定参数的最小值.

    用法和 max() 一样

    2.5 在 sorted 函数中的使用

    排序是在程序中经常用到的算法, 如果是数字, 我们可以直接比较. 而如果是字符串或者是dict, 我们就可以用 sorted() 来进行排序.

    sorted() 语法:

    sorted(Iterable,key = None,reverse = False)

    - Iterable: 可迭代的.

    - key:排序规则(排序函数). 在sorted内部将可迭代对象的每一个元素传递给这个函数的参考值,根据函数运算的结果进行排序.

    - reverse:排序规则. reverse = True 降序 , reverse = False 升序(默认).

    举个例子:

    # 按绝对值大小排序
    >>>sorted([2, 1, -3, 8, -5], key = abs)
    [1, 2, -3, -5, 8]

    用 lambda 表示就是这样:

    >>>sorted([2, 1, -3, 8, -5], key = lambda x: abs(x))
    [1, 2, -3, -5, 8]

    再来个例子:

    # 按照字母长度排序, 如果长度一样, 则按照字母顺序(ASCII)排序.
    ret = sorted(['cat', 'bird', 'dog', 'bira', 'animal'], key=lambda x: len(x))
    print(ret)
    -> 
    ['cat', 'dog', 'bird', 'bira', 'animal']
  • 相关阅读:
    js---小火箭回到顶部
    JS小案例--简单时钟
    堆排序以及TopK大顶堆小顶堆求解方式(js版)
    svg-icon
    Vue 点击按钮 触发 input file 选择文件
    图片裁剪放大缩小旋转 Cropper.js
    Cytoscape
    vue d3 force cytoscape
    获取当月多少天
    谷歌打印去页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pgit/p/1059729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