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kali 2.0 基础操作


    Linux基础]Linux基础知识入门及常见命令.

    2,Linux是一个操作系统, 与windows的区别:

    Linux:图形化界面简单,性能很快,在企业中当做服务器来使用.

    Windows:图形化界面很炫,性能相对差,大众用户.

    windows的服务器: windows2003,windows2008,windows2012

    3,Linux的作用:

    当做服务器来使用

    4,Linux中目录结构:

    bin: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s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root才能访问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usr:用于存放共享的系统资源

    home:存放用户文件的根目录

    root:超级的用户目录

    dev: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lib:存放跟文件系统中的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共享库及内核模块

    mnt:mount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的安装点

    boot:存放用于系统引导时使用的各种文件

    tmp:用于存放各种临时文件

    var:用于存放运行时需要改变数据的文件(log日志)

    5,NetWork connection:

    Host-only:本地跟远方的Linux通信需要用这个

    NAT:多个Linux系统之间相互通信

    6,使用SecureCRT

    Linux命令:

    ifconfig: 查看ip

    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启

    命令分类:

    内部命令:执行shell解析器的一部分,存放在bash目录,执行速度快,不需要创建子进程

    cd:切换目录change directory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help:帮助

    外部命令:独立于Shell解析器之外的文件程序,执行速度慢,一般存放在bin/sbin/usr/sbin/此类目录,执行时创建子线程.

    ls:显示文件和目录列表

    mkdir:创建目录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操作文件或目录的命令:

    pwd

    touch:创建空文件

    echo:写文件内容: echo "aaa">a.txt

    mkdir:创建目录

    -p父目录不存在的情况下先生成父目录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一并拷贝

    mv:移动文件或目录,文件或目录改名

    rm:删除文件

    -r同时删除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f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

    rmdir:删除空目录

    cat: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more,less:分页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head,tail:查看文本中开头或结尾部分的内容.

    查看帮助文档:

    内部命令 :help+命令(help cd)

    外部命令: man+命令(man ls)

    7,常见命令

    ===========常用命令=============

    一,目录与文件命令

    1,目录处理命令:mkdir,rm,ls,find,cd,mv,cp,pwd,chmod

    2,操作文件命令:touch,rm,find,cat,more,less

    3,压缩/解压命令:gzip,bzip2,tar

    4,其他常用命令:head,tail,wc,in,mount

    二,用户操作命令

    useradd,userdel,usermod

    三,用户组操作命令

    groupadd,groupdel,groupmod

    四,安装软件命令

    yum,rpm

    五,网络命令

    ping,ifconfig,netstat

    ===========================

    echo "welcome to linux" > a.txt: 往a.txt中写入字符

    cat a.txt: 查看a.txt中的内容

    ctrl+L: 清屏

    ctrl + z: 退出(cat > file 写入文件时使用这个键退出写入)

    vi模式下: 编辑完成后点esc ,然后 如果要保存退出输入:wq,不保存退出输入:q!

    点击esc, shift + z + z 退出并保存

    ============详解============

    mkdir:创建目录 (touch a.txt :创建文件)

    mkdir dir : 创建名称叫做dir目录, 创建单个目录

    mkdir dir1 dir2 : 创建多个目录,dir1, dir2

    mkdir dir{3..10}: 创建dir3 dir4...dir10

    cp:copy复制

    复制文件:

    cp a.txt b.txt: 复制a.txt 且复制后的文件名为b.txt

    cp a.txt dir: 将a.txt拷贝到dir文件夹下

    cp *.txt dir

    cp ../*.txt ../dir2:将上一级目录下的所有txt文件拷贝到上一级目录的dir2文件夹下

    cp ../file* . //拷贝到上一级目录下的所有file文件到当前目录

    复制目录:

    cp -r dir1 dir2: 将dir1 目录复制到dir2目录中

    cp -r dir/* dir1/ : 将dir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复制到dir1目录中

    mv:目录移动(剪切)

