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类RAID详解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lijizhan/p/raid0.html 

    硬盘接口类型:

     

     

    简介: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全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廉价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利用同位检查(Parity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冗余),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分类:

    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

    RAID 0,RAID 1, RAID2, RAID 3,RAID 4,RAID 5,RAID 6,RAID 7,RAID 01,RAID 10,RAID50,RAID 53。

     常见的有: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01,RAID 10。

     原理剖析:

    RAID 0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中文称之为条带化存储,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

     原理:

    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磁盘空间 = 磁盘总量 = 100%

    需要的磁盘数 ≥ 2

    读写性能= 优秀 = 磁盘个数(n)*I/O速度 = n*100%

    块大小 = 每次写入的块大小 = 2的n次方 = 一般为2~512KB

    优点:

    1、  充分利用I/O总线性能使其带宽翻倍,读/写速度翻倍。

    2、  充分利用磁盘空间,利用率为100%。

     缺点:

    1、  不提供数据冗余。

    2、  无数据检验,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3、  存在单点故障。

     应用场景:

    1、  对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日志存储,个人娱乐

    2、  要求读写效率高,安全性能要求不高,如图像工作站

     

    架构图:

     

     

     

    RAID 1

    RAID 1又称为Mirror或者Mirroring,中文称之为镜像存储。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磁盘利用率最低,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原理:

    将一个两块硬盘所构成RAID磁盘阵列,其容量仅等于一块硬盘的容量,因为另一块只是当作数据“镜像”通过镜像实现数据冗余,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最大允许互为镜像内的单个磁盘故障,如果出现互为镜像的两块磁盘故障则数据丢失。

    磁盘空间 = 磁盘总量/2 = 50%

    需要的磁盘数(n) ≥ 2*n

    读性能= 优秀 = I/O性能*n = 200%

    写性能 = 正常 = I/O性能 = 100%

     

    优点:

    1、  提供数据冗余,数据双倍存储。

    2、  提供良好的读性能

     

    缺点:

    1、  无数据校验

    2、  磁盘利用率低,成本高

     

    应用场景:

    1、  存放重要数据,如数据存储领域

    架构图:

     

     

    RAID 2

    RAID 0 的优化版本

    原理:

    每次读写需要全组磁盘联动,,提供汉明码错误校验机制,将数据进行编码后分区为独立的位,并将数据分别写入硬盘中。因为在数据中加入了错误修正码,输出数据的速率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相等。

    磁盘空间 ≤ 磁盘总量

    需要的磁盘数 ≥ 3

    数据单位 = 字节

    优点:

    1.有数据校验机制

    2.磁盘寻道时间少

    缺点:

    1.目前应用场景不多,基本被淘汰

    2.成本高

     

    架构图:

     

     

     

    RAID 3

    类似于RAID 2 

    原理:

    采用Bit-interleaving(数据交错存储)技术,它需要通过编码再将数据位分区后分别存在硬盘中,而将同位检查后单独存在一个硬盘中,但由于数据内的位分散在不同的硬盘上,因此就算要读取一小段数据资料都可能需要所有的硬盘进行工作,所以这种规格比较适于读取大量数据时使用。

     

    磁盘空间 = n-1

    需要的磁盘数 ≥ n+1

    数据单位 = 字节

    写性能 = 一般

    读性能 = 良好

    优点:

    1、有数据校验机制

    缺点:

    1、校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应用场景:

    1、  写操作较少,读操作较多的应用环境,如:数据库、WEB服务器等。

    2、  适合大文件类型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编辑、硬盘播出机、大型数据库等。

     

    架构图:

    RAID 4

    与RAID 3 类似

    原理:

    RAID4和RAID3很象,数据都是依次存储在多个硬盘之上,奇偶校验码存放在独立的奇偶校验盘上,唯一不同的是,在数据分割上RAID3对数据的访问是按位进行的,RAID4是以数据块为单位。

