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涓流充电?UI快充?谈谈手机充电过程


    2019年,是各家手机厂商快充突飞猛进的一年,40w、44w、50w,65w,功率越来越高;

    2020年,是各家手机厂商快充值得期待的一年,100w、120w,各家实验室都在加速功率“破百”。

    厂商的进步都非常明显,不过快充带来的一些疑虑还可以挖一挖。
    过去,人们常说xx快充砍涓流、伤电池,而如今,有更多厂商开始了类似的行为;
    人们发现,一些手机电量显示100%,并非真正充满,而有些手机在报满之后距离停充还有颇长的一段时间。

    涓流充电?UI快充?到底是指什么,恐怕不少人只是人云亦云,并不知道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下面就让我“借题发挥”,解释下充电的一些基本概念。

    才疏学浅,文中我的一些观点可能存在疏漏之处,希望有人可以一起探讨(反正最近闲着也是闲着,是吧)

    首先,什么是涓流充电?
    这需要解释下充电流程。

    手机电池大多是高压电池,目前苹果惯用电池是4.35V满电,Android厂家惯用电池是4.4V满电。

    电池就像一个水桶,在完全空掉时要防止过猛的流量把桶底充伤,低位时可以大流量充入,高位时又要小心流速,防止涨裂。所以充电过程就一个 先慢→再快→再慢 的过程。

    充电过程就是根据电池电压进行了划分。常见的手机电池电压可以在2.8V到4.4V间变化,也对应着从过放到满电的过程。

    由于分类方式不同,充电过程会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我选择了我熟悉的一种来介绍。主要是以下几个阶段:
    涓流充电(trickle charge)→预充电(pre charge)→恒流充电(const current charge)→恒压充电(const voltage charge)→充电终止(charge termination)

    涓流充电:
    在电池过放时(如2.8V以下)先进行恢复性充电,防止过高电流损坏电池。此时软件并未启动,是硬件控制的行为。

    预充电:
    电池电压偏低(如3.5V以下),还未达到kernel启动电压,但可以加载preloader、little kernel,此时由软件控制,以小电流充电,依旧是防止过高电流损坏电池。

    恒流充电(CC):
    此时kernel已经可以启动,各项传感器正常工作,可以以更大电流充电。以恒定电流充电,使电池电压不断提高。

    恒压充电(CV):
    当电池电压达到满电电压(如4.4V),此时充电电流逐渐降低,而电池电压维持在满电电压不再升高。

    充电终止:
    降至截止电流时正式停充,充电过程结束。

    以上五个阶段构成了电量从过放到停充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类法中的“涓流充电”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涓流充电”(有些饶舌)本分类法中的涓流充电,是指过放后,电池回到开机电压前的一段充电过程。

    人们常常提到的涓流充电,则是指充到UI显示100%后,继续充一段时间的充电过程。这在我介绍的分类法中,属于恒压充电的一部分。

    TI的分类方法又有细微差别:

    image

    image

    image

    规矩都是人定的,所以充电过程如何分类并不是单一标准,大部分都逃不开CC-CV的大框架,但细分之下各家有各家的细微差别,这点不必过于纠结。

    总结一下,人们常说的“涓流充电”,其实是恒压充电的最后阶段,也可以认为是UI报满之后的小电流充电阶段。

    UI快充又是什么?

    这里又需要引入两个名词:截止电流,报满电流。

    截止电流/停充电流:
    顾名思义,充电电流降低到此阈值时就认为充满,手机停充。注意,这是最终停止充电的阈值,而非电量达到100%的阈值。大部分手机都会先100%报满,再稍微充一会儿。(不少人喜欢将这段充电过程称为涓流充电。)

    报满电流:
    电流降低到此阈值时就认为电量充至100%,UI显示满电。从截止电流的解释就能看出,UI电量和实际电量并不相等。

    正如前文介绍充电过程时所说,恒压充电阶段,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在最后阶段,电流非常小,只有100mA左右。这导致最后的几十mah充电时间很长--50mAh就需要150mA充电20分钟才能充完。
    如果把充电想象为给水桶中注入单位高度的水,那么给10%的水桶加入1%的水,和给90%的水桶加入1%的水,速度会相差非常大。

    这引发了几种设计思路:
    1、设置报满电流大于截止电流,这就是俗称的“提前报满”功能。也就是先UI报满,继续充一阵后再实际停充。
    2、设置报满电流几乎相等截止电流,也就是UI一报满,立刻就停充了。

    报满电流和截止电流具体设置多少,相差多大,就是各个厂家思路的不同了。

    理论角度而言,当然是截止电流越小,电池充的越“饱”,但由于小电流充电时间越来越长,最终会得不偿失。

    但如果截止电流与报满电流相差偏大,UI报满之后隔了半小时才真正停充,可能就会有人觉得停充过早,不“实诚”了。“UI快充”就是对于这种情形的调侃。

    其实这种UI快充,各家厂商或多或少都会有,是一种普遍情况。小白测评数据库的涓流充电时长图表中也是可以看到的。

    好了,繁琐的概念介绍完了,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

    砍掉涓流充电是否真的会影响电池寿命?我们知道,其实多数人所说的“砍涓流”,是指把“UI报满之后的小电流充电阶段去掉”。
    这个问题需要看如何“砍”。

    方案一、原设计方案为报满电流200mA,截止电流150mA,最终设置为报满电流和截止电流都等于200mA。
    这种方案,砍掉的是UI报满之后的充电过程,对寿命并无影响。

    “充到UI显示100%后,继续充一段时间”的“涓流充电”,是恒压充电的一部分,砍掉了这部分充电,就像平时只充到90%就决定拔掉一样。这个行为本身对电池寿命并没有影响。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浅充浅放反而对寿命有好处。

    这种设计好处很明显,小电流充电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稍微提高一些截止电流,就能换来充电时间的大幅减少。

    坏处则是充的没那么“饱”。毕竟停充的早了。但电池不会因为提前报满而受损。

    方案二、在去掉UI报满后小电流充电阶段的同时,用大电流充电继续充至停充。
    这种假设,保持较大电流充电最终停充,会不利于电池寿命。

    充电末期,如果还采用大电流充电,会使锂枝晶析出风险增加,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受到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缩短寿命”。这就需要做更多改进来弥补了。

    去年OPPO 65W快充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使用了内阻更小的电池,更多的散热手段,更高效的充电芯片和电路设计,才能在带来大电流充电的同时,寿命不会有剧烈的影响--如果依然使用原本的电池,大电流下循环次数就不容乐观了。

    所以目前厂商大电流快充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用更好的电池和芯片,使电池在大电流下的损失后仍能通过原本的安规要求。

    展望:

    2020年,100W以上的快充正蓄势待发,厂商和电池厂家合作,也是摸索新材料、新工艺,大电流对电池损伤尽量保持在原本的要求。电池厂家不断努力,改善正负极材料理化特性,改进烧结工艺……等等,电池本身在逐渐进步,电池可承受的电流也在逐渐增长,CV阶段的“缓慢”在逐渐提速。这也是手机厂商快充进步的助力之一。

    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新技术呢?期待。

  • 相关阅读:
    url中特殊字符被转义成编码后处理
    使用axios解决$.ajax不能下载文件问题
    ES6学习-封装一个分页插件
    input输入框延时防抖
    ES6学习-封装tab选项卡
    JS的forEach()map()遍历和jQuery的$.each()$.map()遍历
    JavaScript正则表达式实现批量替换实际案例
    点击页面出现爱心效果
    vue父子组件传值
    Vue——实现简易计算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haostudy/p/1416778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