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之路] 实现简单Web服务器(TCP3次握手4次挥手解释)


    一、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返回固定页面的Web Server

    1.使用socket创建一个TCP Server

    2.接受来自浏览器的TCP链接,并接收HTTP请求

    3.返回固定响应数据给浏览器

    缺陷:这种简单的web server是阻塞的,同时只能处理一个请求。 

    代码如下:

    import socket
    
    
    def handle_request(new_socket):
        # 接收请求
        recv_msg = new_socket.recv(1024)
        print(recv_msg)
        # 响应数据
        response_msg = "HTTP/1.1 200 OK
    "
        response_msg += "
    "
        response_msg += "<h1>Hello</h1>"
        # 返回响应数据(二进制数据)
        new_socket.send(response_msg.encode("utf-8"))
        # 关闭该次socket连接
        new_socket.close()
    
    
    def main():
        # 创建TCP SOCKET实例
        tcp_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绑定地址(默认本机IP)和端口
        tcp_server_socket.bind(("", 7890))
        # 监听
        tcp_server_socket.listen(128)
        # 循环接收客户端连接
        while True:
            new_socket, client_addr = tcp_server_socket.accept()
            # 处理每个客户端的请求
            handle_request(new_socket)
    
        # 关闭整个SOCKET
        tcp_server_socket.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运行服务器后,使用浏览器访问192.168.1.8:7890:

    这种实现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 tcp_server_socket.accept() 是阻塞的,也就是说每个请求必须等前一个响应返回后才能被接收处理,是串行的。例如我们将 handle_request 中加入等待时间:

    def handle_request(new_socket):
        # 接收请求
        recv_msg = new_socket.recv(1024)
        print(recv_msg)
        
        # 等待20s再返回响应数据
        time.sleep(20)
    
        # 响应数据
        response_msg = "HTTP/1.1 200 OK
    "
        response_msg += "
    "
        response_msg += "<h1>Hello</h1>"
        # 返回响应数据(二进制数据)
        new_socket.send(response_msg.encode("utf-8"))
        # 关闭该次socket连接
        new_socket.close()

    当第一个请求连接成功后,中间需要等待20S,服务器才返回数据给浏览器。在等待时间中,我们使用浏览器另外发起请求,则会等待20s才会建立连接。

    二、解决服务器端口占用问题

    问题描述:当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收到请求,马上返回响应数据,并且调用了new_socket.close()。此时,马上重启服务器的话,可能会提示端口被占用。

    这是因为TCP的四次挥手过程中,谁先发送FIN包,则谁会在发送最后一个ACK包后进入TIME_WAIT状态,此状态会等待2MSL的时间(大概2-4分钟)。在这个阶段,服务器绑定的端口资源是被占用的。等这个阶段过了,端口会进入CLOSED状态,则可以被再次利用。如下图所示:

    具体原理可以参照 https://blog.csdn.net/hkhl_235/article/details/79721645

    或者参照第三小节:TCP3次握手4次挥手。

    如何解决服务器重启端口被占用的问题:

    如下代码:

    def main():
        # 创建TCP SOCKET实例
        tcp_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设置重用地址
        tcp_server_socket.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 socket.SO_REUSEADDR, 1)
        # 绑定地址(默认本机IP)和端口
        tcp_server_socket.bind(("", 7890))
        # 监听
        tcp_server_socket.listen(128)
        # 循环接收客户端连接
        while True:
            new_socket, client_addr = tcp_server_socket.accept()
            # 处理每个客户端的请求
            handle_request(new_socket)
    
        # 关闭整个SOCKET
        tcp_server_socket.close()

    在创建socket实例之后,设置可以重用地址,就可以解决报错问题。

    三、TCP协议3次握手、4次挥手

     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流程和目的都相对简单: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 flag的包,并携带seq为x。

    2.服务器收到SYN包后,开始准备对应的资源,准备好后,发送SYN+ACK包,这实际上是服务器回应客户端的ACK包,合并了服务器让客户端准备资源的SYN包。所以携带了对应SYN的seq y,以及ACK=x+1。

    3.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SYN包,则回复ACK包,ack=y+1。

    这样3次握手就建立好了,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表示资源都准备完毕。所以TCP的三次握手实际上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互相要求准备资源以及回复资源已准备好的过程。

    理论上应该是4次握手,但为了增加性能减小时间开销,中间的两次数据传输(服务器发送的SYN和ACK)合并在一起了。所以变成了3次握手。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相对比较复杂:

    1.假设客户端在完成数据传输后,首先开始发送FIN包(也就是我们的客户端程序调用socket.close()的时候,系统底层会自动发送FIN包),则表示客户端已经没有需要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由于SOCKET是全双工的,所以客户端发送FIN只是表示客户端以后都不在发送数据,但此时还可以接收数据。

    2.客户端发送出FIN包后,就会进入FIN WAIT-1状态,该状态一般很难观测到,因为该状态只维持到服务器响应ACK包,一般情况下都是瞬间就返回了(注意这里和3次握手不同,这里的ACK包不能与服务器发送的FIN包合并,因为服务器可能还有数据要继续发送给客户端,所以服务器可能要等到数据传输完毕才会向客户端发送FIN包,这就是为什么是四次挥手)

    3.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FIN包,则马上发送回应的ACK包,此包没有意外的话,会瞬间到达客户端。

