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eter对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压力测试


    WebSocket protocol 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full-duplex)。
     
    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然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快速通道。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数据互相传送。在此WebSocket 协议中,为我们实现即时服务带来了两大好处:
    1. Header  互相沟通的Header是很小的-大概只有 2 Bytes
    2. Server Push
     
    浏览器请求
    GET /WebSocket/LiveVideo HTTP/1.1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Host: localhost:8080             (客户端请求主机)
    Origin: http://127.0.0.1         (来源网页地址)
    Sec-WebSocket-Key1: 23 asdfJKj,asdjk
    Sec_WebSocket-Key2: wewerw234 jij998
    0x13x10 + 8个字节Sec_WebSocket-Key3值,没有键名(注意,这里的0x13x10的额外的,也就说有两个连续的0x13x10)

    服务器回应

    HTTP/1.1 101 Web Socket Protocol Handshake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Origin: http://127.0.0.1     (来源网页地址)
    Sec-WebSocket-Location: ws://localhost:8080/WebSocket/LiveVideo

    Jmeter测试webocket协议

    Jmeter本身不支持websocket协议的,所以需要安装第三方的插件还有6个依赖包。下载地址:https://jmeter-plugins.org/  

    下载完成以后直接放到jmeter的libext目录下。重启Jmeter就有此插件了。

    启动Jmeter,鼠标右键选择测试计划->添加->Threads(users)->线程组->Sampler->WebSocket Sampler

    WebSocket Sampler页面

    主要选项说明:

    1、WebServer
    (1)Server Name or IP:WebSocket发送的目标服务器的地址或者名称
    (2)Port Number:WebSocker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一般是HTTP 80端口,可以通过WireShark数据包得到)


    2、Timeout: 
    (1)Connection – 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Jmeter等待连接完成的最长时间,单位是毫秒。
    (2)Response - 对响应消息的最大等待时间。


    3、WebSocket Request
    (1)Implementation – 只支持RFC6455(v13) ,WebSocket协议标准的最新版。
    (2)Protocol – 有ws与wss之分,  ws前缀是WebSocket连接的辨别标识,wss前缀是WebSocket安全连接的辨别标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3)Streaming Connection – 选择这个TCP session要不要保持,如果勾上标识连接会一直存在,如果没有勾上,那么得到第一次响应后该链接就会被关闭。
    (4)Request data:填入将要发送的请求,要跟开发沟通好,这个是什么格式的消息。


    4.WebSocket Response
    (1)Response Pattern – 采样器将等待含有该标识的消息并继续通信(或者直到timeout,该连接关闭)
    (2)Close Connection Pattern – 如果服务器返回的消息含有这样的字符,就结束会话。
    (3)Message Backlog – 定义服务器返回消息保留的最大长度。

    进行测试

    测试地址:http://www.websocket.org/echo.html

    添加WebSocket Sampler后,再添加一个查看结果树,运行后即可查看结果。

  • 相关阅读:
    08.Python网络爬虫之图片懒加载技术、selenium和PhantomJS
    07.验证码处理
    Python网络爬虫第三弹《爬取get请求的页面数据》
    设计模式【十】—— 访问者模式
    设计模式【九】—— 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
    设计模式【八】—— 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七】—— 外观模式/享元模式
    设计模式【六】—— 装饰者模式/组合模式
    设计模式【五】—— 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四】—— 建造者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ke/p/62902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