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创造了方法
在我看来,主要问题其实是思考与行动的结合。
懒人并不是懒,而是遇到事情懂得去思考问题,从而可以轻松的解决。即懒的人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出各种可以提高做事效率,即事半功倍的方法。
书中提到李冰强于愚公在于李冰用烧山碎石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山“搬走”,而愚公只是一点一点的搬。如果将愚公看作一个团队,李冰看作一个团队,他们在同时面临一个项目时,愚公仅仅用到了最简单的结构:按顺序一点一点的去做。而李冰却用到了很关键的算法,这在与对项目的思考。
勤快的人有勤快人的方法——凿石开山,相应的懒人也自有懒人的方法——积薪烧山。这说明懒人比勤快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观察,进而发现一些捷径。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对于愚公,他太勤快了,以至于他每天能做的就只有不停地凿石开山,所以他也就没时间和精力去想有没有别的简单的方法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只有成为懒人才能创造方法,也不是只要是懒人就能创造方法。归根结底,要懂得去思考,不要盲目的埋头苦干。
对自己学过知识的整理分类
懂得及时整理,否则就不能运用自己学的知识做事,因为就不知道学的知识能用来干什么。当然也不可能像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这样的话,我想他在九个月前就开始写第一个软件产品了”,因为编程毕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经常整理自己学过的知识,一定会比别人更早更快的踏上软件工程师之路。
通过观察,思考找出比较简单的方法。从而也就有了“单元文件”“模块”等的出现。把大模块分成小模块,再把小模块分成更小的模块,使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小单元,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做的东西都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研究它的模型。在面向过程的时代一样可以做出任意大型的程序,所以在学习上确实要效仿愚公的精神,面对无穷尽的知识之山只要低下头一点一点去“搬”就行。
有聪明人就有懒人,有懒人也就自有懒人的方法。这句话不是说要想找出所谓的捷径,就要我们都变成懒人,而是说明了观察、思考、还有逻辑思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