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选修一


    发酵

    果酒与果醋

    果酒制作原理

    1.菌种:酵母菌

    (1)来源:自然发酵的菌种主要是依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工业发酵的菌种是人工接种的酵母菌

    (2)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菌

    2.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

    3.影响酵母菌生长和繁殖因素

    水分、营养物质、氧气、ph(酵母菌在偏酸性环境中生活)、温度(20°C最适,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C)

    (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果醋制作原理

    1.菌种:醋酸菌

    (1)来源:人工接种的醋酸菌

    (2)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制作原理

    (1)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反应式如下:

    (C_6H_{12}O_6+2O_2—>2CH_3COOH+2CO_2+2H_2O)

    (2)缺少糖原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如下

    (C_2H_5OH+O_2->CH_3COOH+H_2O)

    3.影响酵母菌生长和繁殖的因素

    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在30-35°C

    ph:醋酸菌生活在偏酸性的环境中

    氧气: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

    1.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先冲洗再去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2.实验装置

    (1)各部件作用

    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下端要插入发酵液液面一下近瓶底处)

    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除(CO_2),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管下端离发酵液面要有一端距离,外部要弯曲,并尽量保证管口向下)

    出料口:取样检测菌体数量或酒精、醋酸浓度,排放废料

    (2)装置使用

    使用该装置进行酒精发酵时,应关闭充气口;进行醋酸发酵时,应将充气口连接充气泵,通入无菌空气

    3.操作要点

    (1)材料选择与处理

    挑选适量新鲜的葡萄,除去腐烂的葡萄粒,并用清水冲洗1~2遍,除去污物,然后除去枝梗

    (榨汁前先冲洗葡萄后去除枝梗,防止除去枝梗时造成葡萄破损,可能会被杂菌污染)

    (自然发酵时不要反复冲洗葡萄,冲洗次数过多会使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酒精含量降低)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或短暂通气后封闭充气口),若用带盖的瓶子发酵,酿酒时每次排气只需拧松瓶盖,但不要打开,酿醋时需将瓶盖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3.榨汁装瓶

    用榨汁机榨汁(或打浆过滤后)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并密封,注意装入的葡萄汁不能超过发酵瓶容积的(frac{2}{3})

    (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frac{1}{3})的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在发酵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又可防止发酵旺盛时产生大量(CO_2),造成发酵液溢出)

    4.控制好发酵条件

    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C,时间控制在10-12d

    (为提高果酒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果酒发酵时产生的部分(CO_2)会溶于发酵液而使发酵液的ph下降)

    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C,时间控制在7-8d,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保证氧气供应

    分析

    1.发酵液的变化

    (1)放出气体:由于发酵作用,葡萄汁中的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O_2)(C_2H_5OH)及少量的发酵副产品。发酵旺盛期(CO_2)的产生速率很快,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2)放热:发酵过程会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应采取措施将酒精发酵的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C

    (3)颜色变化: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4)菌体数量变化:果酒制作初期,发酵液中酵母菌数量增多;果醋制作时,只要条件适宜,发酵液中醋酸菌数目就会增多

    2.结果评价

    (1)果酒制作:发酵后取样,可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此外,还可用几个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的存在。制作成功的葡萄酒应色泽鲜艳、爽口、柔和、有浓郁的果香

    (2)果醋制作:可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贫瘠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进一步鉴定。此外,可还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同统计其数量进一步鉴定。制作成功的果醋具有特殊的香味,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涩。

    3.常见异常情况

    (1)果酒发酵周期长,酒精含量少:温度不合适/酵母菌数量少

    (2)果酒变质:杂菌污染

    (3)制作果酒时液面出现一层白膜:装置气密性不好

    (4)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瓶爆裂:发酵液过多/排气不畅

    (5)果醋发酵周期长:温度不合适/氧气不足

  • 相关阅读:
    【AtCoder】ARC097 (C
    【51nod】1123 X^A Mod B (任意模数的K次剩余)
    【洛谷】P4207 [NOI2005]月下柠檬树
    【POJ】2454.Jersey Politics
    【POJ】2069.Super Star
    【POJ】2420.A Star not a Tree?(模拟退火)
    【POJ】1026.Cipher
    【POJ】3270.Cow Sorting
    【POJ】1286.Necklace of Beads
    【POJ】1067.取石子游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nife-rose/p/1370312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