    移动文件:

    mv file1 file2 //如果file2不存在,将file1重命名为file2

    mv file2 file1//将file2命名为file1, 如果file1中有内容, 则覆盖

    mv dir/* dir1//将dir 中所有目录及文件移动到dir1目录中

    移动目录:

    mv dir dir1//将dir目录移动到dir1目录中

    mv dir2 dir3 dir1//将dir2和dir3移动到dir1中

    rm:remove 删除

    删除文件:

    rm a.txt //删除a.txt

    rm a.txt b.txt //同时删除a.txt b.txt

    rm *txt//删除所有扩展名为txt的文件

    rm -rf dir1/* //强制删除dir1下所有文件和目录

    删除目录:

    rm -rf dir1// 删除dir1 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f是强制删除, 不需要提示

    cd:切换目录

    cd .. //跳转到上一级目录

    cd ~ //跳转到根目录

    cd /usr/local //跳转到usr下的local目录

    pwd:显示当前的目录

    touch:创建文件

    语法:touch filename

    touch myfile1//创建单个文件,文件名为myfile1

    touch myfile2 myfile3//同时创建两个文件

    touch myfile{1..10}//创建多个文件

    cat

    功能1: 查询文件内容,查询全部文件内容(如果文件过大, 会卡死)

    cat filename// 查看文件名filename的文件内容

    功能2: 可以创建文件, 并且写入内容

    cat > myfile10

    功能3:合并文件,合并内容

    cat myfile1 myfile2 > myfile10//将myfile1 和 myfile2 中的内容合并到myfile10中, myfile10中内容被覆盖

    more: 查看文件, 可以分页查看

    +n 从第几行开始

    -n 定义屏幕显示多少行

    more myfile//分页查看myfile文件

    more +3 myfile//从第三行开始查看myfile文件

    more -2 myfile//每页显示两行

    more +/pattern myfile//从myfile中搜索pattern, 结果显示在第三行

    less: 查看文件, 分页上下翻滚页

    head: 查看文件, 分页显示, 每页只显示10条

    head myfile// 默认每页只显示10条

    head -n 5 myfile//查看myfile1,每页显示5条记录

    head -c 12 myfile//查看myfile,只显示前面12字节符

    tail:查看文件, 实时监控文件

    tail -f myfile// 实时监控myfile文件的变化

    which:查找命令

    which 命令

    which mv//将mv命令的别名和mv所在的位置都给查询出来

    whereis: 查找命令

    whereis mv: 查找命令的所在位置, 帮助文档,命令源码

    locate: 查找文件

    locate myfile//搜索出来myfile所在目录, 需要先刷新db, 使用命令: updatedb

    新创建的文件搜索不到,新创建的文件被放在Linux的文件数据库, 需要属性文件数据库才能够找到

    find: 查找文件

    find -name myfile//根据文件名, 在当前的目录进行查询

    find -name "myfile"//和上面一个没有区别

    find /etc/ /root/ -name "*[A-Z]*" //查询目录etc和root下以A-Z开头的所有文件

    find /etc/ /root/ -name "*[A-Z]*" -exec ls -l {} ;// 把查询结果交给ls命令继续执行, 显示前面查询结果详细信息.

    -exec:执行,执行后面的命令,执行ls -l命令

    {}: 标识查询结果在一行显示

    ; :命令要使用很好结束,斜杠是用来转义的.

    | (管道命令)

    把前面的查询结果交给后面的命令进行执行

    ls -al | more -5 //查询所有,把查询的结果交给more命令去执行

    grep (过滤命令) 经常和管道命令一起使用

    ps -ef | grep svn//查询所有进程, 过滤查询svn

    ln: 连接命令,创建快捷方式

    ln -s myfile link//给myfile创建一个快捷方式link

    top:显示当前系统中消耗资源的进程情况

    top //每隔5秒显示徐偶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d 2//每隔2秒刷新

    ps: 查看进程(常用)

    ps -ef//查看所有进程

    ps -ef | grep redis //查看redis进程是否存在

    kill: 杀死进程(常用)

