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rnish 内置函数详细说明


    Subroutine列表
    •vcl_recv
    在请求开始时候被调用,在请求已经被接收到并且解析后调用。目的就是决定是否处理这个请求,怎么处理,使用哪个后端。vcl_recv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pass:转换到pass模式。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pass。
    pipe:转换到pipe模式。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pipe。
    lookup:在缓存中寻找请求对象。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hit或者vcl_miss,决定于对象是否在缓存中。
    •vcl_pipe
    当进入pipe模式的时候被调用。在这个模式中,请求会被转移到后端,后续的数据不管是从客户端还是后端来的都会以不变的方式传送,直到连接关闭为止。vcl_pipe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pipe:以pipe模式执行。
    •vcl_pass
    当进入pass模式的时候会被调用。在这个模式中,请求会被传送到后端,然后后端的响应会被传送回客户端,但是响应不会进入缓存中。接下来通过相同客户端连接发起的请求会以普通的方式来处理。vcl_pass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pass:以pass模式执行。
    restart:重新启动这个事务。增加了重启计数。如果重启的次数高于max_restarts,varnish会引起一个错误。
    •vcl_hash
    你如果把想把数据加入到hash中,那么调用hash_data()。vcl_hash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hash:执行hash逻辑。
    •vcl_hit
    如果请求的对象在缓存中被找到了,那么在缓存查找结束后被调用。vcl_hit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deliver:deliver缓存对象到客户端。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deliver。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pass:切换到pass模式。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pass。
    restart:重新启动这个事务。增加了重启计数。如果重启的次数高于max_restarts,varnish会引起一个错误。
    •vcl_miss
    如果请求的对象在缓存中没有被找到,那么在缓存查找结束后被调用。目的是为了决定是否去后端获取这个请求对象,并且要选择哪个后端。vcl_miss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pass:切换到pass模式。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pass。
    fetch:去后端获取请求对象。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fetch。
    •vcl_fetch
    当一个对象被成功从后端获取的时候此方法会被调用。vcl_fetch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deliver:可能把对象放入缓存中,然后再deliver到客户端。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deliver。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esi:以ESI形式来处理刚刚被获取到的对象。
    pass:切换到pass模式。控制权最后会转移到vcl_pass。
    restart:重新启动这个事务。增加了重启计数。如果重启的次数高于max_restarts,varnish会引起一个错误。
    •vcl_deliver
    当一个缓存的对象被deliver到客户端的时候,此方法会被调用。vcl_deliver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deliver:发送对象到客户端。
    error code [reason]:返回错误码给客户端,丢弃请求。
    restart:重新启动这个事务,增加重启计数。如果重启的次数高于max_restarts,varnish会引起一个错误。
    •vcl_error
    当遇见一个错误的时候会被调用,错误可能是跟后端有关系或者内部错误。vcl_error以return结束,参数可以为如下关键字:
    deliver:发送对象到客户端。
    restart:重新启动这个事务,增加重启计数。如果重启的次数高于max_restarts,varnish会引起一个错误。

    重要变量

    subroutine不带参数,一般通过全局变量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如下变量在backend中有效:
    •.host:backend的主机名或者IP。
    •.port:backend的端口。

    如下变量在处理一个请求(例如vcl_recv)的时候可用:
    •client.ip:客户端IP地址。
    •server.hostname:服务器的主机名。
    •server.identity:服务器标示,当启动varnish的时候用”-i”参数来指定。如果varnish启动时候没有指定”-i”参数,那么server.identity会被设置为用”-n”参数所指定的实例名称。
    •server.ip:服务器IP地址。
    •server.port:服务器端口。
    •req.request:请求类型(例如“GET”,“HEAD”)。
    •req.url:请求的URL。
    •req.proto:HTTP协议版本。
    •req.backend:处理请求的后端服务器。
    •req.backend.healthy:后端是否健康。health check需要在backend的probe中进行设置。
    •req.http.header:相关的HTTP头。
    •req.hash_always_miss:强迫对于本次请求的缓存查找结果为miss。如果设置为”true”,那么varnish将会忽略任何存在的缓存对象,一直从后端重新获取资源。
    •req.hash_ignore_busy:在缓存查找时候忽略任何忙的对象。如果有两个服务器,彼此互相查找缓存内容,那么可以使用这个变量来避免潜在的死锁。

    如下变量在准备一个后端请求(比如在cache miss或者pass,pipe模式)的时候可用:
    •bereq.request:请求的类型(比如“GET”,“HEAD”)。
    •bereq.url:请求的URL。
    •bereq.proto:与后端服务器交互的HTTP协议版本。
    •bereq.http.header:相关的HTTP头。
    •bereq.connect_timeout:与后端连接的超时时间。
    •bereq.first_byte_timeout:从后端返回第一个字节所需等待的秒数,在pipe模式中不可用。
    •bereq.between_bytes_timeout:从后端返回的每个字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秒计。在pipe模式中不可用。

    如下的变量在请求对象从后端返回之后,在其被放入缓存之前可用。换句话说,也就是在vcl_fetch中可用。
    •beresp.proto:HTTP协议版本。
    •beresp.status:后端返回的HTTP状态码(例如200,302等)。
    •beresp.response:后端返回的状态内容(例如“OK”,“Found”)。
    •beresp.cacheable:如果请求的结果是可以被缓存的,那么此变量为”true”。如果HTTP状态码为200, 203, 300, 301, 302, 404,410之一并且pass没有在vcl_recv中被调用,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可以被缓存的。如果response的TTL和grace time都为0,那么beresp.cacheable将会为0。beresp.cacheable是可写的。
    •beresp.ttl:缓存对象的生存时间,以秒为单位,这个变量是可写的。

    在对象已经存在于缓存中并被查询到的时候,一般在vcl_hit和vcl_deliver中,如下的变量(大部分是read-only)可用:
    •obj.proto:与后端交互的HTTP版本协议。
    •obj.status:后端返回的HTTP状态码。
    •obj.response:后端返回的HTTP状态内容。
    •obj.cacheable:如果对象的beresp.cacheable为”true”,那么此变量的值为”true”。除非你强制delivery,否则obj.cacheable一直为”true”。
    •obj.ttl:缓存对象的生存时间,以秒为单位,这个变量是可写的。
    •obj.lastuse:从现在到对象最近一次访问所间隔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obj.hits:对象被发送到客户端的次数,0表示缓存查询miss了。

    如下变量在决定对象hash key的时候可用:
    •req.hash:hash key被用来关联一个缓存中的对象。在读写缓存的时候都会被用到。

    如下变量在准备把一个响应发送给客户端时候可用:
    •resp.proto:响应使用的HTTP协议版本。
    •resp.status:将要返回的HTTP状态码。
    •resp.response:将要返回的HTTP状态内容。
    •resp.http.header:相关的HTTP头。
  • 相关阅读:
    最小移动次数使数组元素相等
    计算几何
    北校门外的回忆
    洗衣服
    HDU1046:Gridland
    注册机的实现如(istarMenu CORE Keygen)
    是你吗?
    (译)KVO的内部实现
    通过UIColor转换为UIImage
    Palindrome Number 解题报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vefendi/p/409652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