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串口阻塞与非阻塞参数设置


    在串口设置中,有以下两个参数可以决定是否阻塞。

    在打开串口时不加O_NODELAY,可用下面的第二种方法,来进行阻塞/非阻塞的设定

     c_cc[VTIME] 非规范模式读取时的超时时间(单位:百毫秒),可以这么理解,从接收到后一个字节开始计时,如果超时,则退出READ

     c_cc[VMIN]  非规范模式读取时的最小字符数,设为0则为非阻塞,如果设为其它值则阻塞,直到读到到对应的数据

    关键代码

     iFd = open(cSerialName, O_RDWR | O_NOCTTY);                       

        opt.c_cc[VMIN]   =   0;//DATA_LEN;                                     
        opt.c_cc[VTIME]  =   30;//每个单位是0.1秒  20就是2秒

    通过上面的设置,如果在 len=read(fd, tmp,124);   无任何数据,则会3秒钟后退出READ,但是如果串口有读取到数据则会立即返回

    c_cc[VMIN],就像一个阀值一样,比如设为8,如果只接收到3个数据,那么它是不会返回的,只有凑齐8个数据后一齐才READ返回,阻塞在那儿了.

        opt.c_cc[VMIN]   =   8;//DATA_LEN;                                     
        opt.c_cc[VTIME]  =   30;//每个单位是0.1秒  20就是2秒

    如果这样设置,就完全阻塞了,只有串口收到至少8个数据才会对READ立即返回,或才少于8个数据时,超时3秒也会有返回

    再来说下 read(fd, tmp,xx);如果其中的xx设为1,则只要串口有一个数据,即使opt.c_cc[VMIN]=8,它也会立即返回,无需凑足8bytes,如果这个数为1024,只要实际接收的数据超出opt.c_cc[VMIN]设定的值后,也会立即返回,而不用凑足1024,我个人感觉这个值设为1比较好,用于阻塞方式的读取,如果非阻塞,当然是0

    O_NONBLOCK和O_NDELAY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使I/O变成非搁置模式(non-blocking),在读取不到数据或是写入缓冲区已满会马上return,而不会搁置程序动作,直到有数据或写入完成。

    它们的差别在于设立O_NDELAY会使I/O函式马上回传0,但是又衍生出一个问题,因为读取到档案结尾时所回传的也是0,这样无法得知是哪中情况;因此,O_NONBLOCK就产生出来,它在读取不到数据时会回传-1,并且设置errno为EAGAIN。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GNU C中O_NDELAY只是为了与BSD的程序兼容,实际上是使用O_NONBLOCK作为宏定义,而且O_NONBLOCK除了在ioctl中使用,还可以在open时设定。

  • 相关阅读:
    CADisplayLink
    对项目重命名
    TCP|UDP|Http|Socket
    CoreAnimation|动画
    Autolayout
    通讯录
    本地通知
    用于做 Android 屏幕自适应的文章资源
    Java String.format 自动补全不够的位数
    不同语言之间 日期格式转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dabo/p/620664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