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组成(客户服务器、对等连接、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记录, 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译者:谢希仁

    互联网的组成

    互联网工作方式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 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这些 主机 (连接在互联网上) 称为 端系统

    • 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1. 小的端系统可以是一台普通个人电脑(PC),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甚至是一个很小的网络摄像头。

        小的端系统 PC 具有上网的智能手机 很小网络摄像头

      2. 大的端系统则可以是一台非常昂贵的大型计算机。

        大的端系统 大型计算机

      3. 端系统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如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当然也可以是某个 ISP。

        端系统拥有者 个人 单位 某个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端系统

    端系统之间通信的含义

    •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即“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计算机之间通信 进程与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端系统之间的两种通信方式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
      即 Client/Server 方式,简称为 C/S 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

    • 对等方式(P2P方式)
      即 Peer-to-Peer 方式 ,简称为 P2P 方式。

      对等方式(P2P方式)端到端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

    • 客户 (client) 和服务器 (server) 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服务 被服务

    •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客户服务器工作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发送请求 服务器提供服务

    客户软件的特点

    •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发起请求,客户程序需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简单的就行 PC 智能手机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 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提供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请求

    •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一直不断地运行 不能宕机 被动地等待请求 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 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强大的支持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关系建立后,通信可以是双向的,客户和服务器都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客户 请求 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数据

    服务器 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 响应

    2、对等连接方式

    • 对等连接 (peer-to-peer,简写为 P2P ) 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服务请求方 服务提供方 不区分 通信时

    •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 ( P2P 软件) ,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运行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平等、对等连接通信

    •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下载 存储 共享文档

    对等连接工作方式(P2P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

    •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

      主机即是客户又是服务器

    •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对等连接工作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如上百万个)同时工作。

    大量对等用户同时工作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 网络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最复杂

    •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

      向网络边缘中主机提供连通性,使主机能向其他主机通信

    •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 (router)。

      路由器 router

    •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分组交换 转发收到的分组

    router 路由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典型交换技术包括

    1.电路交换

    2.分组交换

    3.报文交换等。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1、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

    2部电话机只需要用1对电线直接连接就能够互相通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需3对电线。

    4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需6对电线。

    5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需10对电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 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需 N(N –1)/2 对电线。这种直接连接方法所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方(N * N)成正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使用交换机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一部电话都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上,而交换机使用交换的方法,让电话用户彼此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信。 所采用的交换方式就是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大大减少线的数量

    电路交换

    3、"交换"的含义

    • “交换”(switching)的含义就是转接 —— 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转接 连通起来

    •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动态分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电路交换特点

    • 电路交互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面向连接?

    • 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以保证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通信:主叫和被叫双方就能互相通电话;
      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

    A和B通话经过交换机

    通话在A到B的连接上进行

    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路交换特点

    •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
    • 这导致在传送计算机数据时,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 10% 甚至不到 1% )。

    用时的时候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存储转发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长划分较短的固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过程

    添加首部构成分组

    每一个数据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分组为基本单位在网络中传送

    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

    •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 每个分组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
    •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分组交换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的示意图-(a) 核心部分的路由器把网络互连起来

    分组交换的示意图(b) 核心部分中的网络可用一条链路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器

    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

    •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分组交换的优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

    存储转发 排队 时延

    分组携带 一定的开销 存储

    •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

    报文交换

    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路由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种交换的比较

    •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 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 则电路交换传输速率较快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资料

    01- 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译者:谢希仁 出版时间:2017-01

    02-计算机网络 释疑与习题解答 作译者:谢希仁 出版时间:2017-07

  • 相关阅读:
    动态代理练习2全站压缩流输出[response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练习3自定义数据库连接池[connection动态代理]
    类加载器
    Mysql中的数据类型对应于Java中什么数据类型
    使用网上流传的一个数据库连接池在Proxy.newProxyInstance处引起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问题的解决方法
    动态代理练习1全站字符编码过滤[request动态代理]
    用cocos2dx将helloworld实现出来了
    多线程的自动管理(线程池)
    互斥对象
    多线程的自动管理(定时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awen/p/1193014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