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FS学习


    HDFS体系结构

    HDFS采用了主从(Master/Slave)结构模型,一个HDFS集群包括一个名称节点(NameNode)和若干个数据节点(DataNode)(如图所示)。名称节点作为中心服务器,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及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集群中的数据节点一般是一个节点运行一个数据节点进程,负责处理文件系统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在名称节点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数据块的创建、删除和复制等操作。每个数据节点的数据实际上是保存在本地Linux文件系统中的。

    HDFS体系结构的局限性

    HDFS只设置唯一一个名称节点,这样做虽然大大简化了系统设计,但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具体如下:

    (1)命名空间的限制:名称节点是保存在内存中的,因此,名称节点能够容纳的对象(文件、块)的个数会受到内存空间大小的限制。
    (2)性能的瓶颈:整个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吞吐量,受限于单个名称节点的吞吐量。
    (3)隔离问题:由于集群中只有一个名称节点,只有一个命名空间,因此,无法对不同应用程序进行隔离。
    (4)集群的可用性:一旦这个唯一的名称节点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集群变得不可用。

    冗余数据保存

    作为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容错性和可用性,HDFS采用了多副本方式对数据进行冗余存储,通常一个数据块的多个副本会被分布到不同的数据节点上,如图所示,数据块1被分别存放到数据节点A和C上,数据块2被存放在数据节点A和B上。这种多副本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2)容易检查数据错误
    (3)保证数据可靠性

    数据存取策略

     1、数据存放

    第一个副本:放置在上传文件的数据节点;如果是集群外提交,则随机挑选一台磁盘不太满、CPU不太忙的节点
    第二个副本:放置在与第一个副本不同的机架的节点上
    第三个副本:与第一个副本相同机架的其他节点上
    更多副本:随机节点

    2、数据读取

    HDFS提供了一个API可以确定一个数据节点所属的机架ID,客户端也可以调用API获取自己所属的机架ID
    当客户端读取数据时,从名称节点获得数据块不同副本的存放位置列表,列表中包含了副本所在的数据节点,可以调用API来确定客户端和这些数据节点所属的机架ID,当发现某个数据块副本对应的机架ID和客户端对应的机架ID相同时,就优先选择该副本读取数据,如果没有发现,就随机选择一个副本读取数据

    数据错误与恢复

    HDFS具有较高的容错性,可以兼容廉价的硬件,它把硬件出错看作一种常态,而不是异常,并设计了相应的机制检测数据错误和进行自动恢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名称节点出错、数据节点出错和数据出错。

    1、名称节点出错

      名称节点保存了所有的元数据信息,其中,最核心的两大数据结构是FsImage和Editlog,如果这两个文件发生损坏,那么整个HDFS实例将失效。因此,HDFS设置了备份机制,把这些核心文件同步复制到备份服务器SecondaryNameNode上。当名称节点出错时,就可以根据备份服务器SecondaryNameNode中的FsImage和Editlog数据进行恢复。

    2、数据节点出错

    每个数据节点会定期向名称节点发送“心跳”信息,向名称节点报告自己的状态
    当数据节点发生故障,或者网络发生断网时,名称节点就无法收到来自一些数据节点的心跳信息,这时,这些数据节点就会被标记为“宕机”,节点上面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标记为“不可读”,名称节点不会再给它们发送任何I/O请求
    这时,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形,即由于一些数据节点的不可用,会导致一些数据块的副本数量小于冗余因子
    名称节点会定期检查这种情况,一旦发现某个数据块的副本数量小于冗余因子,就会启动数据冗余复制,为它生成新的副本
    HDFS和其它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调整冗余数据的位置

    3、数据出错

    网络传输和磁盘错误等因素,都会造成数据错误
    客户端在读取到数据后,会采用md5和sha1对数据块进行校验,以确定读取到正确的数据
    在文件被创建时,客户端就会对每一个文件块进行信息摘录,并把这些信息写入到同一个路径的隐藏文件里面
    当客户端读取文件的时候,会先读取该信息文件,然后,利用该信息文件对每个读取的数据块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出错,客户端就会请求到另外一个数据节点读取该文件块,并且向名称节点报告这个文件块有错误,名称节点会定期检查并且重新复制这个块

    HDFS特点:

    1、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

    2、HDFS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HDFS的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到了数据批处理,而不是用户交互处理。比之数据访问的低延迟问题,更关键的在于数据访问的高吞吐量。

    3、错误检测和快速、自动的恢复是HDFS最核心的架构目标。

    4、HDFS应用需要一个“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文件访问模型。一个文件经过创建、写入和关闭之后就不需要改变

    HDFS特殊的设计,在实现上述优良特性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具有一些应用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不适合低延迟数据访问
    • 无法高效存储大量小文件
    • 不支持多用户写入及任意修改文件

    Namenode 和Datanode

    Namenode:

