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规划设计:最长递增子序列


    很多读者反应,就算看了前文动态规划详解,了解了动态规划的套路,也不会写状态转移方程,没有思路,怎么办?本文就借助「最长递增子序列」来讲一种设计动态规划的通用技巧:数学归纳思想。

    最长递增子序列(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简写 LIS)是比较经典的一个问题,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动态规划解法,时间复杂度 O(N^2),我们借这个问题来由浅入深讲解如何写动态规划。比较难想到的是利用二分查找,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我们通过一种简单的纸牌游戏来辅助理解这种巧妙的解法。

    先看一下题目,很容易理解:

    title

    注意「子序列」和「子串」这两个名词的区别,子串一定是连续的,而子序列不一定是连续的。下面先来一步一步设计动态规划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动态规划解法

    动态规划的核心设计思想是数学归纳法。

    相信大家对数学归纳法都不陌生,高中就学过,而且思路很简单。比如我们想证明一个数学结论,那么我们先假设这个结论在 (k<n) 时成立,然后想办法证明 (k=n) 的时候此结论也成立。如果能够证明出来,那么就说明这个结论对于 k 等于任何数都成立。

    类似的,我们设计动态规划算法,不是需要一个 dp 数组吗?我们可以假设 (dp[0...i-1]) 都已经被算出来了,然后问自己:怎么通过这些结果算出 dp[i]?

    直接拿最长递增子序列这个问题举例你就明白了。不过,首先要定义清楚 dp 数组的含义,即 dp[i] 的值到底代表着什么?

    我们的定义是这样的:dp[i] 表示以 nums[i] 这个数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举两个例子:

    1 2

    算法演进的过程是这样的,:

    gif1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的最终结果(子序列的最大长度)应该是 dp 数组中的最大值。

    int res = 0;
    for (int i = 0; i < dp.size(); i++) {
        res = Math.max(res, dp[i]);
    }
    return res;
    

    读者也许会问,刚才这个过程中每个 dp[i] 的结果是我们肉眼看出来的,我们应该怎么设计算法逻辑来正确计算每个 dp[i] 呢?

    这就是动态规划的重头戏了,要思考如何进行状态转移,这里就可以使用数学归纳的思想:

    我们已经知道了 (dp[0...4]) 的所有结果,我们如何通过这些已知结果推出 (dp[5]) 呢?

    3

    根据刚才我们对 dp 数组的定义,现在想求 dp[5] 的值,也就是想求以 nums[5] 为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

    nums[5] = 3,既然是递增子序列,我们只要找到前面那些结尾比 3 小的子序列,然后把 3 接到最后,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递增子序列,而且这个新的子序列长度加一。

    当然,可能形成很多种新的子序列,但是我们只要最长的,把最长子序列的长度作为 dp[5] 的值即可。

    gif2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i] > nums[j]) 
            dp[i] = Math.max(dp[i], dp[j] + 1);
    }
    

    这段代码的逻辑就可以算出 dp[5]。到这里,这道算法题我们就基本做完了。读者也许会问,我们刚才只是算了 dp[5] 呀,dp[4], dp[3] 这些怎么算呢?

    类似数学归纳法,你已经可以算出 dp[5] 了,其他的就都可以算出来: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i] > nums[j]) 
                dp[i] = Math.max(dp[i], dp[j] + 1);
        }
    }
    

    还有一个细节问题,dp 数组应该全部初始化为 1,因为子序列最少也要包含自己,所以长度最小为 1。下面我们看一下完整代码:

    public int lengthOfLIS(int[] nums) {
        int[] dp = new int[nums.length];
        // dp 数组全都初始化为 1
        Arrays.fill(dp, 1);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i] > nums[j]) 
                    dp[i] = Math.max(dp[i], dp[j] + 1);
            }
        }
        
        int res = 0;
        for (int i = 0; i < dp.length; i++) {
            res = Math.max(res, dp[i]);
        }
        return res;
    }
    

    至此,这道题就解决了,时间复杂度 O(N^2)。总结一下动态规划的设计流程:

    首先明确 dp 数组所存数据的含义。这步很重要,如果不得当或者不够清晰,会阻碍之后的步骤。

    然后根据 dp 数组的定义,运用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假设 (dp[0...i-1]) 都已知,想办法求出 (dp[i]),一旦这一步完成,整个题目基本就解决了。