    kill -9 PID

    df: 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df -h//查看当前磁盘使用情况, 包括占用量单位

    shutdown: 关机

    shutdown 系统关机

    shutdown -r 关机后立即重启

    shutdown -h 关机后不重新启动

    halt: 关机后关闭电源

    reboot: 重新启动

    =============================解压缩命令

    gzip zip bzip2 压缩命令

    gzip: 压缩文件, 不能够压缩目录

    gzip file3// 把file3压缩, 压缩后文件名变为: file3.gz

    gunzip: 解压

    gunzip file3.gz//解压单个文件

    gunzip file1.gz file2.gz //解压多个文件

    通常使用 gzip -d 来解压

    gzip -dv file1.gz// 解压file1, v 是视图可以看到解压过程

    bzip2和gzip压缩方式一样

    zip:

    zip myzip.zip file1 //将file1 压缩成myzip.zip

    unzip myzip.zip// 解压

    tar: 打包命令, 将多个文件压缩成一个文件

    tar -cvf dir.tar dir//将dir目录下所有文件打包成dir.tar

    tar -xvf dir1.tar//解包

    gzip dir.tar //压缩tar文件变成dir.tar.gz

    tar -zxvf dir.tar.gz//解压dir.tar.gz到dir

    -z:解压gz扩展名的文件

    -x:解压tar包

    -v:显示执行过程

    -f:指定解压文件

    bzip2 dir.tar//使用bzip2压缩tar包: dir.tar.bz2

    tar -jxvf dir.tar.bz2//解压bzip2格式包

    ==============vim文本编辑器

    vim进入编辑器

    vi有3总模式: 插入模式,命令模式,低行模式

    1,插入模式

    i 进入插入模式

    2,命令模式

    esc 进入命令模式

    3,底行模式

    :或者/ 进入底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

    基本:

    a:在当前光标位置的右边添加文本

    i:在当前光标的位置的左边添加文本

    A:在当前行的末尾位置添加文本

    I:在当前行的开始处添加文本

    O: 在当前行上面创建一行

    0: 在当前行下面创建一行

    R:替换(覆盖)当前光标位置及后面的若干文本

    J:合并光标所在行及下一行为一行

    删除,撤销:

    x:删除当前字符

    nx: 删除从光标开始的n个字符

    dd:删除当前行

    ndd:删除n行

    u:撤销上一步操作

    U:撤销当前行的操作

    搜索:

    /vpser: 向光标下搜索vpser字符串

    ?vpser: 向光标闪搜索vpser字符串

    n: 先下搜索前一个搜索动作

    N: 向上搜索前一个搜索动作

    跳转指定行:

    n+: 向下跳转n行

    n-: 向下跳转n行

    nG: 调到行号为n的行

    G: 跳至文件的底部

    设置行号: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un//取消显示行号

    复制粘贴:

    yy: 将当前行复制到缓存区

    nyy:将当前行向下n行复制到缓存区

    p: 当前行的下面进行粘贴

    P: 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上面进行粘贴

    yw:复制光标到单词词尾

    nyw:复制从光标开始的n个单词

    y^: 复制从光标到行首的内容

    y$: 复制从光标到行尾的内容

    替换:

    :s/old/new //用new替换行中首次出现的old 这个单词为new

    :s/old/new/g //用new替换当前行中所有的old单词

    :n,m s/old/new/g //用new替换从n到m行在哪个所有的old单词

    :%s/old/new/g //用new替换当前文件中的所有old

    8,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

    -rwxrw-r--

    - :类型

    rwx:所属用户权限

    rw-:所属组权限

    r--:其他用户权限

    最高位:文件类型

    -: 普通文件

    d: 目录

    l: 快捷方式文件

    高三位:u 所属用户权限(rwx)

    中间三位:g 用户所属组权限(rw-)

    第三位:o 其他用户权限(r--)

    设置权限第一种方式举例:

