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分析&用例编写


    一、需求分析?

    1.什么是需求

    软件产品必须完成的,以及必须具备的品质。

    功能性需求:产品必须完成的那些事,要求一定的功能和品质。

    例子:淘宝的用户名登录。

    非功能性需求:产品必须具备的属性和品质。诸如观感、可用性、安全性和法律限制等。

    例子:平台用户数为5万人,每天登录用户数为10000左右,网络的宽带为100M宽带。在工作时间根据资料名称条件进行搜索,可以在3秒内得到搜索结果。

    一旦知道了产品要做的事情,就可以确定它的行为方式,它需要具备什么品质以及它的响应速度、可用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限制条件:是全局性的需求。他们可以是对项目本身的限制,或是对产品最终设计的限制。

    2.如何进行软件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根据需求文档提取测试点(测试执行的要点)---我都是用测试点做用例标题,根据测试点来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分析的步骤:

    1.熟悉需求背景及商业目标:

    a)了解清楚项目发起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

    b)当前的解决方案是不是最优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2.业务模型法:

    a)考虑本项目与外部系统的交互、划分系统边界(除了本项目的需求中要求做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是外部系统,本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的交互就是系统的边界),可以参考系统分析说明书。

    b)确定测试范围和关注点。系统的边界是测试的重点,特别需要关注边界交互时的数据交互。

    3.业务场景法:

    a)考虑用例的调用者;考虑每一个用例提供的服务时供哪些外部用例或者时系统调用,找出所有的调用者。调用的前提、约束都要考虑。每一个调用都可以考虑成一个大的业务流程。(一般和外部有交互的用例输出的概率比较大,需要重点关注)

    b)考虑系统内部各个用例之间的交互,形成内部业务流程图。需求分析每个用例之间的约束关系、执行条件、组织出各种业务流程图。

    4 、功能分解法

    a). 业务功能:与用户实际业务直接相关的功能 或细节。

    b). 辅助功能:辅助完成业务功能的一些功能或者是细节,比如,设置过滤条件。

    c). 数据约束:功能的细节,主要是用于控制在执行功能时,数据的显示范围、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d). 易用性需求:功能的细节,产品中必须提供,便于功能操作使用的一些细节,比如快捷键就是典型的易用性需求。

    e). 编辑约束:功能的细节,在功能执行时,对输入数据项目的一些约束性条件,比如只能输入数字。

    f). 参数需求:功能的细节,在功能中,需要根据参数设置不同,进行不同处理的细节。

    g). 权限需求:功能的细节,这里的权限是指在功能的执行过程,根据不同的权限进行不同处理,不包括直接限制某个功能的权限

    测试点分析:

    1. 通过分析需求描述的输入、输出、处理、限制、约束等,给出对应的验证内容;(功能测试)
    2. 通过分析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业务顺序,和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和数据,对存在功能交互的功能项,给出对应的验证内容(功能交互测试)
    3. 考虑到分析的完整性,要充分覆盖软件需求的各种特征,包含隐形需求的验证。比如界面的验证,注册账号的唯一性验证(界面、易用性、兼容性、安全性、性能压力)

    在另一个博主哪里看到了一篇需求分析,推荐给大家。

    https://www.cnblogs.com/spring_net/archive/2008/09/10/1288100.html

    二、用例编写

    用例:通过操作步骤来验证某个需求是否符合预期的结果。

    1.测试 用例的重要性

    1. 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核心。
    2. 评估测试结果的基准。
    3. 保证测试的时候不遗漏测试功能点,可以在测试人员疲惫的时候起到一个牵引的作用。
    4. 在编写测试用例的过程,可以熟悉需求,对系统架构或者业务流程有一个整体的,深入的了解。
    5. 好的测试用例不仅方便自己和别人查看,而且能帮助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更周全,因此测试的用例的写作和设计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2.测试用例的八大要素

    a.用例编号:产品名—测试阶段(st  it ut)--测试项-xxx

    b.测试项目:对应一个功能模块(细分功能)

    c.测试标题:直接对测试点进行细化得出,输入内容+结果,同一功能模块标题不能重复,也就是分析需求的测试点

    d.重要级别:高/中/低

    e.预置条件: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否则用例无法执行

    f.测试输入:需要加工得到输入信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跟步骤结合起来一定要具体指导性意义)

    g.输入步骤:明确给出每个步骤的描述,执行人员可以根据该步骤完成执行工作

    h.预期结果:根据预期输出比实际结果,来判断被测对象是否符合需求。(预期结果唯一,不能出现“是、否、或者“)

    i.实际结果

    测试用例变更一定要把之前的用例备份

    个人建议

    1. 如果公司只有你一个Tester,就没必要写测试用例了,写测试点把,用思维导图(如Xmind)。

     2. 如果需求老是频繁变化,测试用例的更新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变化速度,每天都在改用例。这样无太多意义和价值,还是写测试点把。

     3. 如果项目比较赶,完全没时间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执行,写测试点吧,提取关键要素,不过空闲时间的把用例补上。

     4. 如果测试点已经能够保证充分覆盖了,测试用例的意义不大 。

     5. 如何用更少的测试点,尽可能的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呢?与用例设计方法、经验、需求理解等等有关。我们要综合运用等价类、边界值、错误推测、场景法、因果图等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写测试用例从产品需求开始,先把需求转为测试点,再根据测试点+用例设计方法+个人经验+测试用例的八大要素去写详细用例。

    3.测试用例评审

             用例评审的流程

    1. 评审材料准备好(主要是测试用例、评审检查清单)。
    2. 提前(2天)发布评审通知(OA通知、邮件、或者讨论组发布信息),同时将评审材料发送给评审组成员,以节约沟通成本。 主要的参与评审人员:项目经理、测试负责人、测试人员、产品经理、开发人员、UI。
    3. 召开会议评审;针对评审用例检查清单,评审过程中收集相关人员的反馈信息(既问题记录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试用例更新,直到评审通过。
    4. 评审结束后,修改测试用例,并将修改后发送项目组人员查看,确认没问题,存档。

    会议主持人:测试用例编写人——测试人员讲解用例+记录(用例修改意见)

  • 相关阅读:
    JAVA程序员常用英语
    计算机常用英语汇总
    从一个前端角度来说页面的优化:雅虎35条(转)
    前端学习(五)
    PS常用快捷键(收藏)
    web前端开发规范文档
    前端学习(四)
    Web前端开发面试题
    linux --批量修改文件内容
    git --添加多个文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yongmei/p/106626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