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中主要用到的设计模式有工厂模式和代理模式。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也叫依赖注入,通过 sessionfactory 去注入实例;IOC就是一个生产和管理bean的容器就行了,原来需要在调用类中new的东西,现在都是通过容器生成,同时,要是产生的是单例的bean,他还可以给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通过注解配置或者进行xml配置实现,如@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等注解配置
AOP:面向切面编程,可以将一些系统性相关的编程工作,独立提取出来,独立实现,然后通过切面切入进系统,从而避免了在业务逻辑的代码中混入很多的系统相关的逻辑,比如安全,日志,事务功能;也可以通过注解配置或者进行xml配置实现,如@Aspect ,@Before,@After等或<aop config/>注解配置;主要是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
Spring的AOP和IOC都是为了解决系统代码耦合度过高的问题,使代码重用度高,易于维护。
一、Ioc :通过Spring配置来创建对象,而不是new的方式
两种方法:配置文件,注解
1.Ioc底层原理
(1)xml配置文件
(2)dom4j解析
(3)工厂设计模式
(4)反射
步骤:
第一步:创建类的.xml文件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
第二步:创建一个工厂类:使用dom4j解析配置文件+反射
public class UserFactory{ public static UserService getUserService(){ //使用dom4j解析配置文件 //根据id值userService,得到id值对应class的属性值 String classValue="userService"; //使用反射来创建class对象 Class class=Class.forName(classValue); UserService service=class.newInstatnce(); return service; } }
通过IOC,我们如果改掉UserService类,只需更改bean里面的配置属性就行了,降低了类之间的耦合度
2.Ioc和DI的区别:
(1)Ioc:控制反转,把创建对象交给Spring进行配置
(2)DI:依赖注入,向类里面的属性中设置值
(3)二者关系:DI不能单独存在,要在Ioc基础之上来完成操作,即要先创建对象才能注入属性值。
3.Spring整合web项目原理
(1)加载Spring核心配置文件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bean1.xml”);
加载文件要new一个对象,每次访问都要new对象加载配置,效率低
(2)实现思想:吧加载配置文件和创建对象过程,在服务器启动时候完成
(3)实现原理:
a) ServletContext对象
b) 监听器(ServletContextListener接口)
c) 具体使用:
i. 服务器启动时,为每个项目创建一个ServletContext对象
ii. 使用监听器可以监听到ServletContext在何时创建
iii. 在监听器的,ServletContextListener接口的contextInitialized()方法方法中加载Spring配置文件(括号1中代码),创建对象。
iv. 把创建出来的对象放到ServletContext域对象里面(setAttribute方法)
v. 获取对象时,从ServletContext域对象中得到(getAttribute方法)
二、Aop:面向切面,扩展功能时不通过源代码,横向抽取机制。
底层使用动态代理方式---增强方法
具体分两种情况:
(1)有接口的情况:创建接口的实现类的代理对象,jdk动态代理(由java的反射机制实现,对实现了接口的类产生代理,需要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并实现 invoke() 方法)
(2)没有接口的情况:创建User类的子类的代理对象,cglib动态代理(借助 asm 来实现的,对没有实现接口的类产生代理,生产子类对象,需要实现 MethodInterceptor 接口,实现 intercepter 方法)。子类可以通过super调用父类方法
增强:before,after,(前置,后置,异常,最终,环绕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