    管理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namespace)以及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记录每个文件数据快在各个DataNode上的位置和副本信息,记录命名空间内的改动或空间本身属性的改动;协调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NameNode使 用事物日志记录HDFS元数据的变化,使用映像文件存储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

    两个核心的数据结构,即FsImage和EditLog

    FsImage用于维护文件系统树以及文件树中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元数据

    操作日志文件EditLog中记录了所有针对文件的创建、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FsImage文件

    FsImage文件包含文件系统中所有目录和文件inode的序列化形式。每个inode是一个文件或目录的元数据的内部表示,并包含此类信息:文件的复制等级、修改和访问时间、访问权限、块大小以及组成文件的块。对于目录,则存储修改时间、权限和配额元数据。

    FsImage文件没有记录块存储在哪个数据节点。而是由名称节点把这些映射保留在内存中,当数据节点加入HDFS集群时,数据节点会把自己所包含的块列表告知给名称节点,此后会定期执行这种告知操作,以确保名称节点的块映射是最新的。

    名称节点的启动

    在名称节点启动的时候,它会将FsImage文件中的内容加载到内存中,之后再执行EditLog文件中的各项操作,使得内存中的元数据和实际的同步,存在内存中的元数据支持客户端的读操作。

    一旦在内存中成功建立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映射,则创建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和一个空的EditLog文件。

    名称节点起来之后,HDFS中的更新操作会重新写到EditLog文件中,因为FsImage文件一般都很大(GB级别的很常见),如果所有的更新操作都往FsImage文件中添加,这样会导致系统运行的十分缓慢,但是,如果往EditLog文件里面写就不会这样,因为EditLog 要小很多。每次执行写操作之后,且在向客户端发送成功代码之前,edits文件都需要同步更新。

    名称节点运行期间EditLog不断变大的问题

    在名称节点运行期间,HDFS的所有更新操作都是直接写到EditLog中,久而久之, EditLog文件将会变得很大

    虽然这对名称节点运行时候是没有什么明显影响的,但是,当名称节点重启的时候,名称节点需要先将FsImage里面的所有内容映像到内存中,然后再一条一条地执行EditLog中的记录,当EditLog文件非常大的时候,会导致名称节点启动操作非常慢,而在这段时间内HDFS系统处于安全模式,一直无法对外提供写操作,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如何解决?答案是:SecondaryNameNode第二名称节点

    第二名称节点是HDFS架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用来保存名称节点中对HDFS 元数据信息的备份,并减少名称节点重启的时间。SecondaryNameNode一般是单独运行在一台机器上

     

     SecondaryNameNode的工作情况:
      (1)SecondaryNameNode会定期和NameNode通信,请求其停止使用EditLog文件,暂时将新的写操作写到一个新的文件edit.new上来,这个操作是瞬间完成,上层写日志的函数完全感觉不到差别;
      (2)SecondaryNameNode通过HTTP GET方式从NameNode上获取到FsImage和EditLog文件,并下载到本地的相应目录下;
      (3)SecondaryNameNode将下载下来的FsImage载入到内存,然后一条一条地执行EditLog文件中的各项更新操作,使得内存中的FsImage保持最新;这个过程就是EditLog和FsImage文件合并;
      (4)SecondaryNameNode执行完(3)操作之后,会通过post方式将新的FsImage文件发送到NameNode节点上;
      (5)NameNode将从SecondaryNameNode接收到的新的FsImage替换旧的FsImage文件,同时将edit.new替换EditLog文件,通过这个过程EditLog就变小了。

    Datanode:

    负责处理文件系统客户端的读写请求。

    数据节点是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的工作节点,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读取,会根据客户端或者是名称节点的调度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检索,并且向名称节点定期发送自己所存储的块的列表。

    每个数据节点中的数据会被保存在各自节点的本地Linux文件系统中。

    当一个Datanode启动时,它会扫描本地文件系统,产生一个这些本地文件对应的所有HDFS数据块的列表,然后作为报告发送到Namenode,这个报告就是块状态报告

    名称节点和数据节点

    NameNode DataNode
    存储元数据 存储文件内容
    元数据保存在内存中 文件内容保存在磁盘
    保存文件block,datanode之间的映射关系 维护了block id到datanode本地文件的映射关系

    读取数据流程:

    客户端要访问HDFS中的文件,首先从NameNode获取组成这个文件的数据块位置列表,根据数据块位置列表,知道存储数据块的DataNode,访问DataNode获取数据,NameNode并不参与数据实际传输

    数据复制:

