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WT有状态登陆与无状态登陆


    1.有状态登陆

    这样做的缺点是什么?
    服务端保存大量数据增加服务端的压力
    服务端保存用户状态,无法进行水平扩展(集群)→针对Session来说
    客户端请求依赖服务端,多次请求必须访问同一台服务器→针对Session来说
    (如果域名不同那么 Session域很难进行处理)

    无状态登陆

    无状态登陆的流程:

    • 当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服务时,服务端对用户信息进行信息认证(登陆)
    • 认证通过,将用户信息进行加密形成token,返回客户端,作为登陆凭证
    • 以后每次请求,客户端都携带认证的tocken
    • 服务端对tocken进行解密,判断是否存在

    服务器不保存用户的登录信息!

    微服务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对外提供的都是Rest风格的接口。而Rest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规范就是:服务的无状态性,即:

    • 服务端不保存任何客户端请求者信息
    • 客户端的每次请求必须具备自描述信息(jwt),通过这些信息识别客户端身份

    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

    1.  客户端请求不依赖服务端的信息,任何多次请求不需要必须访问到同一台服务
    2.  服务端的集群和状态对客户端透明
    3.  服务端可以任意的迁移和伸缩
    4.  减小服务端存储压力

    JWT交互流程:

    • 授权流程:
      • 1、用户请求登录,携带用户名密码到授权中心
      • 2、授权中心携带用户名密码,到用户中心查询用户
      • 3、查询如果正确,生成JWT凭证
      • 4、返回JWT给用户
    • 鉴权流程:
      • 1、用户请求某微服务功能,携带JWT
      • 2、微服务将jwt交给授权中心校验
      • 3、授权中心返回校验结果到微服务
      • 4、微服务判断校验结果,成功或失败
      • 5、失败则直接返回401
      • 6、成功则处理业务并返回

    因为JWT签发的token中已经包含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且每次请求都会携带,这样服务的就无需保存用户信息,甚至无需去数据库查询,完全符合了Rest的无状态规范。

    不过,这个过程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可以发现,用户访问我们的网站,一次授权后,以后访问微服务都需要鉴权,那么每次鉴权都需要访问授权中心,一个用户请求,被分解为2次请求才能完成,效率比较低。

    能不能直接在微服务的完成鉴权,不去找授权中心呢?

    如果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次网络请求,效率提高了一倍。但是,微服务并没有鉴定JWT的能力,因为鉴定需要通过JWT来完成。我们不能把JWT交给其它微服务,存在安全风险。

    怎么办?

    这就要用到RSA非对称加密技术了。

    2非对称加密验签

    2.1加密技术的类型

    加密技术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编码是把原来可读信息(又称明文)译成代码形式(又称密文),其逆过程就是解码(解密),加密技术的要点是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可以分为三类:

    • 对称加密,如AES
      • 基本原理:将明文分成N个组,然后使用**对各个组进行加密,形成各自的密文,最后把所有的分组密文进行合并,形成最终的密文。
      • 优势: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 缺陷:双方都使用同样**,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 非对称加密,如RSA
      • 基本原理:同时生成两把**:私钥和公钥,私钥隐秘保存,公钥可以下发给信任客户端
        • 私钥加密,持有私钥或公钥才可以解密
        • 公钥加密,持有私钥才可解密
      • 优点:安全,难以**
      • 缺点:算法比较耗时
    • 不可逆加密,如MD5,SHA
      • 基本原理:加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输入明文后由系统直接经过加密算法处理成密文,这种加密后的数据是无法被解密的,无法根据密文推算出明文。

    2.2非对称加密验签

    有了非对称加密,我们就可以改变签名和验签的方式了:

    • 生成RSA**对,私钥存放在授权中心,公钥下发给微服务

    • 在授权中心利用私钥对JWT签名

    • 在微服务利用公钥验证签名有效性

    因为非对称加密的特性,不用担心公钥泄漏问题,因为公钥是无法伪造签名的,但要确保私钥的安全和隐秘
    非对称加密后的授权和鉴权流程:

    授权中心的主要职责:

    • 用户登录鉴权:
      • 接收用户的登录请求,
      • 通过用户中心的接口校验用户名密码
      • 使用私钥生成JWT并返回
    • 用户登录状态校验
      • 判断用户是否登录,其实就是token的校验
    • 用户登出
      • 用户选择退出登录后,要让token失效
    • 用户登录状态刷新
      • 用户登录一段时间后,JWT可能过期,需要刷新有效期

    我们把jwt返回到客户端,客户端保存到哪里呢?

    列举两种解决方案:(还可以用redis)

    • 方案一:存入web存储如:LocalStorage或SessionStorage中
      • 优点:
        • 不用担心cookie禁用问题
        • 不会随着浏览器自动发送,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请求头大小
      • 缺点:
        • 不会随着浏览器自动发送,需要前段额外代码,携带jwt
        • 会遭到XSS(跨站脚本)攻击
    • 方案二:存入cookie
      • 优点:
        • 会随着浏览器自动发送,客户端不用任何额外代码
        • 使用httponly,避免XSS攻击风险
      • 缺点:
        • 会随着浏览器自动发送,某些时候有些多余
        • 可能遭到CSRF(跨站资源访问)攻击

    这里我们采用哪一种呢?

    我们采用cookie方案,cookie方案的两个缺陷我们也可以解决:

    • 问题1:会随着浏览器自动发送,某些时候有些多余
      • 解决:后端服务与其它服务资源(如静态资源)采用不同域名,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会限制cookie
    • 问题2:可能遭到CSRF(跨站资源访问)攻击
      • 解决:避免get请求操作服务器资源,遵循Rest风格,必要时在token中存入随机码

    JWT内部设置了token的有效期,默认是30分钟,30分钟后用户的登录信息就无效了,用户需要重新登录,用户体验不好,怎么解决呢?

    JWT的缺点就凸显出来了:

    • JWT是生成后无法更改,因此我们无法修改token中的有效期,也就是无法续签。

    怎么办?

    3种解决方案:

    • 方案1:每次用户访问网站,都重新生成token。操作简单粗暴,但是token写入频率过高,效率实在不好。
    • 方案2:登录时,除了生成jwt,还另外生成一个刷新token,每当token过期,如果用户持有刷新token,则为其重新生成一个token。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会增加header大小。
    • 方案3:cookie即将到期时,重新生成一个token。比如token有效期为30分钟,当用户请求我们时,我们可以判断如果用户的token有效期还剩下15分钟,那么就重新生成token,可以看做上面两种的折中方案。

    来源:https://www.freesion.com/article/4184756009/

  • 相关阅读:
    转:android WebView 文字 、图片分开加载
    js获取网页高度
    [转]URLPath匹配原则
    Java课程设计俄罗斯方块
    Three Little Habits to Find Focus
    ubuntu 12.04 无法联网的问题
    [转]时间去了哪里
    matlab 用plot在图像上面画图
    深入理解ES6临时死区(Temporal Dead Zone)
    sql 连接超时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onglxblog/p/1556109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