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C#的Equals()和GetHashCode()方法


    首先先谈一下Equals()这个方法:

    Equals()方法,来自于Object,是我们经常需要重写的方法。此方法的默认实现大概是这样的:

     1 public virtual bool Equals(object obj)
     2 
     3 {
     4 
     5   if(obj==null) return false;
     6 
     7   if(GetType() != obj.GetType()) return false;
     8 
     9   Return true;
    10 
    11 }

    由此可以看出,默认的实现其实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操作符默认比较内存地址)。值类型和string类型除外,因为所有值类型继承于System.ValueType()(System.ValueType()同样继承于Object,但是System.ValueType()本身却是引用类型),而System.ValueType()Equals()==操作符进行了重写,是逐字节比较的。而string类型是比较特殊的引用类型,所以strIng在很多地方都是特殊处理的,此处就不做深究了。

    说完Equals()后再来聊一聊GetHashCode()

    其实GetHashCode()在操作值类型的时候也是被System.ValueType()重写的。经过楼主测试的几个常用值类型来看,值类型的GetHashCode()基本都是原值输出(特指整数,Int32除外),真实性有待验证。结果如下:

    说完值类型,说一下引用类型,先看下面这张运行结果:

    从上图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string是引用类型,但是只要值一样,返回的HashCode也是一样的,这取决于它的特殊性。而我们自己写的类型Coordinates同样的值但返回的HashCode却不一样,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coor1coor2的内存地址不同,所以CLR认为它们是不一样的。

    Ps:在程序的生命周期中,相同的对象、变量返回的HashCode是相同的,并且是唯一的。但是绝对不允许做持久性存储,程序一旦结束并重新启动后,同样的对象无法获得上次程序运行时的HashCode

    了解了两个方法后,开始今天的重点话题。

    其实在上面的两个对象中(coor1coor2)coor1.Equals(coor2)的返回结果为false(因为内存地址不同),如果我们想让它们的返回结果为true的话,只能重写Equals方法(如下图)

     

    重点来了,重写完Equals以后,vs发出了警告,虽然程序猿从来都是无视警告的,但这个警告确实有必要了解一下,先来看下面这三段代码。

    看完这三段代码,应该就理解为什么要重写Equal时有必要重写GetHashCode了。

    当然,如果你没打算在代码中使用DictionaryHashTable就无所谓写不写了,换句话说,如果要把引用类型做为DictionaryHashTablekey使用时,必须重写这两个方法。

    原因:当我们把引用类型(string除外)做为DictionaryHashTablekey时,有可能永远无法根据Key获得value的值,或者说两个类型的HashCode永远不会相等。就拿Dictionary来说,虽然我们存储的时候是键值对,但是CLR会先把key转成HashCode并且验证Equals后再做存储,根据key取值的时候也是把key转换成HashCode并且验证Equals后再取值,一定要注意验证时HashCodeEquals的关系是并且(&&)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GetHashCodeEqulas中有一个方法没有重写,在验证时没有重写的那个方法会调用基类的默认实现,而这两个方法的默认实现都是根据内存地址判断的,也就是说,其实一个方法的返回值永远会是false。其结果就是,存储的时候你可能任性的存,在取值的时候就是你哭着找不着娘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对这两个方法有了重新的认识了吧。如果还是不明白的话,用代码实现一下,保准明白。

  • 相关阅读:
    CSS Grid 布局
    sublime text 3配置c/c++编译环境
    [工具/PC]计算机中丢失libiconv-2.dll,丢失libintl-8.dll,无法定位程序输入点libiconv于动态链接库libiconv-2.dll上问题解决方法
    操作系统Unix、Windows、Mac OS、Linux的故事
    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node版本控制之nvm
    Webpack devServer中的 proxy 实现跨域
    webpack-dev-server配置指南(使用webpack3.0)
    [bzoj3295][Cqoi2011]动态逆序对_主席树
    [bzoj2989]数列_KD-Tree_旋转坐标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zhizhang/p/942075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