    4.客户端收到ACK包后,结束FIN WAIT-1状态,进入FIN WAIT-2状态,该状态的目的是等待服务器发送FIN包。

    5.服务器完成了最后的数据发送,则向客户端发送FIN包(也就是服务器程序调用socket.close()的时候,系统底层会自动发送FIN包),表示服务器以后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开始断开服务器的发送通道。

    6.服务器在发送出FIN后,会进入LAST-ACK状态(例如等待4s)。这个状态是为了等待客户端恢复确认的ACK包,因为服务器发送出去的FIN包,他无法确认客户端是否收到,如果超出waittime还未收到ACK包,则重新发送FIN包。

    7.客户端如果正确收到了服务器发送的FIN包,理论上应该释放资源,并发送ACK包。但是如果客户端发出的ACK包由于某些原因,服务器并未收到,那么服务器在几秒后会重新发送FIN包,但客户端已经把资源释放掉了,则就会出现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方案是,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FIN包,并不马上释放资源(例如绑定的端口等),而是先回复ACK包,并进入TIME-WAIT状态,这个状态要持续2MSL(2-3分钟)。如果在2MSL时间段中,服务器都没有重新发送FIN包,则表示服务器已经收到了自己发出的ACK包,这是客户端才放心的释放资源。

    8.最终客户端在等待2MSL后,进入CLOSED状态。服务器在确认收到最后一个ACK包后直接进入CLOSED状态。

    资源占用的解释:

    我们知道,客户端是使用随机端口来发起TCP连接的,所以客户端首先发送FIN包的话,最后的2MSL是由客户端来等待,及时2-3分钟资源未被释放,也不会影响客户端另外发起新的请求(因为可用的随机端口很多,不会出现冲突)。

    但是如果由服务器来首先发起FIN,则最后的2MSL要由服务器来等待,则在2-3分钟内,服务器绑定的端口并未被释放,所以如果此时重启服务器,则会出现资源未释放、端口被占用的情况。

    结论:尽量让客户端来发起断开连接的请求。如果要使服务器断开请求还不会出现占用端口的情况,则可以参考前面第二节的方法,为服务器SOCKET设置资源重用的属性。

    四、改善简单WEB Server

    前面我们实现的简单Web Server不管客户端请求的URI是什么,我们都只能返回固定的"Hello"字符串。我们对其进行改善,让其根据接收到的请求,来返回不同的页面数据。

    import socket
    import re
    
    
    def handle_request(new_socket):
        # 接收请求
        recv_msg = ""
        recv_msg = new_socket.recv(1024).decode("utf-8")
        if recv_msg == "":
            print("recv null")
            new_socket.close()
            return
    
        # 从请求中解析出URI
        recv_lines = recv_msg.splitlines()
        print(recv_lines.__len__())
        # 使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出URI
        ret = re.match(r"[^/]+(/[^ ]*)", recv_lines[0])
        if ret:
            # 获取URI字符串
            file_name = ret.group(1)
            # 如果URI是/,则默认返回index.html的内容
            if file_name == "/":
                file_name = "/index.html"
    
        try:
            # 根据请求的URI,读取相应的文件
            fp = open("." + file_name, "rb")
        except:
            # 找不到文件,响应404
            response_msg = "HTTP/1.1 404 NOT FOUND
    "
            response_msg += "
    "
            response_msg += "<h1>----file not found----</h1>"
            new_socket.send(response_msg.encode("utf-8"))
        else:
            html_content = fp.read()
            fp.close()
            # 响应正确 200 OK
            response_msg = "HTTP/1.1 200 OK
    "
            response_msg += "
    "
    
            # 返回响应头
            new_socket.send(response_msg.encode("utf-8"))
            # 返回响应体
            new_socket.send(html_content)
    
        # 关闭该次socket连接
        new_socket.close()
    
    
    def main():
        # 创建TCP SOCKET实例
        tcp_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 设置重用地址
        # tcp_server_socket.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 socket.SO_REUSEADDR, 1)
        # 绑定地址(默认本机IP)和端口
        tcp_server_socket.bind(("", 7890))
        # 监听
        tcp_server_socket.listen(128)
        # 循环接收客户端连接
        while True:
            new_socket, client_addr = tcp_server_socket.accept()
            # 处理每个客户端的请求
            handle_request(new_socket)
    
        # 关闭整个SOCKET
        tcp_server_socket.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以上代码重点在于解析出GET /index.html HTTP/1.1中的/index.html部分,知道服务器要请求什么内容,然后按需找到对应的文件,已二进制方式读取文件内容并返回给客户端即可。

    如果客户端没有指定访问的内容,则默认返回index.html页面。

    注意异常的处理。

    使用浏览器测试:

    访问192.168.1.8:7890:

    访问192.168.1.8:7890/index.html:

    访问192.168.1.8:7890/hahaha:

     

  • 相关阅读:
    HD200703
    并查集——合作网络D306
    并查集——易爆物D305
    NOIP初赛知识点
    离散化
    wsl2启动时无法添加自启动和加载环境变量的解决办法
    wsl2上用docker部署运行环境,mvn构建镜像找不到dockerhost
    docker 创建自己的镜像仓库
    单机多容器管理(已转k8s工具,仅参考) docker compose简介+使用+遇到的坑
    ubuntu下载安装jdk+maven,配置ssh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kale-zz/p/1194920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