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M千M以太网TCP/IP栈的FPGA实现初识以太网


    以太网,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用于多端点的信息交互,本质上跟串口没啥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以太网协议是分层的。分层的好处在于,对于软件开发者,无需关系下层协议的打包解析。分层协议如下所示:

    应用层:软件开发者在此层解析各种软件的协议包,收发邮件,文件传输。即软件开发者一般通过以太网的TCP/UDP协议进行多端点间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就是TCP/UDP协议包。打包软件应用层 报文到协议data字段中,向下传输;解析下层数据剥离头部向应用层回馈数据。

    网络层:百度定义的网络为若干节点及其连接,而节点之间的数据收发,一般是根据IP指定。

    链路层:MAC报文,最底层的协议包。

    物理层:二进制信号,多端子之间的电信号传递。

     

    当然,上述分层或者OSI七层模型还是太复杂。可精简分层为:物理层(二进制电信号)、链路层(MAC报文)、上层data协议(MAC数据包)。

    对于FPGA而言,只需关心:

    Q:外界以太网线缆是如何连接到FPGA芯片上的?

    一般通过外部PHY芯片连接到FPGA。

    FPGA ← PHY ← RJ45 ← 外部设备

    Q:这玩意有IP可调用吗?需要造轮子吗?

    对于Xilinx FPGA而言,有三速以太网IP。

    Q:没IP可实现吗?可移植性如何?

    可以实现,手撕的代码可以移植到国产。

    Q:为啥用以太网?性能如何?

    跟网络间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性能根据以太网类型有不同。

  • 相关阅读:
    Centos7 定时任务
    Linux启动配置文件和运行等级runlevel
    Linux 网卡命名规则
    将博客搬至CSDN
    Lua调用C++动态链接库.so
    使用shell脚本执行批量mongosh语句
    TCP和UDP详解
    经受时延的确认(Delay ACK)
    18张图带你了解衡量网络性能的四大指标:带宽、时延、抖动、丢包
    TCP学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ingstacker/p/1579873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