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器测试


    测试服务器可以最真实的反映出服务器的工作状态,能让各位更安心的租用或者购买。并且现在主流的正规机房,都是很欢迎客户先免费测试的。服务器测试要测什么?一般来说,服务端测试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对WEB或者APP的服务端进行测试: 

    服务端就是为WEB/APP端提供一些后台的接口,比如说,用户个人信息、交易记录的读取和存储等,一般都是用HTTP接口的方式提供。这种后台的测试从流程上来说是跟随着WEB/APP产品的发布节奏来的,在后端开发完成接口以后,测试人员就直接用TestNG+HttpClient写接口测试用例、或者用Postman等工具手工测试。如果项目紧张,一般会先用Postman等工具先手工测试,等版本发布完以后,再用TestNG+HttpClient把自动化用例补上去,或者用Python的Nose框架。 

    对于这种服务端后台的测试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上述的自动化测试技术之外,还有一个沟通、协调的工作,因为后台的接口一般是同时提供给iOS/Android/WEB三个端,所以需要跟三端的测试人员协调测试进度、测试环境等事项。 

    nginx负载均衡策略是什么? 如果遇到后端服务大的重构、或者是第一次上线预计有大流量的,那还需要对后端服务做一个性能测试,用JMeter/Grinder等工具编写脚本并进行压测,看看后端服务能不能撑住大流量。有些版本性能风险小的,不必要每次都做性能测试,可以根据实际版本的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种:是对更后端的数据库、缓存系统、中间件、文件系统等进行测试: 

    对于这种后端服务的测试人员来说,技术上的要求是挺高的,需要有较好的编程能力,需要对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机制有很好的了解才行。这种就类似于云计算等后端基础服务的测试,对于一些大的公司,会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开发这种后端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当然也需要测试人员来保证质量。 

    这类服务一般都是通过HTTP接口的方式提供给刚才讲的WEB/APP的后端使用,所以,第一个要做的也就是接口测试,也就是用Postman等工具做手工测试、用TestNG+HttpClient或者Python的Nose框架做自动化测试。 

    1、稳定性测试 

    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例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长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2、压力测试 

    已知服务器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否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3、容错性测试 

    通过模拟一些非正常情况(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网络时断时续、服务器硬盘空间不足等),验证系统在发生这些情况时,是否能够有自动处理机制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恢复运行措施。如有HA(自动容灾系统),还可以专门针对这些自动保护系统进行另外的测试,验证其能否有效触发保护措施。 

     4、问题排除测试 

    通过原有案例或经验判断,针对系统中曾经发生问题或怀疑存在隐患的模块进行验证测试,验证这些模块是否还会发生同样的性能问题。如:上传附件模块的内存泄露问题、地址本模块优化、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对OA系统性能的影响等等。 

    其实当你搞清楚服务器性能的测试环节以及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对服务器进行总体评价,可以综合性能、功能和价格三方面因素,分别给予不同权重,性能占50%,功能占40%,而价格则占10%。在分析性能时,数据库性能占其中的50%,而文件性能占30%,Web性能占20%。 

  • 相关阅读:
    苹果手机的SB系列(9)移动版的AAP个个都比桌面版大?
    初识Redis(四)
    初识Redis(三)
    初识Redis(二)
    初识Redis(一)
    Codeforces Round #589 (Div. 2)
    康拓展开学习笔记
    最短路模板
    K
    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gx5/p/160382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