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U上下文切换


    1. 进程上下文切换

    Linux 按照特权等级,把进程的运行空间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 内核空间(Ring 0)具有最高权限,可以直接访问所有资源;
    • 用户空间(Ring 3)只能访问受限资源,不能直接访问内存等硬件设备,必须通过系统调用陷入到内核中,才能访问这些特权资源。

    进程既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又可以在内核空间中运行。进程在用户空间运行时,被称为进程的用户态,而陷入内核空间的时候,被称为进程的内核态。

    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 CPU 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进程的内核态后,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触发进程切换的情况

    1. 进程执行完终止了,它之前使用的 CPU 会释放出来,这个时候再从就绪队列里,拿一个新的进程过来运行。
    2. 为了保证所有进程可以得到公平调度,CPU 时间被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这些时间片再被轮流分配给各个进程。这样,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就会被系统挂起,切换到其它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运行。
    3. 进程在系统资源不足(比如内存不足)时,要等到资源满足后才可以运行,这个时候进程也会被挂起,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4. 当进程通过睡眠函数 sleep 这样的方法将自己主动挂起时,自然也会重新调度。
    5. 当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为了保证高优先级进程的运行,当前进程会被挂起,由高优先级进程来运行。
    6. 发生硬件中断时,CPU 上的进程会被中断挂起,转而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程序。

    2. 线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与进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所谓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上的调度对象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了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

    对于线程和进程,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 当进程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 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所以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此时,因为资源不共享,所以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
    2.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此时,因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虽然同为上下文切换,但是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要比多进程间的切换消耗更少的资源。这也是多线程代替多进程的一个优势。

    3.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转而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设备事件。而在打断其他进程时,就需要将进程当前的状态保存下来,这样在中断结束后,进程仍然可以从原来的状态恢复运行。

    对同一个 CPU 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会与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发生。同样道理,由于中断会打断正常进程的调度和执行,所以大部分中断处理程序都短小精悍,以便尽可能快的执行结束。

    4. 怎么查看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查看系统上下文切换的常用命令

    1. vmstat

    vmstat 是一个常用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分析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也常用来分析 CPU 上下文切换和中断的次数。

    需要重点关注的四列内容为:

    • cs(context switch)是每秒上下文切换的次数。
    • in(interrupt)则是每秒中断的次数。
    • r(Running or Runnable)是就绪队列的长度,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程数。
    • b(Blocked)则是处于不可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

    2. pidstat

    使用 pidstat 的 -w 选项可以查看每个进程上下文切换的详细情况。

    这个结果中重点关注两列内容,分别是:

    • cswch ,表示每秒自愿上下文切换(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
    • nvcswch ,表示每秒非自愿上下文切换(non 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

    这两列内容代表着不同的性能问题:

    • 所谓自愿上下文切换,是指进程无法获取所需资源,导致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 I/O、内存等系统资源不足时,就会发生自愿上下文切换。
    • 而非自愿上下文切换,则是指进程由于时间片已到等原因,被系统强制调度,进而发生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大量进程都在争抢 CPU 时,就容易发生非自愿上下文切换。

    通俗的讲自愿上下文切换代表有困难,自己干不下去了,非自愿上下文切换代表自己还能干,但是上头不让干了。

    上面的 -w 参数只能看到进程的指标数据,如果需要查看线程的指标数据,则需要再增加 -t 参数

    3. /proc/interrupts

    /proc 实际上是 Linux 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用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之间的通信。

    /proc/interrupts 就是这种通信机制的一部分,提供了一个只读的中断使用情况。

    可以通过 watch 命令监视 /proc/interrupts 文件的变化情况。

    5.每秒上下文切换多少次算正常?

    这个数值其实取决于系统本身的 CPU 性能。如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比较稳定,那么从数百到一万以内,都应该算是正常的。但当上下文切换次数超过一万次,或者切换次数出现数量级的增长时,就很可能已经出现了性能问题。

    这时,还需要根据上下文切换的类型,再做具体分析。比方说:

    • 自愿上下文切换变多了,说明进程都在等待资源,有可能发生了 I/O 等其他问题;
    • 非自愿上下文切换变多了,说明进程都在被强制调度,也就是都在争抢 CPU,说明 CPU 的确成了瓶颈;
    • 中断次数变多了,说明 CPU 被中断处理程序占用,还需要通过查看 /proc/interrupts 文件来分析具体的中断类型。
  • 相关阅读:
    分享一下前一段时间的开发总结
    循环,梦
    从C#程序中调用非受管DLLs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谁之过?
    国外宽带用户的上网速度能达到多少呢?
    天沉沉,来个好天气吧
    虚伪,不只是形容一个人
    回头思考关于xml的使用
    从毕业生当中看人与人的差距
    C# 编码规则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isurelylicht/p/CPU-shang-xia-wen-qie-huan.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