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F【小明放学&小明上学】


    题目背景
      小明是汉东省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学生,他每天都要骑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为了能尽可能充足地睡眠,他希望能够预计自己上学所需要的时间。他上学需要经过数段道路,相邻两段道路之间设有至多一盏红绿灯。
      京州市的红绿灯是这样工作的:每盏红绿灯有红、黄、绿三盏灯和一个能够显示倒计时的显示牌。假设红绿灯被设定为红灯 r 秒,黄灯 y 秒,绿灯 g 秒,那么从 0 时刻起,[0,r) 秒内亮红灯,车辆不许通过;[r, r+g) 秒内亮绿灯,车辆允许通过;[r+g, r+g+y) 秒内亮黄灯,车辆不许通过,然后依次循环。倒计时的显示牌上显示的数字 l(l > 0)是指距离下一次信号灯变化的秒数。
    问题描述
      一次上学的路上,小明记录下了经过每段路的时间,和各个红绿灯在小明到达路口时的颜色和倒计时秒数。希望你帮忙计算此次小明上学所用的时间。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空格分隔的三个正整数 r、y、g,表示红绿灯的设置。这三个数均不超过 106。
      输入的第二行包含一个正整数 n(n ≤ 100),表示小明总共经过的道路段数和看到的红绿灯数目。
      接下来的 n 行,每行包含空格分隔的两个整数 k、t。k=0 表示经过了一段道路,耗时 t 秒,此处 t 不超过 106;k=1、2、3 时,分别表示看到了一个红灯、黄灯、绿灯,且倒计时显示牌上显示的数字是 t,此处 t 分别不会超过 r、y、g。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数字,表示此次小明上学所用的时间。
    样例输入
    30 3 30
    8
    0 10
    1 5
    0 11
    2 2
    0 6
    0 3
    3 10
    0 3
    样例输出
    70
    样例说明
      小明先经过第一段道路,用时 10 秒,然后等待 5 秒的红灯,再经过第二段道路,用时 11 秒,然后等待 2 秒的黄灯和 30 秒的红灯,再经过第三段、第四段道路,分别用时6、3秒,然后通过绿灯,再经过最后一段道路,用时 3 秒。共计 10 + 5 + 11 + 2 + 30 + 6 + 3 + 3=70 秒。
    评测用例规模与约定
      测试点 1, 2 中不存在任何信号灯。
      测试点 3, 4 中所有的信号灯在被观察时均为绿灯。
      测试点 5, 6 中所有的信号灯在被观察时均为红灯。
      测试点 7, 8 中所有的信号灯在被观察时均为黄灯。
      测试点 9, 10 中将出现各种可能的情况。


    题目背景
      汉东省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所在的光明区最近实施了名为“智慧光明”的智慧城市项目。具体到交通领域,通过“智慧光明”终端,可以看到光明区所有红绿灯此时此刻的状态。小明的学校也安装了“智慧光明”终端,小明想利用这个终端给出的信息,估算自己放学回到家的时间。
    问题描述
      一次放学的时候,小明已经规划好了自己回家的路线,并且能够预测经过各个路段的时间。同时,小明通过学校里安装的“智慧光明”终端,看到了出发时刻路上经过的所有红绿灯的指示状态。请帮忙计算小明此次回家所需要的时间。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空格分隔的三个正整数 r、y、g,表示红绿灯的设置。这三个数均不超过 106。
      输入的第二行包含一个正整数 n,表示小明总共经过的道路段数和路过的红绿灯数目。
      接下来的 n 行,每行包含空格分隔的两个整数 k、t。k=0 表示经过了一段道路,将会耗时 t 秒,此处 t 不超过 106;k=1、2、3 时,分别表示出发时刻,此处的红绿灯状态是红灯、黄灯、绿灯,且倒计时显示牌上显示的数字是 t,此处 t 分别不会超过 r、y、g。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数字,表示此次小明放学回家所用的时间。
    样例输入
    30 3 30
    8
    0 10
    1 5
    0 11
    2 2
    0 6
    0 3
    3 10
    0 3
    样例输出
    46
    样例说明
      小明先经过第一段路,用时 10 秒。第一盏红绿灯出发时是红灯,还剩 5 秒;小明到达路口时,这个红绿灯已经变为绿灯,不用等待直接通过。接下来经过第二段路,用时 11 秒。第二盏红绿灯出发时是黄灯,还剩两秒;小明到达路口时,这个红绿灯已经变为红灯,还剩 11 秒。接下来经过第三、第四段路,用时 9 秒。第三盏红绿灯出发时是绿灯,还剩 10 秒;小明到达路口时,这个红绿灯已经变为红灯,还剩两秒。接下来经过最后一段路,用时 3 秒。共计 10+11+11+9+2+3 = 46 秒。
    评测用例规模与约定
      有些测试点具有特殊的性质:
      * 前 2 个测试点中不存在任何信号灯。
      测试点的输入数据规模:
      * 前 6 个测试点保证 n ≤ 103。
      * 所有测试点保证 n ≤ 105。

    两道题差不多,上学红绿灯不变化,就是简单的判断加减输出,放学红绿灯有变化,其实也是在上学的基础上做一些处理即可,我们已经知道的了如果到达某个红绿灯时该怎么判断和处理,那么放学就利用不断变化的ans来判断距离出发时的时间间隔,从而计算出到达时的真实情况,然后又变回上学时的简单情况了。

    具体处理方法:若倒计时间大于经过时间,倒计时间消去经过时间,并以当前信号灯判断即可,否则,经过时间减去倒计时间,信号灯进入下一个状态,k变化,然后为了简化计算,对红绿灯一个轮回的总时间进行取模,这样要计算的时间段较少,然后就可以根据当前时间直接一段一段的减去取模后的经过时间,得到最后的实际时间。

    有些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题目输入顺序是 红 黄 绿 ,并且红绿灯的变化顺序是 红 绿 黄,而k的1 2 3所代表的顺序又是 红 黄 绿。

    然后,上学不需要用long long ,放学是必须用long long的

    代码如下: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const int maxn=1e5+7;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hange(int k)
    {
        if(k==1)return 3;
        if(k==2)return 1;
        if(k==3)return 2;
    }
    int main()
    {
        LL a[4],n,k,t;
        LL ans=0;
        scanf("%lld%lld%lld%lld",&a[1],&a[2],&a[3],&n);
        int sum=a[1]+a[2]+a[3];
        for(int i=0; i<n; i++)
        {
            scanf("%lld%lld",&k,&t);
            if(k!=0)
            {
                LL tmp=0;
                if(ans>=t)
                {
                    tmp=ans-t;
                    k=change(k);
                    tmp%=sum;
                    while(tmp>=a[k])
                    {
                        tmp-=a[k];
                        k=change(k);
                    }
                    t=a[k]-tmp;
                }
                else tmp=t-ans;
            }
            else ans+=t;
            if(k==1)ans+=t;
            if(k==2)ans+=t+a[1];
    //        printf("====%d
    ",ans);
        }
        printf("%lld
    ",ans);
    }
    
    
  • 相关阅读:
    403
    311
    401
    310
    308
    309
    307
    304
    3-1
    2-1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uronekonano/p/1113566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