    磁盘空间 = n-1

    需要的磁盘数 ≥ n+1

    写性能 = 差

    读性能 = 正常

    数据单位 = 块(扇区)

     优点:

    1、  按块存储可以保证块的完整

    2、  有校验机制

     缺点:

    1、  写效率差,每次写入需要生成校验

    2、  硬盘损耗高

    应用场景:

    对数据安全性能高的环境,通RAID3

     架构图和RAID 3一致:

    RAID 5

    奇偶校验(XOR),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

    原理:

    数据以块分段条带化存储。校验信息交叉地存储在所有的数据盘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

    磁盘空间 = n-1

    需要的磁盘数 ≥ 3

    读写性能 ≈ 优秀 = 磁盘个数(n)*I/O速度 = n*100%

    优点:

    1、  读写性能高

    2、  有校验机制

    3、  磁盘空间利用率高

    缺点:

    1、磁盘越多安全性能越差

    应用场景:

    安全性高,如金融、数据库、存储等。

     

    架构图:

     

     

     

    RAID 6

    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双重奇偶校验

     原理:

    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写性能比RAID5差

     磁盘空间 = n-2

    需要的磁盘数 ≥ 4

     优点:

    1、  良好的随机读性能

    2、  有校验机制

     缺点:

    1、  写入速度差

    2、  成本高

    应用场景:

    对数据安全级别要求比较高的企业

     架构图:


    RAID 7

    RAID 7并非公开的RAID标准,而是Storage ComputerCorporation公司的专利硬体产品名称。是一个完整的存储阵列。RAID 7有自身的实时操作系统用来管理阵列。

     

    原理:

    1、  物理上RAID 7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运行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器;二.多个Channel磁盘组。

    2、  逻辑上 RAID 7类似于RAID3和RAID4。磁盘分布于多个Channel,一个Channel包含一组磁盘,校验盘可以分布于任意Channel。Channel之间通过X-BUS连接。

    3、  异步IO。IO读写操作以及奇偶校验都直接在缓存里面完成。控制器负责数据从缓存写入磁盘。

    4、  可以根据需求,将部分磁盘配置为Hot Standy模式。

    5、  提供SNMP远程监控管理功能。

      优点:

    1、  性能好,IO延迟低

     缺点:

    1、成本高

     

    应用场景:

    对存储性能要求高且没有高端技术团队的公司

    架构图:

     

      

    RAID 01

    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

     

    原理:

    先做RAID 0再将RAID 0组合成RAID 1,拥有两种RAID的特性

     

    磁盘空间= n/2 = 50%

    4 ≥ 需要的磁盘数 ≥ 2*n

    读写性能 = RAID0

     

    优点:

    1、  较高的IO性能

    2、  有数据冗余

    3、  无单点故障

     

    缺点:

    1、  成本稍高

    2、  安全性比RAID 10 差

     

    应用场景:

    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架构图:

     

    RAID 10

    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

     原理:

    先做RAID 1再将RAID 1组合成RAID 0,拥有两种RAID的特性安全性能高

     磁盘空间= n/2 = 50%

    4 ≤ 需要的磁盘数 ≥ 2*n

     优点:

    1、RAID10的读性能将优于RAID01

    2、较高的IO性能

    3、有数据冗余

    4、无单点故障

    5、安全性能高

     缺点:

    1、  成本稍高

     应用场景:

    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架构图:

     

    RAID  50

    RAID50也被称为镜象阵列条带

    原理:

    先做RAID 5再将RAID 5组合成RAID 0,拥有两种RAID的特性

    需要的磁盘数 ≥ 6

     

     

    -- ---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 --- --- ---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 ---
  • 相关阅读:
    Mac php使用gd库出错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imagettftext()
    centos 使用 locate
    Mac HomeBrew 安装 mysql
    zsh 命令提示符 PROMPT
    新的开始
    Java 面试题分析
    Java NIO Show All Files
    正确使用 Volatile 变量
    面试题整理 2017
    有10阶梯, 每次走1,2 or 3 阶,有多少种方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jizhan/p/raid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