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来所谓的函数装饰器,就是在不改变其他代码的情况下给其他函数新增一些功能的函数。也有人叫它语法糖。
函数装饰器的特点: 1、为其他函数新增其他功能 2、不用修改函数内部的代码。也就是说对于原来函数它被修该实际上是无感知的。 3、不会修改原来函数的调用方式。
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这段代码,这段代码就可以实现函数装饰器的功能。
import time def foo(): time.sleep(3) print('aaa') def decorate(fun): def bibao(): start=time.time() fun() end=time.time() print('花费的时间是%d'%(end-start)) return bibao foo=decorate(foo) foo() #aaa 花费的时间是3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这一代码。原来函数foo()的功能就是沉睡三秒,然后打印出‘aaa',我们调用了foo=decorate(foo)后,我们返回一个新的函数的名称bibao并把它赋值给foo,也就是说这时候foo函数已经被改变成bibao了,我们仔细看一下,bibao这个函数的代码,我们发现它里面又回掉了原来的foo()。这时候我们调用bibao()时,我们就可以执行原来foo()函数,而且可以新增统计时间的功能。所以上面的decorate()就是一个实现装饰器的函数,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装饰器,只是他们的功能完全一样。下面为我们来看看真正的装饰器是什么样子的。
import time def decorate(fun): def bibao(): start = time.time() fun() end = time.time() print('花费的时间是%d' % (end - start)) return bibao
import time
def decorate(fun):
def bibao():
start = time.time()
fun()
end = time.time()
print('花费的时间是%d' % (end - start))
return bibao
@decorate
def foo():
time.sleep(3)
print('aaa')
foo()
def foo(): time.sleep(3) print('aaa') foo()
比较一下上面这两段代码,其实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只有一点。那就是把原来的 foo=decorate(foo)改成@decorate。也就是说实际上装饰器里面的@decorate本质上就是执行了foo=decorate(foo)。
由于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要装饰的函数的参数究竟有多少个,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给装饰器加上不定长参数,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def decorate(fun): def inner(*argv,**kwargs): fun(*argv,**kwargs) print('装饰好了') return inner @decorate def add(x,y): print(x+y) add(3,4)
我们再来看看两个装饰器,装饰同一个函数的情况。
def decorate1(fun): def inner(*argv,**kwargs): print('装饰器1开始装饰了') fun(*argv,**kwargs) print('装饰器1装饰结束') return inner def decorate2(fun):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装饰器2开始装饰了') fun(*args,**kwargs) print('装饰器2装饰结束') return inner @decorate1 @decorate2 def add(x,y): print(x+y) add(3,4)
上面的输出如下
装饰器1开始装饰了 装饰器2开始装饰了 7 装饰器2装饰结束 装饰器1装饰结束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首先先碰到一个装饰器执行输出 “装饰器1开始装饰了” 然后就要去找要被装饰的函数,这时候又碰到了第二个装饰器,执行输出了,“装饰器2开始装饰”然后继续寻找要装饰的函数。这时候找到了,执行add()然后再逐层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