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ML大战需求分析----阅读笔记01


        《火球——UML大战需求分析》这本书的语言很有趣,系统地介绍了UML中的各种图的定义、使用情况及适用范围等,又介绍了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如何使用UML图的。在书的末尾,作者以一个案例——考勤系统的需求分析来实例化这些图,让读者更加理解UML。

        我很欣赏,确切的说是很羡慕作者的一点是,他的“UML导师”,也就是他的直接领导在上任后把UML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直接使用UML与客户沟通,使得作者能在实际工作中使用UML,对它有非常直观、深刻的认识。这对于一个学习新知识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正是在几年中积攒的UML实战经验,使得作者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实践性强的UML知识体系。就网上的言论来看,大家对UML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推崇使用UML:刚入行的开发人员体会不到建模的重要性,是正常的;有人却不屑于使用:只要开始编码,所有UML图都被扔到一边,再也无人去维护它。那么真正在公司中职员们,会使用rose和UML去做需求分析吗?可能取决于你的上司是哪一派的吧。

        UML模型是开发团队内部高效沟通的手段,但不是用来和涉众沟通的(涉众是与要建设的业务系统相关的一切人和事。涉众不等于用户,通常意义上的用户是指系统的使用者,而这仅是涉众中的一部分)。“UML只是在‘软件开发人员’圈子里面的统一表示法,强迫开发人员思考,改善开发人员的交流,表达软件开发的模型。”

        UML不仅适用于软件设计,也可以用于软件需求分析。对于需求分析来说,鉴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不同阶级的领导者的想法也不尽相同,他们担当着项目中的不同角色,拥有不同的角色特点。比如客户中的高层领导更理解项目的目标,能够较清晰地提出“需求”;软件公司中的程序员通常是不清楚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对自己负责部分的需求更是了解不深。这样一来就需要在需求分析时持续化地跟进客户需求,并且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客户带来切实的价值是开发人员的真正的任务,而不是盲目听从客户的要求而不加分析。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需求变更其实是好事,说明客户对需求的理解更进一步,而我们觉得不适应,往往是因为我们对需求理解的进步程度不如客户。

        项目组不应该只将自己定位在软件的制造者,而应该是软件价值的创造者。

        认真学好一项技术不会有坏处,现在的我们还是应该去好好学习这门统一建模语言,以备不时之需。

  • 相关阅读:
    P31 整体更新或新增 PUT
    P30 整体更新/替换资源 PUT
    P29 自定义错误信息和错误报告
    python: openpyxl带格式复制excel
    Android控件与布局——基础控件RadioButton
    EditText 使用详解
    Linux内核内存检测工具KASAN
    ISP基础(10)-Gamma校正及其实现
    ISP基础(08)-动态范围压缩
    ISP基础(07)-自动曝光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ve528/p/594378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