    ---------- file1: file1 无权限 (使用chmod 0 file1 就取消所有权限)

    设置权限: (x:执行权限 r:读权限 w:写权限)

    chmod u+x file1----> ---x------ file1

    chmod u+r file1----> -r-x------ file1

    chmod g+w file1----> -r-x-w---- file1

    chmod g+rx file1---> -r-xrwx--- file1

    chmod o+rwx file1--> -r-xrwxrwx file1

    chomod o=x file1---> -r-xrwx--x file1

    设置权限第二种方式举例:

    用421来代表rwx, 对应关系如下:

    421 421 421

    rwx rwx rwx

    chmod后面每一位数字匹配三位: 3=2(w)+1(x) 5=4(r)+1(x)

    chmod 421 file1-----> -r---w---x file1 (4代表用户的读权限,2代表组的写权限,1代表其他用户的执行权限)

    chmod 354 file1-----> -rwxrwxw-x file1

    9,安装软件

    =======================安装软件

    rpm: 安装麻烦 不建议使用

    yum: 支持在线升级

    1,关联dvd磁盘到本地: 右键CentOS 选择Settings, 然后找到CD/DVD 选择connected即可.

    2,Yum命令支持在线升级,执行yum命令的时候,检测/etc/yum.repos.d/下面所有repo文件.

    repo文件里面存储的是网址,yum命令检测repo文件里面网址直接去网上下载.

    可以把repo文件修改, 让repo文件指向本地的dvd盘.

    3,挂载dvd盘到mnt目录

    挂载命令:mount /dev/cdrom/ mnt/

    挂载成功截图:

    4,修改repo文件

    先备份repo文件: rename .repo .bak * //将所有repo扩展名的文件修改为后缀为.bak

    创建自己的repo文件,指向本地文件:touch mine.repo

    进入vim编辑repo文件: vim mine.repo

    [centos6.6]

    name=centos-dvd

    baseurl=file:///mnt

    gpgcheck=0

    enabled=1

    清空yum源:yum clean all

    加载yum源:yum repolist all

    安装mysql: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启动mysql:service mysqld start

    登录数据库:mysql -uroot p

    查询数据库:show databases;

    ======================安装jdk和tomcat

    1, 先将jdk和tomcat传输到Linux root目录下

    2, 在usr/local 下建立文件夹存放jdk和tomcat安装包: mkdir hadoop

    3, 移动root目录下安装包 到 usr/local目录下: mv jdk-7u55-linux-i586.tar.gz apache-tomcat-7.0.47.tar.gz /usr/local/hadoop/

    4, 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jdk-7u55-linux-i586.tar.gz

    tar -zxvf apache-tomcat-7.0.47.tar.gz

    5,配置环境变量: vim profile

    在最后一行添加: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hadoop/jdk1.7.0_55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6,刷新设置: source /etc/profile

    7,查看是否安装成功:java -version

    常见问题:

    1,修复/lib/ld-linux.so.2: bad ELF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问题

    解决方案:在64系统里执行32位程序如果出现/lib/ld-linux.so.2:

    bad ELF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安装下glic即可:sudo yum install glibc.i686

    2,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z.so.1: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使用:sudo yum install zlib.i686

    ====================安装lrzsz(可以上传文件到指定目录)

    1,安装:yum install lrzsz

    2,安装后使用命令: cd /usr/local/hadoop/

    rz: 直接弹出传输对话框

    3,将tomcat传递到hadoop目录下

    4,启动tomcat

    cd /usr/local/hadoop/apache-tomcat-7.0.47/bin/

    ./startup.sh

    欢迎转发,版权共享
  • 相关阅读:
    ionic3打包打包安卓apk详细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
    webpack+vue解决前端跨域问题
    在ionic3+angular4项目中添加自定义图标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13.鼠标事件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13.鼠标事件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12.滚动条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11.对话框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10.菜单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9.列表和组合框
    十. 图形界面(GUI)设计8.选择框和单选按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guansheng/p/1030550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