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班级管理与学科学习
前注: 大学生活已经过半,回望自己的大学,选了软件工程这个专业,结合我自身的学习经验,特此将我的学习经历和班级经历社团经历总结一下,可以供自己反思与加深学习之用。
班级管理工作
1.班级消息通知:
2017年4月17日,14级导员孙媛老师,将微信班委通知群改成了全年级的通知群,在以往的班级和年级的消息通知流程中,存在着通知传达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导致了学校学院很多的教学政策、奖励政策、大创项目等并不能够普及到全年级的各位同学。以往的班级和学院的管理工作中,确确实实存在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在班级与年级的衔接工作中,需要更加简洁,更加直接的方式 (导员 ----->同学)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学科学习经验总结
1.专业课程
我们所接受的学科教育,老师们会在一门课开课时便tell我们这一门课我们要学什么,很少有老师可以告诉我们学习哪一块我们就可以实现什么,也很少有老师告诉我们这一门课和其他的课程的联系是什么,这一门课在我们的学习体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单纯的知识灌输,往往让我们兴趣缺缺。还有一个让我感到有所缺失的就是专业课的课程作业布置中,学生完成了作业但是却没有对作业的回馈,也没有老师给的一个参考答案,导致作业对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失去他本该有的作用。
2.实践
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都可以说是实践关系特别重的一科,结合我自身学习,学习的时候兴趣缺缺,我自己确实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就是想做一些小东西,小软件,无奈当时没有实现。这种情况一直到了大三才有所改观,才正真开始练习代码,开始开发一些应用。在一次软件测试的课程上,王赞老师提出一个南方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三明治”教学法。也就是先学理论,再花一年的时间去实践,再回来继续学习理论。我理解这个教学方法不会获得通过的难处,这意味着以前成型的教学计划需要推翻重新规划,学生的大学生活又要延长一年。不过,这个学习方法适合我。其实我自己也代表了一部分学生,以实践获得的满足感为动力,其实学的浅一些,但是要明白诸如数据库、JAVA(js、c#各家语言)、图形界面(控制台)之间的关系来完成一些最基本的浅应用。再去深入的学习各块理论知识,来完成一些更加复杂的应用。
学来就是要应用的,理论最终也是要为实践服务的,所以结合软件学院自身,应该把实践的比例再提高一些。不要把实践放在整个课程的最后才来完成,放在大学思念后期才花大精力去完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