    Namenode全权管理数据块的复制,它周期性地从集群中的每个Datanode接收心跳信号和块状态报告(Blockreport)。接收到心跳信号意味着该Datanode节点工作正常。块状态报告包含了一个该Datanode上所有数据块的列表。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 副本冗余:在hdfs-site.xml中可以设置副本的数量,DataNode启动时,首先会遍历本地的文件系统,产生一份hdfs数据块和本地文件的对应关系列表(blockreport)汇报给namenode。
    • 机架策略:通过“机架感知”,将数据块副本存储在不同的机架中。
    • 心跳机制:NameNode周期性的从datanode接受心跳信号和块报告。根据块报告验证元数据,副本数量、磁盘错误、节点宕机。
    • 安全模式:NameNode启动时会经过“安全模式”阶段,安全模式不会产生数据写。可以通过命令强制集群进入安全模式。
    • 校验和:文件创立的时候,每个文件都会产生校验和,校验和会作为一个隐藏文件保存在命名空间下,客户端获取数据时可以检查校验和是否相同,从而法相数据块是否损坏。
    • 回收站:HDFS提供回收站功能。
    • 元数据保护:映像文件和事物日志是Namenode的核心数据。可以配置为拥有多个副本,副本会降低Name的处理速度,但是增加安全性。

    HDFS数据读写过程

     读取文件

    写入文件

    读数据的过程

     

    写数据的过程

    安全模式

    Namenode启动后会进入一个称为安全模式的特殊状态。处于安全模式的Namenode是不会进行数据块的复制的。Namenode从所有的 Datanode接收心跳信号和块状态报告。块状态报告包括了某个Datanode所有的数据块列表。每个数据块都有一个指定的最小副本数。当Namenode检测确认某个数据块的副本数目达到这个最小值,那么该数据块就会被认为是副本安全(safely replicated)的;在一定百分比(这个参数可配置)的数据块被Namenode检测确认是安全之后(加上一个额外的30秒等待时间),Namenode将退出安全模式状态。接下来它会确定还有哪些数据块的副本没有达到指定数目,并将这些数据块复制到其他Datanode上。

    Staging

    客户端创建文件的请求其实并没有立即发送给Namenode,事实上,在刚开始阶段HDFS客户端会先将文件数据缓存到本地的一个临时文件。应用程序的写操作被透明地重定向到这个临时文件。当这个临时文件累积的数据量超过一个数据块的大小,客户端才会联系Namenode。Namenode将文件名插入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并且分配一个数据块给它。然后返回Datanode的标识符和目标数据块给客户端。接着客户端将这块数据从本地临时文件上传到指定的Datanode上。当文件关闭时,在临时文件中剩余的没有上传的数据也会传输到指定的Datanode上。然后客户端告诉Namenode文件已经关闭。此时Namenode才将文件创建操作提交到日志里进行存储。如果Namenode在文件关闭前宕机了,则该文件将丢失。

    流水线复制

    当客户端向HDFS文件写入数据的时候,一开始是写到本地临时文件中。假设该文件的副本系数设置为3,当本地临时文件累积到一个数据块的大小时,客户端会从Namenode获取一个Datanode列表用于存放副本。然后客户端开始向第一个Datanode传输数据,第一个Datanode一小部分一小部分(4 KB)地接收数据,将每一部分写入本地仓库,并同时传输该部分到列表中第二个Datanode节点。第二个Datanode也是这样,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接收数据,写入本地仓库,并同时传给第三个Datanode。最后,第三个Datanode接收数据并存储在本地。因此,Datanode能流水线式地从前一个节点接收数据,并在同时转发给下一个节点,数据以流水线的方式从前一个Datanode复制到下一个。

    文件的删除和恢复

    当用户或应用程序删除某个文件时,这个文件并没有立刻从HDFS中删除。实际上,HDFS会将这个文件重命名转移到/trash目录。只要文件还在/trash目录中,该文件就可以被迅速地恢复。文件在/trash中保存的时间是可配置的,当超过这个时间时,Namenode就会将该文件从名字空间中删除。删除文件会使得该文件相关的数据块被释放。注意,从用户删除文件到HDFS空闲空间的增加之间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

    只要被删除的文件还在/trash目录中,用户就可以恢复这个文件。如果用户想恢复被删除的文件,他/她可以浏览/trash目录找回该文件。/trash目录仅仅保存被删除文件的最后副本。/trash目录与其他的目录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一点:在该目录上HDFS会应用一个特殊策略来自动删除文件。目前的默认策略是删除/trash中保留时间超过6小时的文件。将来,这个策略可以通过一个被良好定义的接口配置。

    减少副本系数

    当一个文件的副本系数被减小后,Namenode会选择过剩的副本删除。下次心跳检测时会将该信息传递给Datanode。Datanode遂即移除相应的数据块,集群中的空闲空间加大。同样,在调用setReplication API结束和集群中空闲空间增加间会有一定的延迟。

  • 相关阅读:
    facesconfig详解 Crazy
    java反射学习之一反射机制概述
    axis2开发webservice程序
    java反射学习之二万能EXCEL导出
    JMF框架
    解决FF浏览器无法执行window.close()脚本
    ava:String和Date、Timestamp之间的转换
    java获取当前路径。
    JSP 动态验证码。
    dojo.mixi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fxiao/p/1041848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