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数据处理平台的演进与优化读后感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计算引擎已经从原先最早的Hadoop生态系统演变到了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计算引擎,比如Spark以及Flink等;存储引擎也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如支持MPP的关系型存储、分布式存储、时序数据库等。大数据生态的多样性给大数据开发的学习成本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平台的角度来看,以360公司为例,公司产品形态多样化,包括了PC产品、WEB产品、移动端产品等等,多样化的产品意味着数据处理平台面临着繁杂的数据类型,同时也必然面临了多样化的存储引擎及存储格式。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场景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ETL过程,不仅仅包括简单的指标计算,还需要涵盖数据解析、数据分析、机器挖掘等等。随着数据对产品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业务对数据的时效、规则生效的时效以及需求响应的时效有了非常高的要求。

    平台演进:

    Titan大数据处理平台是360集团内部的一站式大数据处理应用平台,提供了数据集成、 数据同步、数据计算、数据分析以及流式数据处理等大数据处理应用场景的功能。平台化进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Titan前

    这个时期分布式计算兴起,从传统单机计算过渡到了分布式计算,在分布式计算引擎的基础上抽象了各类脚本模板,基于此,我们的工作模式从纯手工劳作转变到了脚本模板的开发。

    开发模式的转变使得我们的计算效率和开发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随着产品爆发式的增长、场景的增多,脚本模板无法提供灵活的方式,依然需要铺大量的人力解决。

    第二阶段:Titan 1.0

    在这个架构里,基于分布式引擎及计算场景,抽象了各类型的模板库,通过模板库引用到我们的上层交互,以系统的方式将数据开发一定程度上交给业务。但随着产品的发展,这个架构也很快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没有实时流的接入;另一方面模板库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定制开发,依然无法满足个性化场景;任务运维开放的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平台开发人员,运维成了瓶颈。

    第三阶段:Titan 2.0

    在第三代计算引擎基础上,自主研发了DITTO组件框架和规则引擎,基于组件及计算的抽象提供丰富的组件库,采用图元拖拽的方式实现数据处理的无码化操作。同时通过调度监控以及权限管理,实现系统的自助运维以及数据安全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多种数据源接入,极大程度上满足各种数据类型及存储类型。

    总结:

    1. 在设计产品或者技术架构上,首先应该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一定要避免过度设计,这个我们早期确实也踩过不少的坑;
    2. 2.     再者就是要一起从业务场景出发,做好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核心痛点才能做到设计直击痛点、方便用户,因为平台的发展离不开业务的滋养,也正是业务场景的不断变化才带来了平台的不断进步;
    3. 3.     平台的稳定是一切的基础,一切性能优化都需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 相关阅读:
    如何注册一个ens域名
    storj
    Polygon
    拜占庭容错
    10秒钟完成metamask上任意公链主网添加
    Logistic Regression
    Normal Equations
    神经网络学习笔记 lecture3:The backpropagation learning proccedure
    Three Types of Learning
    Exercis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Newton's Metho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vema1210/p/1104540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