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发烧


    发热原因不同 小儿推拿手法有别

    孩子感冒发烧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和头疼的问题。炎热的夏季,直吹空调、电扇,或是无节制地吃冷饮,都会引起孩子感冒发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小维介绍,小儿发热是指腋下体温超过37.3℃,常见的有外感风寒发热和外感风热发热。魏主任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体温低于38.5℃时一般不主张用药物退烧,因为其毒副作用大;体温高于38.5℃时,再考虑用药物治疗。

    魏主任说,孩子发热低于38.5℃时,家长可采用小儿推拿按摩的方法给孩子降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宝宝感冒有较好的疗效,不但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使机体发挥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这是单纯药物疗法所不能达到的。

    小儿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消除,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假如在小儿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但致热的因素未被消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外感风寒型发热

    原因:受风或着凉

    一般表现: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明显。

    【手法操作】

    1、开天门

    宝宝仰卧位或坐位,妈妈用两手扶住患儿头部,以两手拇指螺纹面自眉心推起交替推至前发际,做100—150次。

    2、推坎宫

    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外侧面自眉头向眉梢直线分推,做100—150次。

    3、运太阳

    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固定患儿头部,以两拇指螺纹面运太阳穴,做30—50次。

    4、揉耳后高骨

    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或中指揉宝宝耳后高骨,做30—50次。

    5、掐揉两扇门

    宝宝掌心向下,妈妈用两手食指、中指固定其腕部,无名指托腕部,用两拇指甲掐两扇门5—7次。

    6、掐揉合谷

    妈妈以左手握宝宝手,使其侧放,拇指向上,以右手食指、中指固定腕部,用拇指甲掐合谷穴3—5次,再以拇指端揉5—10次。

    7、按肩井

    宝宝坐位,妈妈以两拇指按宝宝肩井5—10次。

    外感风热型发热

    原因:内热,便秘,感外邪

    一般表现:发热重,头痛微汗出,鼻塞,流黄涕,咽部红肿疼痛,怕冷不明显。

    【手法操作】

    1、清天河水

    妈妈以左手持宝宝的左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右手拇指外侧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中点起直至肘横纹,做200—300次。

    2、清肺经

    妈妈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固定患儿的左手无名指,使其指尖朝上,掌心朝外,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末节横纹推至指尖,做200—300次。

    3、推大椎

    宝宝坐位,妈妈左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或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大椎100—200次。

    4、推脊

    宝宝俯卧,充分暴露脊背,妈妈以拇指螺纹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自大椎推到尾骨尖端100—200次。

    5、推肝经

    妈妈以拇指、食指握宝宝食指与虎口处固定,使其手指朝外,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螺纹面从食指末节横纹推向指尖100—200次。

    专家简介:魏小维 儿科主任医师

    从医22年,擅长采用中医疗法(中药、针灸、推拿捏脊、中药敷贴)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科疾病,主要从事小儿神经系统及儿童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善于采用针药并用的手段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小儿癫痫、小儿面瘫、自闭症、脑瘫等,在中药配合推拿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婴幼儿腹泻等方面疗效显著。

  • 相关阅读:
    Linux上天之路(十七)之Shell编程二
    Linux上天之路(十六)之Shell编程一
    Linux上天之路(十五)之文件查找
    Elasticsearch搜索调优权威指南 (1/3)
    【大数据】SparkSql 连接查询中的谓词下推处理 (二)
    【大数据】SparkSql 连接查询中的谓词下推处理 (一)
    搜索和其他机器学习问题有什么不同?
    Searching with 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的搜索应用
    翻译 | The Principles of OOD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400+节点的 Elasticsearch 集群运维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b/p/31765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