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0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衡量计算机网络性能的6个指标如下:

    1.速率

    速率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单位时间内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数据量,即数据传输率,也称数据率或比特率。比特(bit)是数据量的最小单位,s(秒)是时间的最小单位。

    移动运营商所说的带宽单位是字b, 而非字节B, 所以要除以8得到我们常说的网速

    2.带宽

    网络的“带宽”通常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bps)。

    3.时延

    共4种时延;

    1. 处理时延: 对数据进行检查和处理,寻找输出链路
    2. 发送时延: 将数据发送出来需要的时间, t = L/R
    3. 排队时延: 等待前方分组发送的时间。
    4. 传播时延: 信号在链路上到达下一个节点的传播时间。

    注意, 我理解的发送时延是用路由器产生各种信号所花费的时间。发送这个动作发生在结点上而非链路上,因此发送延迟也与链路无关。

    流量强度(traffic intensity) = La/R

    L为分组大小, a为分组到达速率,R为链路带宽

    La/R ~ 0: 平均排队延迟很小

    La/R -> 1: 平均排队延迟很大

    La/R > 1: 超出服务能力,平均排 队延迟无限大!

    1574689060706

    4.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为传播时延与带宽的乘积, 反映了通讯链路中可以储存的数据量。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是以比特(或字节)为单位的一个数据总量,等同在任何特定时间该网络线路上的最大数据量——已发送但尚未确认的数据。。

    时延带宽积代表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对于一条正在传送数据的链路,只有在代表链路的管道都充满比特时,链路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5.丢包率

    丢包的原因: 队列缓存容量有限,分组到达已满队列将被丢弃 (即丢包)。

    丢弃分组可能由前序结点或源重发(也可能不重发)。

    6.吞吐率

    吞吐量 :表示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送数据速率 (b/s)。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接口的数据量,包含全部上传和下载的流量

    吞吐率取决于最小带宽的链路, 即瓶颈链路。


  • 相关阅读:
    数据库事务(Transaction)
    取余与取模运算区别
    HashMap与HashTable的区别
    Linux下运行命令出现is not in the sudoers file的问题
    Redis 安装及入门
    Maven本地仓库在C盘下无法自动下载相关依赖的问题
    修改从Maven中心仓库下载到本地的jar包的默认存储位置及远程仓库
    CentOS7使用firewalld管理防火墙与端口
    同时安装Python2,Python3如何解决冲突问题【官方解法】
    数据库查询字段带有特殊字符时报错的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e3258/p/1199771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