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ger的疑惑


    1、Integer m =200; Integer n =200; System.out.println(m==n); 输出false
    Integer x =6; Integer y=6; System.out.println(x==y); 输出true

    原因:

    java 保存有8中基本类型的“池” 整型是范围是-128~127
    所以如果整数不超过127则引用指向同一“池”
    所以他们指向的是同一对象
    超过127 就不是同一对象

    原因在于,在进行自动拆装箱时,编译器会使用Integer.valueof()来创建Integer实例。
    也就是说在-128到127之间的数字是同一引用地址(对于-128~127之间的数,Integer不将其分配在堆区),而其它范围就是不同的引用地址。

    2、Integer a = 1;实际上也是调用的是Integer.valueOf(1);

    3、

    Integer k = 127;  
    Integer h = new Integer(127);  
    System.out.println(k==h);  
    System.out.println(k.equals(h));  

    结果是:
    false
    true

    原因:

    对于-128~127之间的数,Integer不将其分配在堆区

    但如果new的话,有一个Integer对象肯定分配在堆区,地址不同打印一个false一个true

    以下转自http://www.importnew.com/9162.html

    有个仁兄在 StackOverflow 上发起了一个问题,是这么问的:

    “ 我被下面的代码搞晕了,为什么它们会返回不同的值?”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System.out.println(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输出:

    true
    false
    true

    为什么第一个判断返回了true而第二个判断返回了false127128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区别吗?(当然除了127小于128…)
    还有,为什么第三个判断返回了true
    我看了另一个相关提问的回答,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返回true还有为什么第二个判断返回false

    回答#1:

    Integer.valueOf(String)确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行为。

    valueOf会返回一个Integer(整型)对象,当被处理的字符串在-128127(包含边界)之间时,返回的对象是预先缓存的。这就是为什么第一行的调用会返回true-127这个整型对象是被缓存的(所以两次valueOf返回的是同一个对象)——第二行的调用返回false是因为128没有被缓存,所以每次调用,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整型对象,因此两个128整型对象是不同的对象。

    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上面的比较中,你实际进行比较的是integer.valueOf返回的对象引用,所以当你比较缓存外的整型对象时,相等的判断不会返回true,就算你传个valueOf的值是相等的也没用。(就像第二行中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想让这个判断返回true,你需要使用equals()方法。

    parseInt()返回的不是整型对象,而是一个int型基础元素。这就是为什么最后一个判断会返回true,第三行的判断中,在判断相等时,实际比较的是128 == 128,所以它必然是相等的。

    再来说说第三种比较中的一点区别,使得它的结果与第二种比较不一样了:

    一个unboxing conversion(一种比较时的转换,把对对象的引用转换为其对应的原子类型)在第三行的比较中发生了。因为比较操作符使用了==同时等号的两边存在一个int型和一个Integer对象的引用。这样的话,等号右边返回的Integer对象被进一步转换成了int数值,才与左边进行相等判断。

    所以在转换完成后,你实际比较的是两个原子整型数值。这种转换正是你在比较两个原子类型时所期待看到的那样,所以你最终比较了128等于128

    回答#2:

    Integer类有一个静态缓存,存储了256个特殊的Integer对象——每个对象分别对应`-128 和127之间的一个值。
    有了这个概念,就可以知道上面三行代码之间的区别。

    new Integer(123);

    显示创建了一个新的Integer对象。

    Integer.parseInt("123");

    解析完字符串后返回一个int值。

    Integer.valueOf("123");

    这种情况比其他的要更复杂一些。首先进行了字符串解析,然后如果解析的值位于-128127之间,就会从静态缓存中返回对象。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调用Integer()方法并将解析的值作为参数传入,得到一个新的对象。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问题中的3个表达式。

    Integer.valueOf("127")==Integer.valueOf("127");

    上面的表达式返回true,因为Integer的值从静态缓存中取了2次,表达式返回了对象与自己比较的结果。因为只有一个Integer对象,所以返回结果为true

    Integer.valueOf("128")==Integer.valueOf("128");

    上面的表达式返回false,因为128没有存在静态缓冲区。所以每次在判断相等时等式两边都会创建新的Integer对象。由于两个Integer对象不同,所以==只有等式两边代表同一个对象时才会返回true。因此,上面的等式返回false

    Integer.parseInt("128")==Integer.valueOf("128");

    上面的表达式比较的是左边的原始int128与右边新创建的Integer对象。但是因为intInteger之间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Java在进行比较前会将Integer自动拆箱,所以最后进行的是intint值之间的比较。由于128和自己相等,所以返回true

    补充说明:
    文章没有列出具体的执行环境,jdk版本信息,因此造成不一样的结果,让大家误解了.抱歉.现在说明一下:
    此文只适应于jdk7或以上版本,因为jdk6jdk7的Integer具体实现有差别,详情可查看下源代码.

  • 相关阅读:
    GridView分页用法
    鼠标移动 改变Datagrid行的背景颜色
    asp.net清空某一类控件或置某一状态
    解决XP系统下"HTTP 错误 403.9 禁止访问:连接的用户过多"的问题
    Asp.net项目路径获取方法
    误删资料恢复 技巧(转载)
    linux命令
    破解win2003“终端服务器授权”激活许可证! (转载)
    apache搭建网站更改默认语言为GB2312
    jquery实现图片广告轮换效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jingran/p/869779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