    但如果无法完成这一步,很可能就是 dp 数组的定义不够恰当,需要重新定义 dp 数组的含义;或者可能是 dp 数组存储的信息还不够,不足以推出下一步的答案,需要把 dp 数组扩大成二维数组甚至三维数组。

    最后想一想问题的 base case 是什么,以此来初始化 dp 数组,以保证算法正确运行。

    二、二分查找解法

    这个解法的时间复杂度会将为 O(NlogN),但是说实话,正常人基本想不到这种解法(也许玩过某些纸牌游戏的人可以想出来)。所以如果大家了解一下就好,正常情况下能够给出动态规划解法就已经很不错了。

    根据题目的意思,我都很难想象这个问题竟然能和二分查找扯上关系。其实最长递增子序列和一种叫做 patience game 的纸牌游戏有关,甚至有一种排序方法就叫做 patience sorting(耐心排序)。

    为了简单期间,后文跳过所有数学证明,通过一个简化的例子来理解一下思路。

    首先,给你一排扑克牌,我们像遍历数组那样从左到右一张一张处理这些扑克牌,最终要把这些牌分成若干堆。

    poker1

    处理这些扑克牌要遵循以下规则:

    只能把点数小的牌压到点数比它大的牌上。如果当前牌点数较大没有可以放置的堆,则新建一个堆,把这张牌放进去。如果当前牌有多个堆可供选择,则选择最左边的堆放置。

    比如说上述的扑克牌最终会被分成这样 5 堆(我们认为 A 的值是最大的,而不是 1)。

    poker2

    为什么遇到多个可选择堆的时候要放到最左边的堆上呢?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牌堆顶的牌有序(2, 4, 7, 8, Q),证明略。

    poker3

    按照上述规则执行,可以算出最长递增子序列,牌的堆数就是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证明略。

    LIS

    我们只要把处理扑克牌的过程编程写出来即可。每次处理一张扑克牌不是要找一个合适的牌堆顶来放吗,牌堆顶的牌不是有序吗,这就能用到二分查找了:用二分查找来搜索当前牌应放置的位置。

    PS:旧文二分查找算法详解详细介绍了二分查找的细节及变体,这里就完美应用上了。如果没读过强烈建议阅读。

    public int lengthOfLIS(int[] nums) {
        int[] top = new int[nums.length];
        // 牌堆数初始化为 0
        int piles = 0;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 要处理的扑克牌
            int poker = nums[i];
    
            /***** 搜索左侧边界的二分查找 *****/
            int left = 0, right = piles;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top[mid] > poker) {
                    right = mid;
                } else if (top[mid] < poker) {
                    left = mid + 1;
                } else {
                    right = mid;
                }
            }
            /*********************************/
            
            // 没找到合适的牌堆,新建一堆
            if (left == piles) piles++;
            // 把这张牌放到牌堆顶
            top[left] = poker;
        }
        // 牌堆数就是 LIS 长度
        return piles;
    }
    

    至此,二分查找的解法也讲解完毕。

    这个解法确实很难想到。首先涉及数学证明,谁能想到按照这些规则执行,就能得到最长递增子序列呢?其次还有二分查找的运用,要是对二分查找的细节不清楚,给了思路也很难写对。

    所以,这个方法作为思维拓展好了。但动态规划的设计方法应该完全理解:假设之前的答案已知,利用数学归纳的思想正确进行状态的推演转移,最终得到答案。

    我最近精心制作了一份电子书《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分为【动态规划】【数据结构】【算法思维】【高频面试】四个章节,共 60 多篇原创文章,绝对精品!限时开放下载,在我的公众号 labuladong 后台回复关键词【pdf】即可免费下载!

    目录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labuladong,技术公众号的清流,坚持原创,致力于把问题讲清楚!

    labuladong

  • 相关阅读:
    一步一步实现一个简单的OS(简单的让boot载入setup)
    hdu 1203 I NEED A OFFER!(01背包)
    面向服务与微服务架构
    ThreadLocal,LinkedBlockingQueue,线程池 获取数据库连接2改进
    deeplearning.net 0.1 document
    怎样有效的降低反复的代码
    redmine 自己定义字段mysql表结构
    c语言中使用宏,需要注意的的几点
    gcc自有的define语法,解决变量多次自加的问题
    ubuntu16.04 安装dock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buladong/p/1232027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