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有目标却还称迷茫的大三学生


    【来信】

    贺老师,您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如今大三,在北京的一所985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副修统计学专业。
      当年选择计算机这个专业,是认为比較符合时代潮流,尽管我上大学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电脑。
      事实上大三了。感觉动手能力还是比較差的。不能非常快地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我理解能力还不差,功课还是不错的。数学比一般计算机系的人要强。还參加了学院的一个实验室。眼下是看计算机视觉方面的论文,还是用机器学习来做的。
      如今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明白的方向。
      副修统计是以为和大数据有关系,进实验室是由于所有人都认为我适合搞科研。
      我,似乎没有想法。


      但大三了。认为自己不适合搞科研。
      大学生就是这样迷茫,特别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家里的父母、亲戚也不懂(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事实上我这种背景,自我认为职业目标定位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project师挺好的,先本科在实验室里打好机器学习的基础,再硕士读下数据挖掘。

    之后再出来找个工作。
      这仅仅是象牙塔中的臆想罢了,对于文科院校的理工科学生来说,仍然比較迷茫。对于选择。


      希望你给我一点建议。指点一下迷津吧。事实上我智力不差。从小成绩表现还能够,仅仅是大学以后目标太迷茫了。精力被非常多东西分散了。


    【回复】

      作为一个二本院校的老师,和我的弟子们一起,非常羡慕你拥有的条件和机会。

      你如今的状况。对于一位刚进入大三的学生而言。非常正常。我非常赞同一种说法: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按着大多学生正在走的路子往下走,你会随着积累,认识方向,并找到方向的。实际上,我赞同你为自己未来的设计。包含副修统计的选择,你已经在路上了。

    你须要做的,就是这样往前走就是了。


      我最赞赏的,除了你信中体现的知识积累,还在于借助于你所在学校的良好条件。你已经在看论文,想来相关的实践也在同步进行。这是我更加在意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要知道,在非常多学校,非常多你的同龄人还在死抠课本,另一批的人。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把这种学习坚决的进行下去,这种体验,和由此产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你宝贵的財富。
      而让我有所操心的。是你“认为不适合搞科研”的断言。我不太清楚你如今所理解的“科研”是什么,有着何种的形态?为什么自己就不适合?千万不要将当下一些人变味的科研理解为科研的所有。

    纯粹地发论文争项目。并以此为目标的“科研”,不是真正的科研。
      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学习阶段。看文献、选题、分析、研究、实验、撰写论文的环节,要去学习,不管你将来做什么。

    “学术”与“应用”之间,本来就不应该分开得那样清楚。作为学习者。将二者割裂开来,更是危害至极。


      但现实中,不少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却在一些现象的影响下。说要从事研究工作,似乎“造文章”就是一切,而要从事project应用,学术能力方面的培养都是浪费。

    一些人走了所谓学术道路。没有能力将研究成果转换为生产力,而一些从事了实际project领域工作的人。埋头应用,专注编码,想不到。也没有有能力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吸取营养。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的低下。


      除和你探讨这个话题之外,再次地表示对你学习路线的赞赏。

    假设要改变你“感觉动手能力差”的状况,仅仅须要着意在这方面加强一些就是了。比方。能够看过某篇文章。学习了某个算法之后,再现前人的研究过程。自己亲自实现一下。找个測试数据集。跑一跑程序,对结果进行分析;机器学习领域。有非常多的开源项目,能够读一读源代码;在某一个时期(比如寒暑假),參加一个面向大学生的竞赛。

    这些都是能够选择的学习方式。

      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为大学前没接触过电脑、社会经验、家庭背景,以及处在文科学校之类的事多想。

    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祝你能够静心地完毕当下的积累过程。你在路上,仅仅是处在“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时期。自然有所谓“迷茫”,你将终会“知道自己知道”。


    【再来信】

    贺老师:
      您好!


      谢谢您能回复我的邮件。
      进实验室之前,我理解的科研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性地解决很多问题。而随着有了一些了解,一方面,科研不像我想得那么简单,另一方面,好像科研是为了为发文而发文,或许我理解不深吧。非常认同你的学术、应用不可分的观点。即使从事project,也须要从学术界汲取营养。如今锻炼一下并没有坏处。


      另外动手能力不强。可能是课程设置似乎并不强调多好的动手能力。而我即使这样也能取得好成绩,就没有动力来促使我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

    所谓“温水煮青蛙”是也。而我又是迟早要就业的,所以年级越高越焦虑。


      基于此,所以我须要一个明白的目标和方向。之前是为了成绩。而如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基本上学完了,仅仅剩下数理统计和算法以及两门专选了,所以我必须以就业为目标了。昨天也是搜了一下,给自己凑出这么一个职业规划。抛砖引玉之用耳。


      您说的静心确实重要,年轻人总比較浮躁。我亦是如是。
      另外您做事情的细节让我受感触:名字错了。自然段前没有空两格都要改过来。细细想来。这正是计算机人的严谨之处。编写代码时,变量名错误,或者要求严格的语言缩进错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假设带着这份精神编程实践。动手能力或许会慢慢提高的。


    【回复】

      你对科研方面的理解不出我所料。本来是将研究工作做到位了。文章自然出来了,正如学生将功课学好了,考试成绩也就像个样了。如今不少事反着来,造成了种种丑恶的现象。

    虽说是所谓的“大环境”使然,我还是坚持须要有人从中站稳、走出。

    对于正在求学阶段的学生,更是要将这样“求真务实”做下去,让自己真正成长,这是未来自己事业的保障,也是大势回归正统的希望。

      你的大学。“大家都一样”的时期已经结束。在剩余的时间。以及你规划的研究生阶段。让个性化的学习来得很多其它一些,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导师的帮助,以实践为目标,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能够期待美好的新開始!

      


     

    =================== 迂者 贺利坚 CSDN博客专栏=================
    |== 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 专栏文章的分类文件夹(不定期更新) ==|
    |== C++ 课堂在线专栏  贺利坚课程教学链接(分课程年级) ==|
    |== 我写的书——《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的正能量》    ==|
    ===== 为IT菜鸟起飞铺跑道。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和激情的大学 =====

     



  • 相关阅读:
    Win32应用中创建多窗口
    同时控制多个UIScrollView对象
    在后台代码中设定控件的Visibility
    VC中使用GDI+
    悬垂指针(Dangling pointer)和野指针(Wild pointer)
    在Windows下通过命令行界面编译并生成 .exe
    C++流重定向到文件
    读写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二进制模式
    使用MahApps.Metro
    WPF之GUI编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guangsunls/p/697055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